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别人家的孩子”为什么讨厌?

(2017-07-29 04:15:52)
标签:

健康

教育

时评

文化

育儿

记得某天跟豪爸聊天的时候无意中提到,你看人家谁谁谁家的宝宝啊,已经会爬了,我们豪哥连坐都坐不稳。豪爸淡定的回了一句,不着急,豪哥迟早也会的。豪爸这么一回,豪妈自己都吓了一跳,怎么自己也陷入了别人家孩子的轮回?要知道,豪妈自己是最最讨厌别人家孩子这件事的,看来大环境的潜移默化的力量真不可忽视。

 

相信大多数朋友的童年阴影都会有一个叫别人家的孩子。豪妈小时候,父母在自己身上的教育也是相当花功夫,以致于多年后豪哥姥姥总说,我们当年培养你多么用心,多么倾注。所以豪妈从小到大一直都是别人家的孩子,这一点其实让当时小小的我特别的傲气,俗话说特别的拽。但即便是当时如此优秀的不可一世的我,也难免生活在别人家小孩的阴影下。比如你看人家谁谁谁更独立啦,谁谁谁性格比你开朗会来事啦,谁谁谁分数又比你高啦之类的。当时听到这话,对于心高气傲的我来说,就三个字:不服气。觉得他们有什么了不起的,自己就是要比他们好。自己不可救药的好胜心和自尊心也许就在那个时候一点点积累起来的。

 

时隔多年后,在逛各个教育论坛,看到各种吐槽抱怨,甚至是讨伐,发现原来大多数人都曾经被别人家孩子多多少少祸害过。只是大家的结果各异,有的朋友自暴自弃了,有的朋友一直对父母怀恨在心,认为父母不爱自己,有的朋友甚至做出过伤害让自己受委屈的那个别人家无辜孩子的事。现在自己做了母亲,在教育这件事上自然也会特别上心,有时我在想,为什么大家都那么讨厌别人家的孩子?从理智上来说,父母这么说也是想激励你,而且别人家孩子也只是个客观存在,为啥小朋友们都这么反感。思考了一段时间,我觉得这件事别扭就别扭在父母并不了解孩子对父母之间亲密关系的依恋程度。

 

每个小孩生下来都会对自己的父母有种天生的依赖,都希望得到父母的关心、关注和肯定,所以想表现好来博得父母的信赖、表扬和认可。这种亲密关系和索爱是与生俱来,甚至可以说是自私的,但是别人家的孩子显然粗暴的介入到了这种亲密关系中,父母对别人家孩子的表扬,在小小年纪的小朋友看来,就是父母不认可自己,自己不够好,父母嫌弃自己了,父母对自己的爱被别的小朋友分走了,这种恐惧让有的小朋友甚至产生了父母不爱自己的想法。这种与生俱来的亲密关系被无形破坏,对于年幼没有判断力的孩子来说其实是一种精神惩罚,这比直接打他骂他更让人难受。

 

我清晰的记得当小时候被提到别人家小孩怎样怎样的时候,自己心里的赌气的想法是:那你们去找那个小朋友当女儿啊。只是我是个乖孩子,当然无法说出口,但这种印记太深刻,以致于现在都清清楚楚记得当时的感觉。如果遇到极端的缺乏安全感的小孩,那么上面说到有些网友甚至做出了伤害对方的事情,也就不难理解,对他们来说,他们这么做只是想重新夺回父母对自己的关注而已。

 

现实中,用别人家小孩激励自己小孩的做法其实难免会遇到,豪妈觉得这并不一定是坏事,关键是家长怎么把握这个度的问题,以及你是不是足够了解你小孩的性格特点,有的小孩不吃这套,这么做反而会刺激到他,出现相反的效果。关于这一点,和豪爸聊天时候也谈过怎样和孩子沟通,我们的感觉是有的时候与其通过父母的嘴里说出来,倒不如让他自己去体会差距,如果他是一个有上进心的孩子,那么不需要父母说什么,他自己都会被刺激出一身鸡血。电影《摔跤吧,爸爸》里,男主的女儿为啥突然奋发练习摔跤,还不是因为她在和对手的比赛中惨败,刺激了她的上进心,而父亲啥话也不需要说。如果他不是一个有上进心的孩子,至少你知道榜样做法无效,需要另寻他法来沟通。

 

如果平时的交流,忍不住想提别人家的孩子,我想我们多半会用一种商量的语气达到目的。比如网上有个妈妈分享的,自己的孩子学弹琴,妈妈想鼓励儿子向小A同学学习,妈妈说:嗯,今天宝宝弹的不错,不过还是有不足的地方,和你一起学琴的小A这个地方掌握的还不错,要不你问问他,或许他可以告诉你下窍门,咱们进步的更快。这种商量的语气没有指责,而是清楚的告诉自己的孩子那些地方做的好,那些地方需要改进,找什么方法改进,既有肯定又有方法论,孩子自然更容易接受。而不是说:你看人家小A弹的多好,你怎么这么笨,要多向人家学习知道吗?!

 

其实婴儿时期最快乐,因为只要伺候吃喝拉撒就OK了,但当孩子有了独立意识以后,父母的沟通就显得特别特别重要。良言一句三冬暖,孩子因为对父母天生无条件的信任,所以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产生这样那样的影响。而做父母的也需要信任我们的孩子,当双方达到相互的信任后,有效的沟通才能建立。对孩子做的事情一定不能武断,信任!信任!信任!对孩子来说最大的伤害就是父母对自己的不信任。但咱们当父母的也都是凡人,不可能事事周到,事事完美,肯定有出错的地方的。我想当父母的不怕犯错,我们也是人,错了就大大方方的向孩子认错,不需要为了面子找借口,这样也是一种有效的沟通方式。

 

最后,别人家的孩子没有错,用别人家的孩子激励自己的小孩也没有错,用错了沟通方式才是最大的问题。当父母是一条特别难的路,难不仅仅是指经济上,更多的是精神上的互动是否正常。在我们看来,豪哥不必完美,甚至不需要优秀,我们希望的只是他身心健康,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看着是不是特别没追求,错!这12个字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我们希望豪哥能找到真正的快乐,在他的人生中,勇敢的做他自己,做唯一的、独一无二的自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