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成人代谢综合征防控健康教育专家共识》(2024)要点
(2024-04-29 08:19:12)
标签:
成人代谢综合征 |
《成人代谢综合征防控健康教育专家共识》(2024)要点
【摘要】
代谢综合征是一组以腹型肥胖、血糖异常、血脂异常以及高血压等聚集发病,严重影响机体健康的临床综合征,是一组在代谢上相互关联的危险因素的组合,这些因素直接促进了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也增加了2型糖尿病(T2DM)的发病风险。代谢综合征已逐渐成为全球范围内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也是当前临床与公共卫生领域需要共同面临的危机。多项研究均证明了对代谢综合征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是一项经济有效的干预措施,甚至有研究者认为健康教育是解决代谢综合征的一线治疗手段。因此,在制定代谢综合征的人群防治策略和控制措施时要充分考虑到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各级医疗保健机构需要建立基于证据的健康教育方案,并推荐给代谢综合征患者及高危人群使用。然而从公共卫生管理实际情况来看,我国代谢综合征防控健康教育存在方法针对性不强、内容更新不及时及教育效果不佳等问题,尤其是在如何满足新时代公众日益增长的健康知识需求,有效发挥新技术、新载体的优势,形成科学、规范的健康教育综合管理这一议题需达成共识,以促进代谢综合征防控健康教育工作的同质化、规范化和标准化。
第一部分
一、代谢综合征的流行病学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超重肥胖的情况日趋严重,代谢综合征已成为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全球性疾患,目前全球约超10亿人患有代谢综合征,据估算我国代谢综合征人数超过4.5亿人。代谢综合征是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多种疾病的共同病因,代谢综合征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是非代谢综合征患者的3倍,死亡风险较非代谢综合征患者增加5~6倍;代谢综合征还增加了T2DM的发病率、患病率和死亡率,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代谢综合征及相关疾病使医疗保健总成本增加60%。
二、代谢综合征的病因
代谢综合征的发生是社会环境、个体行为和病理生理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三、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目前国内对于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主要有以下两种,见表1。
表1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订联合委员会(2016)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2020)
第二部分
一、代谢综合征健康教育目标
1.
2.
二、代谢综合征健康教育相关理论模式
1.
2.
3.
4.
5.
【推荐意见2】
第三部分
一、代谢综合征健康教育方法
目前在代谢综合征患病人群中,比较常用的健康宣教方法有动机性访谈法、临床护理路径法、家庭医生负责制、同伴教育法和回授式沟通法等。
1.
2.
3.
4.
5.
【推荐意见3】
二、代谢综合征健康教育传播媒介
随着互联网发展迅速,健康教育的传播媒介也多样化,大致分为传统媒介(电视、电台、纸媒、讲座等)和新媒介[互联网、微信公众号、手机应用程序(APP)等]两大类。结合文献,本共识将代谢综合征防控健康教育传播媒介从传统媒介、娱乐媒介、移动媒介(新媒介)及联合媒介四个维度进行阐述,有关这几种媒介的内涵、优势、不足及适宜人群等详见表3。
【推荐意见4】
第四部分
PDCA循环(也称为德鲁克循环或Deming循环)是包括“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行动(Act)”四个步骤的循环过程,是质量持续改进的有效模式。针对代谢综合征个体评估情况,制定一个PDCA健康教育流程:
(1)计划:
(2)执行:
(3)检查:
(4)处理:
【推荐意见5】
对于代谢综合征患者及高危人群遵循PDCA闭环式的健康教育流程,普及包括代谢综合征疾病知识、饮食/营养、运动/身体活动、戒烟限酒、睡眠、用药管理和自我管理等内容的全方位健康教育。
一、代谢综合征疾病知识教育
代谢综合征的定义、流行病学、危害、治疗、早期预防、推荐的筛查方法以及代谢综合征与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及预后等。对于代谢综合征高危人群应进行代谢综合征风险、T2DM风险及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ASCVD)风险评估,对于代谢综合征患病人群应进行T2DM风险及ASCVD风险评估。
二、代谢综合征饮食/营养教育
主要包括饮食/营养模式、成分、习惯及评价等(表4)。此外,还应进行食物热量含量知识指导、如何计算每餐摄入总热量、阅读食品标签、营养物质的比例和营养密度(表示饮食中营养成分与热量的比值)等方面的教育。
【推荐意见6】
三、代谢综合征运动/身体活动教育
充足的体力活动被推荐为管理代谢综合征的一线干预措施,在代谢综合征患者及高危人群中,依据个体情况(有条件者进行心肺运动试验检测)制定个体化的最佳运动处方。有关运动/身体活动形式、强度、时长及评价等教育内容,详见表5。
【推荐意见7】
四、代谢综合征戒烟限酒教育
代谢综合征患者及高危人群应严格戒断对烟草的依赖并防止复吸。长期大量饮酒者,易造成热能过剩而肥胖。
五、代谢综合征睡眠教育
建议:(1)每天午间小憩15~30min;(2)睡前避免进行运动量较大的体育锻炼,不要过度兴奋,临睡前不宜喝茶和咖啡等能使大脑兴奋的饮料;(3)个体伴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时,应积极查明原因并治疗。
六、代谢综合征用药教育
血压波动、脂代谢紊乱及糖代谢紊乱是代谢综合征的主要危险因素,指导患者正确服用调脂、降糖、降压、抗动脉硬化等药物,使其了解所服药物的作用机制、用法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控制饮食和增加运动是实现控制体重的主要方法。若饮食加运动时减轻体重仍欠佳,可适当遵医嘱服用减肥药,如肠道脂肪酶抑制剂(奥利司他)、多种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
七、代谢综合征自我管理指导
自我管理指导内容包括:
(1)定期血糖、血压、血脂、体重及相关并发症自我监测,定期(遵医嘱)复查血脂和肝肾功能等项目;
(2)低血糖反应及正确处理方式;
(3)饮食、运动及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及控制目标;
(4)嘱患者自备体重仪,血压异常者自备血压计,血糖异常者自备血糖仪,条件允许者,建议选择可穿戴设备来做好相关指标监测;
(5)指导患者确定体重控制的目标,一般人群建议第一年降低基线体重5%~10%;
(6)可采用访谈的形式,发现代谢综合征患者在自我管理行为中的促进因素和障碍因素,帮助个体去除障碍因素,创造促进因素,为其营造良好的自我管理环境。
【推荐意见8】
一、主观效应指标
1.
2.
二、客观效应指标
主要包括人体测量学指标和生化指标,人体测量学指标有体重、BMI、体脂百分比、腰围、臀围、颈围、腰臀比、6min步行距离、收缩压和舒张压等。生化指标有FPG、TG、总胆固醇、HDL-C、LDL-C、IR指数和血尿酸状况等。
【推荐意见9】
第五部分
一、目前主要困境
从目前实施的代谢综合征防控健康教育来看,仍存在以下问题:
其一,健康教育对于不同对象干预效果存在较大差异,老年人、独居者、少数民族地区/偏远地区、农村人群、较低自我效能和健康素养较差的人群是现阶段代谢综合征高发人群和目标人群。
其二,城市人群、中青年工作人群因工作生活等压力和时间分配在自身健康管理上的不足,也是导致代谢综合征健康教育及执行困难的原因之一。
此外,代谢综合征健康教育的长期维持效果堪忧,代谢综合征的综合防治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部分干预措施较难转化为代谢综合征人群自觉、自愿的健康意识,或难以转变为健康行为。
二、未来展望
首先,建议未来在循证基础上针对不同人群开发出更好的健康教育模式、方法和媒介来提升代谢综合征健康教育效果。其次,建议未来在健康教育实施中争取家庭、社会和政策的支持。最后,建议借助互联网系统构建健康教育综合全程管理模式,开发更多基于网络程序的健康教育系统,还可通过可穿戴设备做好相关指标监测,从而帮助代谢综合征患者及高危人群建立一种长期能自觉保持的健康生活行为习惯。还可开发个性化和适应不同文化的健康促进方案,更精准、高效地实现代谢健康的目标。
〔本资料由怎么说主任医师根据《成人代谢综合征防控健康教育专家共识》(2024)编写〕
(本共识刊登于《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24年第2期。如欲全面详尽了解,请看全文)
2024.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