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9.《磺达肝癸钠药学实践专家共识》(2022)要点
(2022-12-06 19:26:06)
标签:
磺达肝癸钠药学实践 |
《磺达肝癸钠药学实践专家共识》(2022)要点
近年来,血栓栓塞性疾病逐渐成为全球性重大健康问题,其所导致的死亡人数占全球死亡人数的四分之一,血栓栓塞性疾病主要包括: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即静脉血栓栓塞症(VTE), 主要为肺血栓栓塞症(PTE) 和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包括急性冠脉综合征(ACS) 等。 抗凝是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重要预防和治疗手段。 目前临床常用抗凝药物主要有: 胃肠外抗凝药物,如肝素类药物,代表药物有普通肝素(UFH)和低分子肝素(LMWH);口服抗凝药, 如维生素K拮抗剂(VKAs),代表药物华法林;新型口服抗凝药物(NOACs),代表药物达比加群、利伐沙班、阿哌沙班、艾多沙班等。 住院患者的抗凝治疗中,考虑到口服抗凝药物存在胃肠道出血风险及药物相互作用,胃肠外抗凝药物常被作为院内抗凝治疗的首选。 磺达肝癸钠是人工合成活化因子选择性抑制剂,其戊糖结构显著增加抗凝血酶(AT)亲和力,通过其非共价键与抗凝血酶的活化部位特异性结合,使活化的凝血因子X被快速抑制,进而减少凝血酶产生和纤维蛋白形成。 与UFH和LMWH不同,磺达肝癸钠预期不与血小板因子IV结合,也不与来自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血浆发生交叉反应。 与LMWH相比,磺达肝癸钠具有独特的抗凝活性和更长的半衰期(10~15h)。
中国药管局批准的适应证:
用于下肢重大骨科手术,如髋关节骨折、重大膝关节手术或髋关节置换术等,预防静脉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
用于无指征进行紧急(<120min)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或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治疗;
用于溶栓或初始不接受其他形式再灌注治疗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治疗。磺达肝癸钠药学实践专家共识推荐意见汇总。
1
1.1
推荐意见1: 在对住院患者进行血栓风险评估时,建议外科使用Caprini评分,建议内科使用Padua评分评估血栓风险,建议对肿瘤化疗患者使用Khorana评分。 对于血栓风险增加、出血风险相对较低的住院患者,尤其是急症患者,可使用磺达肝癸钠预防血栓(同意率:95.56%;推荐强度:强推荐;证据质量:B)。
推荐意见3:
推荐意见4:
推荐意见5:
1.2
推荐意见6: 磺达肝癸钠可作为LMWH围手术期预防VTE的替代选择。 评估手术风险后,对于区域麻醉患者,磺达肝癸钠通常术前需停用2~4d,术后6~8h 且导管拔除至少 12h 后可考虑恢复给药(充分止血后)(同意率:100%;推荐强度:强推荐;证据质量:B)。
推荐意见7:
推荐意见8:
1.3
推荐意见9:
推荐意见10:
推荐意见11:
推荐意见12:
1.4
推荐意见14:
推荐意见15:
推荐意见16:
1.5
推荐意见17:
2
《磺达肝癸钠药学实践专家共识》旨在为临床药师及临床医师提供磺达肝癸钠在血栓栓塞性疾病中的使用参考。存在超说明书的用药建议,需进行重点药学监护。部分问题因目前研究成果有限,尚未形成标准,有待进一步研究更新。《磺达肝癸钠药学实践专家共识》并非磺达肝癸钠的临床使用标准,仅作为学术指导建议,不作为法律依据。 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具体临床处理方案因人而异。 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本共识内容将进一步完善。
〔本资料由朱明恕主任医师根据《磺达肝癸钠药学实践专家共识》(2022)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