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15.《基层医疗机构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临床应用常见问题专家指导建议》(2022)要点

(2022-03-31 15:07:57)
标签:

基层医疗机构

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

糖尿病治疗

《基层医疗机构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临床应用常见问题专家指导建议》2022要点

 

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DPP-4i作用机制独特,降糖疗效确切,具有不增加低血糖风险和体重,使用简便等特点。DPP-4i在我国基层医疗机构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但同时也存在认识不足和使用欠规范的问题。

一、DPP-4i的降糖机制

DPP-4i主要通过抑制DPP-4 活性,降低GLP-1在体内的失活,提高内源性GLP-1在生理浓度范围内的作用强度和时间而降低血糖。

二、DPP-4i的规格、用法、用量和适应证

目前我国共5DPP-4i制剂获批用于临床治疗T2DM,分别是西格列汀、维格列汀、沙格列汀、利格列汀和阿格列汀,其制剂用法、用量和联合用药见表1。一般情况下,T2DM患者服用DPP-4i时无需调整剂量,但肾功能不全患者除利格列汀外,其他品种需根据药品说明书酌情减小剂量。大多数DPP-4i为口服,qd,每次1片,减小药物剂量不仅操作不便还可能影响降糖效果。

三、DPP-4i的使用时机

1. 存在二甲双胍禁忌证或不耐受以及老年T2DM患者,可单药起始DPP-4i治疗。

2. 二甲双胍单药且经充分剂量调整治疗3个月后,血糖控制仍未达个体化目标患者,尤其是餐后血糖(PPG)控制不佳患者,可联合DPP-4i治疗。

3. 大剂量(≥2000mg/d)二甲双胍单药治疗因胃肠道反应不能耐受的患者,可考虑低剂量(≤1000mg/d二甲双胍联合DPP-4i治疗。

4. 在其他降糖药物联合治疗出现不良反应(如低血糖、体重明显增加)时,可考虑将导致低血糖或体重增加的药物改为DPP-4i

5. 短期Ins强化治疗的新诊断T2DM患者,部分患者高血糖得到控制或缓解后可改为DPP-4i单药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

6. 基线 HbA1c≥7.5% 的新诊断T2DM患者,DPP-4i可作为起始联合治疗的降糖药物选择之一。

四、DPP-4i的临床应用

DPP-4i可单独使用,也可与二甲双胍、α糖苷酶抑制剂、SUTZD、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 2 抑制剂(SGLT2i)及Ins联用。当上述联合方案出现超说明书用药时,建议事先与患者沟通治疗需求和风险评估,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不推荐DPP-4iGLP-1受体激动剂联用。

1.  单药治疗的临床疗效:  DPP-4i单药治疗可降低T2DM患者HbA1c,其降低PPG的功效优于 FPG

2. 与其他口服降糖药二联治疗的临床疗效和注意事项:  DPP-4i与二甲双胍、α糖苷酶抑制剂、SUTZDSGLT2i联合可进一步改善血糖控制并显著优于单药治疗。DPP-4iSU联用时应注意低血糖风险,建议适当减少SU剂量。

3. Ins联用的临床疗效和注意事项:  DPP-4i联合Ins可显著降低HbA1c水平并减少Ins用量。二者联用时应加强血糖监测,根据血糖水平及时调整Ins用量,防止低血糖发生。

4. 作为三联降糖方案的临床疗效与注意事项:  DPP-4i可作为T2DM患者三联降糖方案的用药选择之一,临床常见二甲双胍+DPP-4iα糖苷酶抑制剂、二甲双胍+DPP-4iSU、二甲双胍+DPP-4iTZD、二甲双胍+ DPP-4iSGLT2i、二甲双胍+DPP-4iIns

五、DPP-4i的心血管安全性

对于合并心血管疾病(CVD)或伴心血管风险的T2DM患者,DPP-4i治疗的总体心血管安全性为中性。但对于有心力衰竭(HF)诱发因素,如感染、贫血、电解质紊乱、过量摄盐、过度补液等患者,使用沙格列汀或阿格列汀时,如出现HF应立即停用。

六、DPP-4i在特殊人群中的应用

1. 肝、肾功能不全患者:  在开始DPP-4i治疗前先评估患者肝、肾功能,并在开始治疗后定期进行评估;无条件评估时,利格列汀可全程用于肝、肾功能不全患者且无需调整剂量;沙格列汀在肝功能不全患者中无需调整剂量。

2. 65岁以上老年T2DM患者:  65岁以上老年 T2DM 患者可单独使用DPP-4i,亦可与其他降糖药物联用,不额外增加低血糖风险和体重,使用简便,是较适合的降糖治疗方案。

七、DPP-4i的禁忌证、不良反应及处理

1. 禁忌证:  DPP-4i治疗禁忌证包括已知对药物或药物中任何成分过敏者,如速发过敏反应、血管性水肿、剥脱性皮肤损害、支气管高敏反应等。

2. 不良反应及处理:  DPP-4i总体耐受性良好,引起的胃肠道不良反应较少见,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和腹泻等,但一般病状轻微且持续时间较短,无需特殊处理。如怀疑发生胰腺炎、严重过敏或超敏反应,应立即停用该药物。

〔本资料由朱明恕主任医师根据《基层医疗机构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临床应用常见问题专家指导建议》2022)编写〕

(本建议刊登于《中国糖尿病杂志》2022年第2期。如欲全面详尽了解,请看全文)

    2022.3.3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