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91.《腰椎间盘胶原酶溶解术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22)要点

(2022-03-11 16:06:21)
标签:

椎间盘突出症

胶原酶溶解术临床应用

《腰椎间盘胶原酶溶解术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22要点

 

一、概述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危害病人身心健康。腰椎间盘主要由髓核、纤维环和软骨板构成。由于年龄、遗传、机械应力损伤、环境等因素导致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时,型胶原蛋白减少而 型胶原蛋白增多,椎间盘弹性下降,缓冲外力能力下降,因而更容易受到损伤而最终发展为LDH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生活方式的改变,LDH发病率越来越高。非手术治疗方法包括卧床休息、药物治疗、运动疗法以及中医治疗等。与非手术治疗相比,手术治疗通常能更快及更大限度地改善症状。手术治疗包括开放性手术与微创手术,其中胶原酶溶解术是常用的微创术式之一。近年来,尽管微创技术不断发展,胶原酶溶解术在LDH 的治疗中仍占据重要位置。

二、胶原酶溶解术介绍

1. 胶原酶溶解术的定义

胶原酶溶解术是将胶原蛋白水解酶(简称胶原酶)注入病变椎间盘的突出物内或/和其周围,依靠胶原酶分解胶原蛋白的药理作用来溶解胶原组织,使突出物减小或消失,以缓解或消除其对神经组织的压迫,并可减轻或消除神经根的炎性反应,从而使病人的临床症状得到改善。

2. 胶原酶溶解术的作用机制

胶原酶是一种高度特异性作用于胶原蛋白螺旋结构的酶,能在生理pH值及温度条件下水解天然胶原蛋白。

此外,胶原酶还能抑制神经根致炎物质磷脂酶A2(PLA2) 的活性,减轻或消除神经根的炎性反应;因此对于临床合并较严重的神经根炎症和水肿的病人,可产生镇痛效果 。

3. 适应证

胶原酶溶解术的适应证包括:  临床症状、体征与CTMRI等影像所示突出物压迫神经表现一致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经非手术治疗14周效果不佳,知情同意接受治疗者。

4. 禁忌证

胶原酶溶解术的禁忌证包括:  合并脊髓变性或有明显脊髓及马尾神经损伤表现者;合并骨性椎管或椎间孔狭窄者;合并腰椎失稳或滑脱者;突出物或后纵韧带钙化或骨化者;对胶原酶过敏者;存在未控制的代谢性疾病者;重要脏器功能不全失代偿者;凝血功能障碍者;存在未控制的感染性疾病者;孕妇及儿童; 精神疾病或心理障碍不适合手术者; 其他疾病或原因不适合手术者。

三、胶原酶溶解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

1. 盘内法

1)盘内法穿刺路径:

2)注射剂量:

2. 盘外法

1)盘外穿刺路径:

2)局部麻醉药试验:

3)注射剂量:

3. 术后处理

术后病人需卧床休息及陪护,一般盘外法术后绝对卧床3天,盘内法术后绝对卧床57天,具体时间视术式及个体病情变化而定。

4. 不良事件防范及处理

1)化学性脑脊髓膜炎:

2)神经根损伤:

3)椎间隙感染:

四、其他相关应用与展望

1. 腰椎间盘胶原酶溶解术与其他疗法的联合应用

临床常有将胶原酶溶解术与其他治疗方法(如射频热凝、低温等离子消融、经皮髓核旋切等)联合应用的实践,或可进一步提高临床整体疗效。

2. 胶原酶溶解术在颈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

国内在胶原酶溶解术广泛应用于LDH的基础上,也开展了其在颈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临床治疗实践并取得良好疗效。

综上所述,经过40年的发展胶原酶溶解术作为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微创技术,其疗效及安全性已获得了较充分验证。在临床实践中,应注意严格选择适应证,强化操作技术规范,积极防范不良事件,并注重术后处理和康复指导,从而更好地保障该技术的规范安全使用和健康发展。

〔本资料由朱明恕主任医师根据《腰椎间盘胶原酶溶解术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22)编写〕

(本共识刊登于《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22年第2期。如欲全面详尽了解,请看全文)

            2022.3.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