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宋】林光朝召试馆职策

(2025-05-29 09:11:26)
分类: 林氏

【宋】林光朝  召试馆职策


《试林光朝馆职策问》


问帝王之功莫大于用人,盖必知其人矣,然后可得而用也。皋陶之谟,周公之立政,其知皆在于知人。此固万世不易之理也。为天下国家者,岂不欲得如此?皋陶所谓九德,周公所谓三俊,而列于庶位,以收用人之效哉。患在夫端窾,真伪凌杂,贸乱莫知,其孰为可用也?然则知人必有道矣。皋陶、周公之书,其反复曲折殆亦详矣。独不曰如之何,其知人也。岂其不可言邪,抑亦有所末尽邪?世之欲取圣人之言,以为致治之成法者,其将何以为准邪?则又即孔子所尝言者而参之,夫言行未必相应也,毁誉好恶未必皆可信也。人之难知如此,其大概也。今也听其言则观其行,有所誉则有所试,众好之则察焉,众恶之则察焉。若是者,亦足以知之乎。然观之,试之,察之,乃能有所别白,而得其是非之实,又岂易哉!周公于有夏则曰“迪知忧询于九德之行”,汤则曰“克用三宅三俊”,文武则曰“克知三有宅心,灼见三有俊心”。以圣人而优为之,固其宜矣。而禹乃曰“知人之哲,惟帝其难之。”岂尧所有不能哉?道至于圣人而犹有二邪,此皆学士大夫所当讲究而推明也。其详言之。




在莆田市图书馆,我查阅了南宋名臣汪应辰著《文定集》之“诗文补遗”,里面有一篇宋乾道五年(1169)七月十日的《试林光朝馆职策问》

由此篇《策问》,获悉南宋乾道五年(1169)七月十日,时任吏部尚书汪应辰《试林光朝馆职策问》,时任永福县知县林光朝《召试馆职策》,经过选拔考核,同月,遂入为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实录院检讨。这是林光朝入朝为官的关键环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