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郭尚先侯山玉皇庙碑

(2025-05-06 12:04:58)
【清】郭尚先  侯山玉皇庙碑

侯山玉皇庙碑
郭尚先

        壶山支麓东驰瞰海,而北幹五峰屹然为五侯山。山高可百仞,积石若积铁。自西望之,若双鬟傅以黛者,故文曰“双髻”焉。其中坦夷可庐,旧有庙圯,樵者时闻异香出林薄,谓庙宜复且盛于昔。
        乾隆壬辰(乾隆三十七年,1772),林震廉始诛茅立基,梅湖喜捨千金与道边同买地业公禀,蒙府县批准国课免完。天帝庙已巳(嘉庆十四年,1809)陈清献出赀拓之,旋圯旋葺,其子采升复拓后壖屋之。吕先登母宋氏以千金助其成且左右建二阁,庙于是极钜丽。将刻石,震廉子鸣玉属余为文。
         余惟人之于天,如鱼之在水。为善善气应,戾于善戾气应。为庆、为殃、为福、为极,始若适然。迄合数世或二三十年,稽之无铢黍爽人。以心事天可矣,岂待庙哉!鬼神在天地,如水在地中,人心一念之动皆鬼神也,岂待庙!然是数君者矻矻于是,终始数十载,縻金钱以万缗计,所募之家以千计,其事神之敬,感人之诚,向善之坚,必有以荷,夫庆与福也!
          后之过五侯山者,览山水之奇胜,瞻楹桷之翕赩。降鉴之赫,无形则愈密,有象则愈威。欢然有为善之乐,悚然有不敢不为善之懼,其裨于世教不已多乎!旧碑所勒名氏已蚀,今以字之可辨者列之,以劝后之视今者。先后董斯役者并书名于左。

文渊阁校理、翰林院编修、知制诰兼修国史、教习庶吉士、邑人郭尚先撰;
乡进士、文林郎、诰授奉直大夫、已酉(乾隆五十四年,1789)科拔元、候选直隶州知州、前授济南分府、邑人罗熺生篆额。
董事:邑庠郑治世、陈采敬,国学生萧兆绅,国学生陈圣开、张子,贡生蔡必盛、邹学古,岁贡生林鸣玉,邑庠生张金鳌,邑庠生郑守寅。

大清道光元年(1821)辛巳十月 日 立



(二)通明殿留存一通清道光元年(1821)郭尚先撰文、奉直大夫罗熺生篆额《侯山玉皇庙碑》
五侯山通明殿留存一通清大理寺卿郭尚先撰文、奉直大夫罗熺生篆额《侯山玉皇庙碑》,碑宽67厘米,高186厘米。

郭尚先(1785—1832),字元开,号兰石,又号伯抑父。兴化府莆田县城内书仓巷(今荔城区镇海街道凤山社区)人。清代书画家、篆刻家、文学家。清嘉庆十四年(1809)进士。被选入翰林院庶士馆,奏习国书,散馆时,授翰林院编修。嘉庆十八年,奉派贵州乡试正考官。嘉庆二十年,充国史馆纂修。修《治河方略》《明鉴》《大清一统志》等书。次年,充云南乡试正考官。嘉庆二十四年,赴广东任乡试官。回京后继充《明鉴》纂修,文渊阁校理,派教习庶吉士。嘉庆二十五年(1820),尚先丁父忧,归里。道光元年(1821)十月,尚先撰《侯山玉皇庙碑》。服阙返京,复原官,仍教庶吉士。道光八年(1828)出任四川学政。道光十二年(1832),升大理寺卿,秋季升礼部右侍郎。同年十二月廿九日子时终于京第,年仅四十八。挚友林则徐亲撰挽联并作《大理寺卿兰石郭先生墓志铭》。祀四川名宦祠。其工书法,求书者络绎不绝,日本、朝鲜仕宦以重金向他人求购其书作。善绘画,精篆刻。有《芳坚馆印存》二卷行世。其著有《经筵讲义》和《增默庵文集》各八卷,《增默庵诗集》二卷、《芳坚馆题跋》三卷、《使蜀日记》和《进奉文》各一卷。《清史列传》均有载。

罗熺生,兴化府莆田县人。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拔元,乾隆五十七年(1792)举人。官山东试用知县,候选直隶州知州,诰授奉直大夫。道光元年(1821)十月,熺生为五侯山《侯山玉皇庙碑》篆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