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韩昶 唐故朝议郎检校尚书户部兼襄州别驾自为墓志铭并序(韩昶)
唐故朝议郎检校尚书户部兼襄州别驾自为墓志铭并序
唐故朝议郎检校尚书户部郎中兼襄州别驾上柱国韩昶自为墓志铭并序
昌黎韩昶,字存之,传在国史,生徐之符離,小名曰符。幼而就学,性寡言笑,不爲兒戲,不能闇記書,至年長不能通誦得三五百字,爲同學所笑。至六七歲,未解把筆書字。即是性好文字,出言成文,不同他人所爲。張籍奇之,爲授詩,時年十餘嵗,日通一卷。籍大奇之,試授詩,
童皆不及之。能以所聞,曲問其義,籍往往不能答。受詩未通兩三卷,便自爲詩。
及年十一二,樊宗師大奇之。宗師文學爲人之師,文體與常
人不同,昶讀慕之。一旦爲文,宗師大奇。其文中字或出於經史之外,樊讀不能通。稍長,愛進士及第,見進士所爲之文與樊不同,遂改體就之,欲中其。年至二十五,及第釋褐,柳公公綽鎮邠辟之,試弘文館校書郎。相國竇公易直辟爲襄州從事,校書如前。旋除高陵尉集賢殿校理,又遷度支監察,拜左抬遺。好直言,一日上疏或過二三,文字之體,與同官異。文宗皇帝大用其言。不通人事,氣直不樂者,或終年不與之語。因與俗乖,不得官。相國牛公僧儒鎮裏陽,以殿中加支使,旋拜祕書省著作郎,遷國子博士。因久寄襄陽,以禄養爲便。除别駕檢校禮部郎中。丁難服除,再授襄陽別駕,檢校户部郎中。
大中九年(855)六月三日寢疾,八日终于任,年五十七。其年十二月十五目,葬孟州河陽縣尹村。娶京兆韦放女,有男五人"曰緯,前復州參軍;次曰綰,曰緄,曰綺,曰紞,舉進士。"女四人"曰茱,曰谿,曰當,曰著"在室。曾祖叡素,朝散大夫,桂州長史;祖仲卿,秘書省祕書郎,赠尚書左僕射。父愈,吏部待郎贈禮部尚書謚曰文公。銘曰:噫韓子!噫韓子!世以味味爲賢而白黑分,衆以委委爲道而曲直辨。生有志而巫不能就,豈命也夫!豈命也夫!
孤子口書并篆
(周紹良藏拓本)
叡素--仲卿--愈--昶-|-纬
|-綰
|-緄
|-綺
|-紞
|-茱()
|-谿()
|-當()
|-著()
此拓本宽73cm,高69cm,缺盖。界格,共27行,满行26字。曾有朱文印"祖康"一方。今藏浙江海盐澉浦吴氏天乐斋,铃有"天乐斋读碑记""循之读过""天乐斋珍藏印"等。
韩昶(799—855)字有之,小名符。唐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中国唐朝中期官员、文学家、思想家韩愈长子。早年从樊宗师学文,大和元年进士。释褐邠州从事,试宏文馆校书郎,又为襄州从事,除高陵尉集贤殿校理,迁度支监察御史,拜左拾遗。牛僧孺镇襄阳,奏为支使。拜秘书省著作郎,迁国子博士,除襄阳别驾,检校礼部户部郎中。大中九年(855年)六月三日有疾,八日卒于任上。
志文结尾有"孤子緯書并篆",倒是说明了《韩昶墓志》是由其长子韩纬书丹并篆额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