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宋】赵师恕宋故黄氏墓铭(黄昇)

(2025-02-19 14:29:37)
【宋】赵师恕  宋故黄氏墓铭(黄昇)


出处:[4]福建省博物馆.福州南宋黄昇墓[M].北京:文物 出版社,1982.
墓志铭全文

宋故黄氏墓铭

        黄氏,字昇,第五十二。将仕郎赵与骏称德之妻,朝散郎临漳史君名朴之幼女,赠朝奉郎讳振龙之孙。生三年,父囗进士第一人,故父母爱之。母洪氏先亡,育于祖母潘夫人。夫人知书,通鉴成诵,又喜宾客,故孙女闲于祖母之训,婉婉有仪,柔淑之声闻于闾井。
          余季孙与骏,少失怙,余抱而鞠之,甚于子焉。既冠,余念与临漳史君旧同学于勉斋先生门,又夙慕乃祖父长者贤名,为季孙择妇宜莫如史君女。史君重朋友之谊,一言而许。以淳祐壬寅(),父醴之,乃归于我季孙。既归,确守姆训,法度无违。
          越明年(),余自泉返里。以二孙皆授室,宾祭之政,得所相矣!便当弃置家事,命伯子撰杖屨,从长沮、荷篠辈,结偶于漆桥之间。一卮山酒,曳屣而歌,可以佚余年矣!故喜见于色。岂谓尔归朞月而亡耶!岂谓昨日之喜变为今日之伤耶!人谁无死?尔年方十七,笄而事人,愿与夫共甘苦,同生死。岂谓千里之程,方出门行,未一日而止耶!余非特为尔伤也,抑伤吾孙薄祐而失此如宾之俪也!淳祐三年()秋七月乙酉卒,闰月丁丑襄出城北,十有一月甲子葬于浮仓山之阴。
         夫之祖父朝议大夫直徽猷阁师恕为之铭曰:
得此一穴,浮仓之阴。
左蟠卧龙,右拥翠林。
莲花一峰,对起千寻。
为尔之宫,万古犹今。

陈瑞刻





注释
[1]赵与骏:黄昇之夫,年长黄昇 4 岁。宋太祖赵匡胤第十一世孙,史志无传,无科名,因是皇家宗室子而荫补(因祖先功勋而补官)将仕郎,据载,淳祐年间为连江知县,后转任连城县尉,至淳祐九年(1249)去世,享年 27 岁。
[2]黄朴:黄昇父亲,南宋绍定二年(1229年)状元。曾任节度判官、秘书省正字、校书郎、兼崇政殿说书、著作郎、权考功郎、知泉州、广东运判、兵部郎官、知漳州,直至主管崇禧观。终因目疾加剧,卒于正寝。
[3]黄振龙:黄昇祖父。黄家自黄振龙起始有功名,为乡贡进士,后还因黄朴的身份受赠朝奉郎衔;又因黄朴曾是朱熹弟子黄榦的学生,而请得闽学大师黄榦、真德秀分别为黄振龙撰写行状与铭文,详细记述黄家的族系与先德。
[4]潘夫人:黄昇祖母。出身书香门第,其同族兄弟潘牥曾中探花。
[5]闲:通“娴”,熟习,通晓,文雅。
[6]闾井:民居、水井等,代指乡间坊里。
[7]季:古时兄弟排行,以伯、仲、叔、季作次序,季是最小的。
[8]失怙[sh hù]:失去父亲。怙,原意为依靠。《诗·小雅· 蓼莪》:“无父何怙?无母何恃?”故也用“失恃”代指丧母。
[9]鞠:养育。
[10]冠:弱冠之年,即男子20岁。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即成年礼,戴上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
[11]淳祐壬寅:淳祐,宋理宗赵昀的第五个年号。淳祐壬寅,即淳祐二年,1242年。
[12]醴:《仪礼·士昏礼》:女子许嫁,笄而醴之,称字。醴,原意为甜酒、甘甜的泉水;一说通“礼”,即按礼制进行活动。
[13]授室:娶妻。
[14]政:家族事务。
[15]相:旧时指帮助主人接待宾客的人。
[16]撰杖屨:典出《礼记·曲礼上》:“侍坐於君子,君子欠伸,撰杖屦,视日蚤莫,侍坐者请出矣。”撰,持也。屨,同“屦”,一种麻葛制成的鞋。
[17]长沮:出自《论语·第十八章·微子篇》:“长沮、桀溺耦而耕……”长沮、桀溺皆是农夫。
[18]荷蓧[hè diào]:典出《论语·第十八章·微子篇》:“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荷,背着。蓧,一种竹编的耘田农具。
[19]辈:等,类,……的人。
[20]漆桥:即今福州北郊新店赤桥,古时即是风景名胜,现今亦是森林公园。黄昇去世后的第四年(1247年),本文作者赵师恕曾与朋友到此郊游,并留下石刻:岩溪翁赵师恕,邀清溪郑性之、中山李遇、三溪林元晋同游。时淳祐丁未初秋上浣。”石刻现仍存。
[21]卮:一种圆形盛酒器。
[22]曳屣:拖着鞋子。
[23]佚:放荡、放纵。
[24]朞月[j yuè]:一个月,或一年。朞,通“期”,周年或满一定的时期。
[25]笄:古代女子满十五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十五岁为及笄。也指已到了可以结婚的年龄。笄,古代束发用的簪子。
[26]事:侍奉。
[27]祐:通“佑”,神灵保护、帮助。
[28]襄:?
[29]阴:山北水南为阴,山南水北为阳。
[30]直徽猷阁:官职。 
[31]师恕:即赵师恕,黄昇丈夫的祖父。字季仁,赵匡胤的第九世孙,生卒年不详。师从理学家黄榦(朱熹的女婿与弟子),黄榦曾称赵“宦不达而忘其贫,今不合而志于古”。嘉定八年(1215)任浙江余杭县令,绍定五年(1232)任江西袁州知州,政声颇佳。端平二年(1235)迁广西经略安抚使,有政绩。嘉熙元年(1237)改帅湖南。淳祐初(1241),以朝请大夫、知徽猷阁身份,任南外宗正司知事,主管宋朝宗室之外居泉州诸多宗子的属籍、教育、赏罚等事宜。淳祐三年(1243)辞官归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