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章氏始祖 章 嵓
章氏第三十世章嵓(嵓即今之岩字),樵长子。
仕晋为上大夫,领兵四十万收大散关,后封河间侯。大散关在宝鸡西南的大散岭上,当秦岭咽喉,为兵家必争的军事要地。永嘉元年(公元307年)守泉州,遂于泉州南安县安家,为南安祖,亦称泉州祖。
子:章道盖。
泉州章氏第二世章道盖,嵓子。
仕晋为广平太守。
子:章法尚。
按海游古谱:道益—法尚父子间有—宜预—教—遣—评—遇—昭裕—华—展—长—等前辈。显非岩公一脉,别处有差入的,均应剔出。
泉州章氏第三世章法尚,道益子。
仕梁扬州议曹从事。南史有传。
子:章昭达。
(梁,公元502—557年)
泉州章氏第四世章昭达,法尚子。
陈宣帝庚寅(公元570年)讨平欧阳纥之乱,赠大将军,封邵陵侯。为吴兴武康祖。
子:章大宝、章乔。
(陈,公元557—589年)
泉州章氏第五世章乔,字仲迁。兵部司马。
子:章亮功、章育功。
泉州章氏第六世章亮功,章乔长子。
子:章焯、章耀、章煌。
泉州章氏第七世章耀,亮功次子。
子:章忠彦。
泉州章氏第八世章忠彦,耀子。
子:章季裴。
泉州章氏第九世章季裴,忠彦子。
都水监。
子:章熠。
泉州章氏第十世章熠,季裴子。
大理丞。
子:章端蒙。
泉州章氏十一世章端蒙,熠子。
左史。
子:章及。
浦城章氏始祖 章及
章及,字鹏之,号岩永,端蒙子。泉州章岩公第十二世孙。
仕唐康州刺史,自南安迁居浦城,为浦城始祖。
娶何氏、柳氏、滕氏。
子:章侑、章杰、章修。
章侑为洪州漳州祖。
(唐,公元618—907年)
浦城章氏二世章修,及三子。
唐福州军事判官。
墓在浦城鸡鹜山下。
娶刘氏、叶氏。
子:章仔钧、章仔钊。
章仔钊为吴中西蜀祖。
全城章氏始祖 章仔钧
章仔钧,字仲德,修长子。浦城章及公第三世孙。
生于唐咸通九年(公元868年),卒于五代后晋天福六年(公元941年)。唐末藩镇割据,各以武力争雄。天祐间(公元904—907年)王审知据福建为闽王,礼贤下士,能以生产、人民为念,大孚人望,公遂剖析时势,撰《战攻守三策》往献。闽王大喜,即日表奏朝廷,特授高州刺史,检校太傅,任西北面招讨制置使。夫人练隽封渤海郡君。制置使的职责主要是在边境置防保卫疆土,同时也负责制控地方秩序维持治安,又治军又管民。浦城是闽国西北的军事重镇,公驻守浦城及西岩三十余年,笃仁厚义以待军民,极受军民拥戴。又与夫人义释二校,后因以保全了建安合城性命,被称为全城氏。建有全城专祠,春秋崇祀。另有传。
子十五:章仁垣、章仁眆(音方)、章仁燧、章仁嵩、章仁彻、章仁郁、章仁政、章仁愈、章仁鉴、章仁肇、章仁皦、章仁耀、章仁佑、章仁逊、章仁辅。
全城章氏二世章仁嵩,仔钧四子。
南唐检校尚书,驾部郎中,朝散大夫,赠尚书令,太师,兼中书令,燕国公。
夫人周氏,封楚国夫人。
合葬浦城招贤里。
子:章文竦、章文通、章士廉、章士清。
(南唐,公元937—975年)
全城章氏三世章士廉,仁嵩三子。
大理寺评事。宋赠太师,尚书,兼中书令,密国公。
娶陈氏。
子:章世康、章世涣、章世渥。
(宋,公元960—1279年)
全城章氏四世章世康,士廉长子。
朝散大夫。
娶徐氏。
子:章得一、章得贤、章得仁。
全城章氏五世章得贤,世康次子。
司农少卿。
娶黄氏。
子:章拱之、章望之。
全城章氏六世章拱之,得贤长子。
朝奉大夫。
娶黄氏。
子:章异。
全城章氏七世章异,拱之子。
朝奉郎。
娶王氏。
子:章珌(音必)、章玫、章珦(音向)、章瑴(同珏。音决)。
章玫为海游祖。
海游章氏始祖 章 玫
章玫,字汉杰,异次子。
宋宣和二年(公元1125年)任长安路总管。南宋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改任海宁镇守,遂居海游,为海游章氏始祖。
娶穆氏。赠贞一夫人。
子三:章汝霖、章汝翼、章汝舟。
海游章氏二世章汝舟,字维一,玫公三子。
任海游务大使(使,官名,任权重者称大使)。
子四:宇、宠、宝、宓。
海游章氏三世章宇,汝舟公长子。
娶郑氏。
子一:文举。
海游章氏四世章文举,字安兴,宇公之子。
娶杨氏。
子一:再十。
海游章氏五世章再十,文举公之子。
子三:宗海、宗泉、宗准。
海游章氏六世章宗泉,字德诚,号碧溪,再十公次子。
宋嘉熙三年,广润寺启建大殿,助金百两,梁题檀越。
娶傅氏。继娶董氏。三娶柳氏。
子七:端甫、荣甫、隆甫、华甫、道甫、升甫、云甫。
海游章氏七世章升甫,宗泉公六子。
娶徐氏。
子二:仲礼、仲刚。
海游章氏八世章仲礼,升甫公长子。
子二:公旦、公奭。
海游章氏九世章公旦,仲礼公长子。
子五:守廉、守挺、守轩、守魁、守坚。
海游章氏十世章守魁,公旦四子。四房祖。
子二:颖潭、颖朴。
海游章氏十一世章颖潭,守魁公长子。
子二:嘉迁、嘉逢。
海游章氏十二世章嘉迁,颖潭公长子。
子一:宗张。
海游章氏十三世章宗张,嘉迁公子。
子六:与便、与佃、与伋、与厩、与冈、与山。
海游章氏十四世章与厩,字待之,宗张公四子。
娶赖氏。
子三:廷赖、廷掇、廷可。
廷可公迁居临海孔坵,是为孔坵章氏始祖。
孔坵章氏始祖 章廷可
章廷可,字世简,号邦本,与厩公三子。
为避明末清初之乱,迁居临海孔坵,为孔坵章氏始祖。
配胡氏。
子六:良回、良献、良济、良直、良清、良澄。
孔坵章氏二世章良济,字继祝,廷可公三子。
配陈氏。继配孔氏。
子四:伯礼、伯仁、少南、伯少。
孔坵章氏三世章少南,良济公三子。
配胡氏。
子三:君聪、连生、君精。
孔坵章氏四世章君聪,少南公长子。
配高塘柘弯陈氏。
子三:仁昌、仁馥、仁德。
孔坵章氏五世章仁德,字国达,君聪公三子。
配甘氏。
子二:孟超、孟尊。
孔坵章氏六世章孟超,字允英,号美甫,仁德公长子。
配大石西陈陈国熙长女。
子四:志茂、志盛、志继、志显。女一:适西陈陈志富。
孔坵章氏七世章志茂,字声畅,号应机,孟超公长子。
配前山朱氏。
子一:高辅。女一:适里赵陈起由。
孔坵章氏八世章高辅,字希佐,志茂公子。
配齐明荣女。
子二:必能、必元。女一:适山后岩汪昌有。
孔坵章氏九世章必能,字亦才,高辅公长子。
配外庄陈启富女。
子三:亮卿、亮浩、亮祖。女三:长适岭下金党武。次适外庄陈宗透。幼适上王戴公赞。
孔坵章氏十世章亮祖,字永基,号业培,名焕文,必能公三子。
国学生。
生嘉庆癸酉四月二十四日申时。卒光绪戊戌八月二十七日子时。寿八十六。
配下岗头陈阿四女,享年四十有二。继配陈氏,享年四十有一。三配方氏,寿八十。
合葬百念丘,坐东朝羊岩。
子五:思楷、思燮、思恭、思齐,元配出;思诚,继配出。女一:元配出,适下岗头陈世海。
孔坵章氏十一世章思诚,字本质,号瑞人,名章宪,亮祖公五子。
国学生。
生咸丰癸丑八月二十三日戌时。寿八十有八。
有《半耕余录》诗文稿待梓。
配善家洋池乐山公三女,生咸丰辛亥闫八月二十四日寅时。寿九十有三。
坟在斗方山麓。
子五:正淦、正艾、正色、正气、正概。女一:适洋渡六房卢士渠公四子五德。
孔坵章氏第十二世章正气,字立志,号致和,名祥光。
清末提倡维新时,曾进官办的“自治研究生”学习,为“自治研究所毕业生”。据官方宣称,资格同于秀才。即与官府及差役打交道中享有秀才的同等待遇。毕业后回村中,当过多年的
“讲案人”和“村头脑”。
生光绪乙酉(公元1885年)十二月十七日亥时。
妻:金桂芬,岭下村人。生:光绪庚寅(公元1890年)二月二十五日亥时。
子三:章以群、章以宋、章以欧。女二:章玉衡、章玉玑。
章玉衡 适天台洪畴镇戴钧钺。
章玉玑 适山阿村金丕作。
章以欧,字皆淳,退休后定居云南省昭通市。
章仔钧四子章仁嵩,宋朝赠授为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燕国公,他生了三个儿子,章文竦、章文通、章士廉。章士廉以大理寺评事身份担任汀州宁化县县令,宋朝赠授他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密国公。章士廉生有四个儿子,章世康、章世赢、章世涣、章世渥。
章士廉三子章世涣之子章得象在宋仁宗康定至庆历间,担任宰相八年。宋仁宗时期,有很多名臣,如范仲淹、包拯、欧阳修、晏殊、苏洵、蔡襄,贾宪、司马光等人才济济,个个都名垂青史。而章得象脱颖而出,终于仗功进爵丞相,一贯尊贤重士,扶掖后进,平易近人,是宋代闽人第一位入相者,为浦城家族崛起,功不可没。
章士廉长子章世康在宋赠殿中丞,生有三个儿子,长子章得一、次子章得贤、三子章得仁。章得一在宋真宗咸平三年(1000年)陈尧咨榜进士及第,仕宋太常博士、著作佐郎,出宰干化令,景德中调余杭令,大中祥符间知江西南安军,赠刑部尚书(浙江通志列名宦有传)。他生有二个儿子,章柬之、章隐之。
章得一长子章柬之,为中散大夫、光禄寺卿。他生有四子,其中幼子章邦献从史志与家谱记载,则在北宋末年担任过明州昌国(今定海)县令。清·《定海厅志》载有:“宋元符年间,县令章邦献,建安人。案出《康熙志》、《卢本干道志》及章氏家谱补”。《会稽偁山章氏家乘》(1902修纂):“邦献,柬之公四子,字子正,元符年间(1098-1100)任明州昌国令,即今定海厅,见定海厅《卢本干道志》”。《鄞西高桥章氏宗谱》(1934修纂):“邦献,柬之公四子,小名宜孙,字子正,行十九。为朝奉郎,知广济军,迁明州昌国令,就任居舟山白泉,名为白泉岙。娶潘氏生一子”。
章得一次子章隐之,字仲华,他在宋朝时被授封为尚书户部员外郎,北宋皇佑四年(公元1052年)自原籍福建浦城来到镇海(宋称定海)担任县令,宋时定海(今镇海)辖今舟山市、镇海区、北仑区全部。他为官廉正,当地人受到他的恩德,为他立祠祭奠他。章隐之有六个儿子,章兑、章震、章履、章需、章观、章豫。他留下次子章震在宁波看守家族的香火。章震生有二个儿子,长子章载、次子章戬,章戬很早就过世了。章载,字任夫,他生了一个儿子章允执,字孟固(行细五)。章允执后来娶镇海畈底唐唐氏,聚家迁居至镇海清泉(古称,即今庄市老街),“是为清泉始祖”。章允执(细五公)就是镇海庄氏(章氏)的始迁祖。
章允执(即细五公)定居镇海清泉(即今庄市老街)之后历几百年,家族历祖则为细五公→万十三公→新七公→得五公→端六贵仁公。端六贵仁公生五子,至元朝至元年间(1263年)时,章氏已有东南西北后五宅(尤以西宅人口为多),“长桂一仲英公则余西宅祖也,次桂二仲芳公则东宅之祖,桂三仲华公则滃州之祖,桂四仲芝公出继姑氏为陈姓祖,桂五仲成公则后宅之祖,派分五支”。后来南宅并入东宅,北宅、后宅并入西宅。章氏人口已占清泉大部,南宋时,镇海章姓人口已有800余人,形成了一个集市,以章姓人口居多,故名“章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