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状元的名单
(2024-12-26 12:59:11)分类: 进士 |
历代状元的名单
附隋朝7名進士:張损之、孙伏加、侯君素、杨纂、房玄龄、温彦博、黄凤麟。
一、唐朝148人髙祖1人:孙伏加(622年);
武后2人:吴师道(685年)、陈伯玉(687年);
中宗3人:姚仲豫(706年)、崔液(712年前)、赵蒙;
玄宗时22人:王维(721年)、杜绾(724年)、严迪(726年)、李嶷(727年)、虞咸(728年)、王正卿(729年)、徐征(733年)、李琚(734年)、贾至(735年)、崔曙(738年)、王阅(742年)、刘单(743年)、赵岳(744年)、羊袭吉(746年)、杨护(747年)、杨誉(748年)、李巨卿(751年)、杨儇(753年)、杨纮(754年)、常兖(755年)、卢庚(756年)、杨仲昌;
代宗时13人:洪源(763年)、杨栖梧(764年)、萧遘(765年)、齐映(769年)、李博(770年)、王溆(771年)、张式(772年)、杨凭(774年)、丁泽(775年)、黎逢(777年)、杨凝(778年)、王储(779年)、魏弘(780年);
德宗时5人:崔元翰(781年)、薛展(783年)、郑全济(785年)、张正甫(786年)、牛锡庶(787年);
宪宗时6人:武翊黄(806年)、王源中(807年)、柳公权(808年)、李固言(812年)、张又新(814年)、卢储(820年);
穆宗时2人:白敏中(822年)、李群(824年);
文宗时1人:裴思谦(838年);
武宗时4人:郑颢(842年)、卢肇(843年)、郑言(844年)、易重(845年);
宣宗时9人:卢深(848年)、于珪(849年)、張温琪(850年)、李郜(851年)、莫宣卿(851年钦点)、于瓌(853年)、颜标(854年)、崔铏(856年)、李亿(858年);
懿宗时11人:孔纬(859年)、刘蒙(860年)、裴延鲁(861年)、薛迈(862年)、孙龙兴(863年)、韩兖(866年)、郑洪业(867年)、赵峻(868年)、归仁绍(869年)、李筠(871年)、郑昌图(872年);
僖宗时10人:孔纁(873年)、归仁泽(874年,绍弟)、郑合敬(875年)、孔缄(876年,纁弟)、孙偓(878年)、郑蔼(880年)、
崔绍纬(883年)、许佑孙(885年)、陆扆(886年)、郑胎矩(888年);
昭宗时13人:李瀚(889年)、杨赞禹(890年)、崔昭矩(891年)、归黯(892年,仁泽子,一月后死)、崔胶(893年)、
苏俭(894年)、赵观文(895年)、崔谔(896年)、杨赞图(897年)、羊绍素(898年)、卢文煥(899年)、裴格(900年)、归佾(901年);
哀帝时3人:归系(905年)、裴说(906年)、崔詹(907年);
不知何年43人:陈讽、班肃、李顾行、韦湛、裴俅、李余、李从实、狄慎思、宋守节、李程、徐晦、李合、陈宽、崔岘、顾标?李超、弓嗣初、常无名、卢顼、郑巨源、尹极、韦筹、郑确、郑益、李昂、尹枢、李隨、郑冠、宋刓、李肱、许且、范崇凯、贾棱封、孟绅、郑澥、
杜陟、齐映、苑论、陈权、韦瓘、独狐樟、柳璟、李珪。
五代十国25人
后梁2人:崔邈(908年)、陈逖(915-921之间);
后唐7人:崔光表(924年)、王彻(925年)、王归璞(926年)、黄仁颖(927年)、郭晙(928年)、徐寅(929-931之间)、卢华(932年);
后晋1人:寇湘(944年,资料为954,有误暂改为944);
后汉2人:王溥(948年)、王朴(950年);
后周1人:扈载(952年);
南汉2人:简文会(920年)、梁嵩(925年);
南唐9人:王克贞(952年)、伍乔(943-957之间)、王崇古(964年)、卢郢(966年)、邓及(961-975之间)、杨遂(972年)、乐史(后主间)、邱旭(后主间)、张确(975,后主末年)。
后蜀1人:费黄裳
三、宋朝118人
太祖时15人:杨砺(960年)、張去华(961年)、马适(962年)、苏德祥(963年)、李景阳(964年)、刘察(965年)、李肃(966年)、刘蒙叟(967年)、柴成务(968年)、安德裕(969年)、张拱(970年)、刘寅(971年)、安守亮(972年)、宋准(973年)、王嗣宗(975年);
太宗时8人:吕蒙正(977年)、胡旦(978年)、苏易简(980年)、王世则(983年)、梁颢(985年)、程宿(988年)、陈尧叟(989年)、孙何(992年);
真宗时12人:孙仅(998年)、孙暨(999年)、陈尧咨(1000年)、王曾(1002年)、李迪(1005年)、姚晔(1007年)、梁固(1009年)、张师德(1011年)、徐奭(1013年)、张观(1015年)、蔡齐(1017年)、王整(1019年);
仁宗时14人:宋庠(1021年)、徐铎(1024年)、王尧臣(1027年)、王拱辰(1030年)、张唐卿(1034年)、吕溱(1038年)、杨寊(1042年)、贾黯(1046年)、冯京(1049年)、郑獬(1053年)、章衡(1057年)、刘辉(1059年)、王俊民(1061年)、许将(1063年);
英宗时2人:彭汝砺(1065年)、许安世(1067年);
神宗时6人:叶祖洽(1070年)、余中(1073年)、徐铎(1076年)、时彦(1079年)、黄裳(1082年)、焦蹈(1085,当年死);
哲宗时5人:李常宁(1088,当年死)、马涢(1091年)、毕渐(1094年)、何昌言(1097年)、李釜(1100年);
徽宗时7人:霍端友(1103年)、蔡嶷(1106年)、贾安宅(1109年)、莫俦(1112年)、王昂(1115年)、何焕(1118年)、沈晦(1124年);
南宋高宗时11人:李易(1128年)、张九成(1132年)、汪应辰(1135年)、黄公度(1138年)、陈诚之(1142年)、刘章(1145年)、王佐(1148年)、赵逵(1151年)、张孝祥(1154年)、王十朋(1157年)、梁克家(1160年);
孝宗时9人:木待问(1163年)、萧国梁(1166年)、郑侨(1169年)、黄定(1172年)、詹骙(1175年)、姚颖(1178年)、黄由(1181年)、卫泾(1184年)、王容(1187年);
光宗时2人:余复(1190年)、陈亮(1193年);
宁宗时10人:邹应龙(1196年)、曾从龙(1199年)、傅行简(1202年)、毛自知(1205年)、郑性之(1208年)、赵建夫(1211年)、袁甫(1214年)、吴潜(1217年)、刘渭(1220年)、蒋重珍(1223年);
理宗时13人:王会龙(1226年)、黄朴(1229年)、徐元杰(1232年)、吴叔告(1235年)、周坦(1238年)、徐俨夫(1241年)、留梦(1244年)、张渊微(1247年)、方逢辰(1250年)、姚勉(1253年)、文天祥(1256年)、周振炎(1259年)、方山京(1262年);
度宗时4人:阮登柄(1265年)、陈文龙(1268年)、张镇孙(1271年)、王龙泽(1274年)。
四、辽代 56人
圣宗时28人:高举(988年)、高正(989年)、郑云从(990年)、石用中(991年)、王熙载(993年)、吕德懋(994年)、王用极(995年)、張俭(996年)、杨又玄(998年)、初锡(999年)、南承保(1000年)、邢祥(1002年)、李可封(1004年)、杨佶(1006年)、史克忠(1008年)、刘二宜(1009年)、高承颜(1011年)、史简(1012年)、鲜于茂昭(1013年)、张用行(1014年)、孙杰(1016年)、張克恭(1018年)、张仲举(1020年)、张渐(1022年)、李炯(1024年)、张昱(1025年)、張宥(1028年)、张仁纪(1029年);
兴宗时6人:刘贞(1031年)、刘师贞(1032年)、冯立(1036年)、邢彭年(1038年)、王寔(1042年)、王棠(1046年);
道宗时13人:张孝杰(1055年)、梁援(1059年)、王鼎(1062年)、张臻(1066年)、赵迋睦(1070年)、刘宵(1074年)、刘瓘(1079年)、李君裕(1083年)、张轂(1086年)、文允(1090年)、寇尊文(1092年)、张衡甫(1095年)、康秉俭(1100年);
天祚时5人:马恭回(1103年)、李石(1107年)、刘祯(1109年)、韩昉(1112年)、王翚(1118年);
宣宗时1人:李宝伩(1122年);
不知何年3个:李球、边贯道、陈鼎?杨文立 刘真 ?陈衡甫?
五、西夏1人:
六、李遵顼(1203年,1211年宫廷政变自立为帝,时年49岁)
六、金代39人
太宗时4人:刘伪(1124年)、许必(1128年)、胡砺(1132年)、赵洞(1133年);
熙宗时1人:石琚(1139年);
海陵王时6人:吕忠翰(1150年)、杨建中(1151年)、王彦潜(1151年)、常大荣(1151年)、郑子聃(1157年)、任忠杰(1161年);世宗时3人:孟宗献(1163年)、徒单镒(1173年)、张行简(1179年);
章宗时7人:王泽(1191年)、孙用康(1193年)、杨云翼(1194年)、张檝(1194年)、纳兰胡鲁刺(1197年)、李俊民(1000年)、李演(1206年);
宣宗时5人:张本(1213年)、李献能(1215年)、斡勒业德(1221年)、富珠哩察罕(1224年)、王鄂(1224年);
不知年代8人:刘仲渊、武明甫、刘文龙、元堪、赵安荣(弟)、刘海、李安、孙继祖;
七、元代32人按汉人(南人)、蒙古色目人分列左、右榜, 故每科放两名状元。
仁宗时4人:张起岩(1315年)、护都答儿(1315年)、霍希贤(1318年)、忽都达尔(1318年);
英宗时4人:宋本(1321年)、泰不华(1321年)、張益(1324年)、捌刺(1324年);
泰定时2人:李黼(1327年)、阿察赤(1327年);
文宗时2人:王文煜(烨)(1330年)、笃列图(1330年);
顺帝时20人:李齐(1333年)、同同(1333年)、陈祖仁(1342年)、拜住(1342年)、张士坚(1345年)、普颜不花(1345年)、王宗哲(1348年)、阿鲁辉帖木儿(1348年)、朵列图(1351年)、文允中(1351年)、薛朝晤(1354年)、牛继志(1354年)、悦征(1357年)、王宗嗣(1357年)、魏元礼(1360年)、买住(1360年)、宝宝(1363年)、杨輗(1363年)、张栋(1366年)、赫德溥化(1366年)。
八、明代90人
太祖时8人:吴伯宗(1371年)、朱善(1372年)、丁显(1385年)、任亨泰(1388年)、皇观(1391年)、张伩(1394年)、陈(1397年春试,被处死)、韩克忠(1397年夏试);
惠帝时1人:胡广(1400年);
成祖时7人:曾棨(1404年)、林环(1406年)、萧时中(1411年)、马铎(1412年)、陈循(1415年)、李骐(1418年)、曾鹤龄(1421年);
宣宗时3人:马愉(1427年)、林震(1430年)、曹鼐(1433年);
英宗时5人:周旋(1436年)、施棨(盘)(1439年)、刘俨(1442年)、商辂(1445年)、彭时(1448年);
代宗时2人:柯潜(1451年)、孙贤(1454年);
英宗时3人:黎淳(1457年)、王一虁(1460年)、彭教(1464年);
宪宗时8人:罗伦(1466年)、张升(1469年)、吴宽(1472年)、谢迁(1475年)、曾彦(1478年)、王华(1481年)、李曼(旻)(1484年)、费宏(1487年);
孝宗时6人:钱福(1490年)、毛澄(1993年)、朱希周(1496年)、伦文叙(1499年)、康海(1502年)、顾鼎臣(1505年);
武宗时5人:吕柟(1508年)、杨慎(1511年)、唐皋(1514年)、舒芬(1517年)、杨维聪(1521年);
世宗时15人:姚涞(1523年)、龚用卿(1526年)、罗洪先(1529年)、林大钦(1532年)、韩应龙(1535年)、茅瓒(1538年)、沈坤(1541年)、秦鸣雷(1544年)、李春芳(1547年)、唐汝楫(1550年)、陈谨(1553年)、诸大绶(1556年)、丁士美(1559年)、申时行(1562年)、范应期(1565年);
穆宗时2人:罗万化(1568年)、张元忭(1571年);
神宗时16人:孙皞(1574年)、沈懋学(1577年)、张懋修(1580年)、朱国祚(1583年)、唐文献(1586年)、焦竑(1589年)、翁正春(1592年)、朱立蕃(1595年)、赵秉忠(1598年)、张以诚(1601年)、杨守勤(1604年)、黄士俊(1607年)、韩敬(1610年)、周延儒(1613年)、钱士升(1616年)、庄际昌(1619年);
熹宗时2人:文震孟(1622年)、余煌(1625年);
思宗时6人:刘若宰(1628年)、陈于泰(1631年)、刘理顺(1634年)、刘同升(1637年)、魏藻藻(1640年)、杨廷鉴(1643年)。
九、大西国明末李自成、张献忠发动农民起义推翻明朝统治。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明朝覆灭,同年,张献忠于成都建立“大西国”政权,年号大顺。大西国科举设文、武二科。
仅存文状元龚济民、武状元张大受。其他情况不详。
十、清代114人
世祖时10人:
傅以渐(1646年)、吕宫(1647年)、刘子壮(1649年)、邹忠倚(1652年)、麻勒吉(1652年,满榜)、史大成(1655年)、图尔宸(1655年,满榜)、孙承恩(1658年)、徐元文(1659年)、马世俊(1611年);
圣祖时22人:严我斯(1664年)、谬彤(1667年)、蔡启僔(1670年)、韩菼(1673年)、彭定求(1676年)、归允肃(1679年)、蔡升元(1682年)陆肯堂(1685年)、沈廷文(1688年)、戴有褀(1691年)、胡任舆(1694年)、李蟠(1697年)、汪绎(1700年)、王式丹(1703年)、王云锦(1706年)、赵熊诏(1709年)、王世琛(1712年)、王敬铭(1713年)、徐陶璋(1715年)、汪应铨(1718年)、邓钟岳(1721年)、于振(1723年);
世祖时5人:陈德华(1724年)、彭启丰(1727年)、周澍(1730年)、陈倓(1733年)、金德英(1736年);
高宗时27人:于敏中(1737年)、庄有恭(1739年)、金甡(1742年)、钱维城(1745年)、梁国治(1748年)、吴鸿(1751年)、秦大士(1752年)、庄培因(1754年)、蔡以台(1757年)、毕沅(1760年)、王杰(1761年)、秦大成(1763年)、张书勋(1766年)、陈初哲(1769年)、黄轩(1771年)、金榜(1772年)、吴锡龄(1775年)、戴衢亨(1778年)、汪如洋(1780年)、钱棨(1781年)、茹棻(1784年)、史致光(1787年)、胡長龄(1789年)、石韫玉(1790年)、潘世恩(1793年)、王以衔(1795年)、赵文楷(1796年);
仁宗时11人:姚文田(1799年)、顾皋(1801年)、吴廷琛(1802年)、彭浚(1805年)、吴伩中(1808年)、洪莹(1809年)、蒋立镛(1811年)、龙汝言(1814年)、吴其浚(1817年)、陈亮(1819年)、陈继昌(1820年);
宣宗时15人:戴兰芬(1822年)、林召棠(1823年)、朱昌颐(1826年)、李振钧(1829年)、吴钟骏(1832年)、汪鸣相(1833年)、刘绎(1835年)、林鸿年(1836年)、钮福保(1838年)、李承霖(1840年)、龙启瑞(1841年)、孙毓溎(1844年)、萧锦虫(1845年)、張之万(1847年)、陆曾祥(1850年);
文宗时5人:章鋆(1852年)、孙如仅(1853年)、翁同龢(1856年)、孙家鼐(1859年)、钟骏声(1860年);
穆宗时6人:徐郙(1862年)、翁曾源(1863年)、崇绮(1865年)、洪钧(1868年)、梁耀枢(1871年)、陆润庠(1874年);
德宗时12人:曹鸿勋(1876年)、王仁堪(1877年)、黄思永(1880年)、陈冤(1883年)、赵以炯(1886年)、張建勋(1889年)、吴鲁(1890年)、刘福姚(1892年)、张謇(1894年)、骆成骧(1895年)、夏同龢(1898年)、王寿彭(1903年)、刘春霖。
十一、太平天国
15人:武立勋、傅善祥、杨朝福、吴容宽、刘闼忠、朱世杰、乔彦才、叶春元、刘盛培、范朴园、沈抡元、吴镇坤、汪顺祥、陆培英、徐首长。
上面这份历代状元的名单
前一篇:永安贡川陈
后一篇:【明】林大辂蓬窓林翁七十寿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