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林之奇泉州东坂葬蕃商记
(2024-12-04 09:49:36)【宋】林之奇 泉州东坂葬蕃商记
【宋】林之奇
《拙斋文集》卷十五
记述了原籍伊朗施拉夫港、出生于泉州的穆斯林富商试那围生平乐善好施的行状,以及他响应蒲霞辛倡议,捐重资购地产在福建泉州东坂筑建穆斯林公墓的事迹,且具体描述了墓地广阔、墓穴众多、内筑栋宇、环建围墙的状貌。并着重指出墓地乃专为沟通中阿海上贸易而来华的穆斯林所筑造。
“试那围”全名为“纳只卜·穆兹喜鲁丁·撒那威”
林之奇(1112~1176),字少颖,号拙斋。曾任泉州市舶司提举。
蒲和日
晋江县陈埭镇回族丁姓的始祖是丁节斋(1251~1298年),
“唐武德中,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派门徒四人来华传教,其中三贤、四贤传教泉州,卒后葬于清源山东翼灵山。”
何乔远所著《闽书》:“灵山有默德那国二人葬焉,回回之祖也。回回家言,
默德那国有吗喊叭德圣人,生隋开皇元年,……门徒有大贤四人,唐武德中来朝,遂传教中国。一贤传教广州,二贤传教扬州,三贤、四贤传教泉州,卒葬此山。然则二人唐时人也,二人自葬是山,夜光显发,人异而灵之,名曰圣墓,曰西言圣人之墓也。”
吴鉴《重立清净寺碑记》译圣人为“谟罕蓦德”
《重立清净寺碑记》载:“绍兴元年,有纳只卜·穆兹喜鲁丁者,自撒那威从商舶来泉,创兹寺于泉州之南城。”
《重立清净寺碑记》:“至隋开皇七年,有撒哈八撒阿的·斡葛思者,自大食航海至广,方建礼拜寺于广州,赐号怀圣。”
明《闽书抄》还真给出“圣墓”主人的名字:“三贤沙谒储,四贤我高仕。”
何乔远作《闽书》,该书的“灵山圣基条”根据回回家(伊斯兰教神职人员)言,记载如下:
回回主教沙谒储、我高仕,默德那人。其师曰吗喊叭德(《一统志》作谟罕蓦德)。生而神灵,入火不爇,入水不濡,呼树而至,法回而行,盖至人也。国王聘之,禅以位,妻以女。隆示经典(天经,天人所授,三十藏,分皆百一十四部),奉天传教者四十余(师生隋开皇元年,在世六十有五载)。唐武德中,遣徒四撒霞叭(犹华言大贤人)来朝京师。有旨留教中国,而沙谒储、我高仕两人者教泉州(其一贤教广州、二贤教扬州)。其教蒙奉西天,不设像(以万物本乎天,天一理,无可像,向西礼拜),净心诵经,用香花,去楮烛。曰:“吾以自然天香享帝也”。开引善类,重杀生(非同类杀弗食,不食唯豕犬肉),要归于敬上严上。以故世主悦其说,敕所在建礼拜寺奉之。此两人住泉,自营兆郡东郊灵山。后化去,其徒葬之。傍穴,高弟世许吧吧者附焉。夜光显发,人异而灵之,曰圣墓(西方圣人墓也)。水旱疾疫,应祷如响。
清净住持夏日。
明嘉靖四十ー年(1562年),泉州知府周道光游东郊灵山圣墓,作游记云:
《诸蕃志?大食国》云:“有番商日施那帏,大食人也。侨寓泉南,轻财乐施,有西士气习,作丛虡
于城外之东南隅,以掩胡贾之遗骸。提舶林之奇记其实”。《诸蕃志》成书于宝庆元年(1225年),距东郊蕃商墓落成65年。
据记载,宋元时期泉州的清净寺达六七座。除了如今位于涂门街的清净寺(建于1009年)外,还包括泉州南城清净寺(建于1131年,毁于元末),建于12世纪前的涂门外津头埔也门教寺(毁于元末),南门元代穆罕默德寺(毁于元末),东门外东头乡纳希德重修寺(1322年曾重修)等。
位于泉州市区涂门街的清净寺为人熟知,它创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300年之后,元代至大三年(1310)至四年(1311),艾哈马德·本·穆罕默德·贾德斯修缮此寺。
南城清净寺由阿拉伯人纳只卜穆兹喜鲁丁创建。
南门清净寺由穆罕默德·本·艾敏伯克尔主持建造。
东门外清净寺由纳希德·艾斯马尔·穆萨丁重修。
1965年,泉州市郊发现一方阿拉伯文墓碑,这是侯赛因·本·默罕穆德·色拉退的墓碑。
蒲寿庚兄长蒲寿晟 蒲寿庚父亲蒲开宗
伊本·白图泰(1303-1377年)是中世纪伟大的阿拉伯旅行家。1325年,伊本·白图泰开始周游各国,他于元顺帝至正六年(1346)六月到达中国,并在泉州登陆,此后去往广州、建昌、杭州等地。
伊本·白图泰于1346年10月或11月离开泉州,在中国停留半年之久。他讲旅途见闻给人听,后由人记录成书,名为《异域奇游圣览》,俗称《伊本·白图泰游记》。
在游记中,他这样记载泉州:“我们渡海到达的第一座城市是刺桐城”,“该城的港口是世界大港之一,甚至是最大的港口。我看到港内停有大船约百艘,小船多得无数……该城市花园很多,房舍位于花园中央。”
前一篇:【清】林日煟林氏宗谱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