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府丹山公像赞》(林鸣盛)
太傅、中极殿大学士、福唐(福清)叶向高撰
公讳鸣盛,字元和,封兵部主事三子。万历甲戌(万历二年,1574)进士,授直隶南陵县知县。时关寇变乱,公筹画擒捕,绰有成绩。(福建)巡抚金学曾时疏论荐,时论韪之,寻钦取升兵部职方司主事,武库司员外。著有《蒭荛奏议》,调礼部主客司郎中,升河南彰德府致仕。倡建明宗书院,讲学其中。赞曰:‘才猷练达,器识深闳。贤科发颖,壮邑蜚声。运筹区画,寇难削平。用嘉乃绩,郎署时旌。枢曹仪部,参赞寅清。部符建节,出守专城。归来五马,凤林逃名。
琮--熊卿--希诜--魁应--闻喜--堂(彦基)-|-文(恒简)--轩-|-錀--希腾--常棣--啟昌--仰
|
|-钊--希范--志魁--焕章炳章耀章焜章燫章
|-亮(恒明)
|-立(恒予)-|-轲--铁--世溱--应采--焲章-|-尧俞--铭鼎铭吕
|
|
|-尧都--铭盤铭几
|
|-辂--镒--时渊--应棐--鸣盛
|
|-轸-|-舆韶--大道
|
|
|-钲--淮--亮邦--敬冕
|
|-軿--锭
|
|-軗--録
|-巒(恒岳)--軝
|-育(恒顺)--辑
邑人周婴《中宪大夫河南彰德府知府丹山林公墓表》云:“他若彭湖,内藩南郡,外控东番。夷舰经由,辄规窟穴。公令镇以????帅,宿以重兵。则寇皆凫泛遥驰,鱼睨斜去。”
“赐进士第、中宪大夫、河南彰德府知府、前兵礼二部尚书郎丹山林先生佳城”,
上款:“岁中夏五月上澣之榖旦”,
下款:“资政大夫、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龙江沈鲤立”
林鸣盛,生卒年不详,字元和,号丹山。莆田县赤柱巷(今荔城区镇海街道英龙社区赤柱巷)人。林苇二十四世孙,父林应棐。与从弟林敬冕同中嘉靖四十三年(1564)福建乡试王大道榜举人。万历二年(1574)孙继皋榜三甲第四十四名进士。初授宁国府南陵县(今属安徽)知县,兴学校,扩学田,筑城北圩堤15公里,省抚命名“林都圩”。万历五年(1577),知县林鸣盛建玉带桥。为官六年,政绩卓著,时人誉为“林南陵”。万历八年(1580)擢兵部职方司主事,升兵部武库司员外郎。万历十二年(1584),迁礼部郎中。万历十七年至十九年(1589—1591)出任彰德府(今属河南)知府致仕。万历二十三年(1595),鸣盛倡建明宗书院,讲学其中。万历三十四年(1606),鸣盛著有《林氏开闽分支总谱》(又名《闽林大宗世谱》)木刻活字印本。约在万历三十六年(1608),鸣盛爱凤林山,遂营寿域,左建凤林寺,右构巢云馆、环碧轩。万历三十八年(1610),林鸣盛、林及祖主持重修九牧祖祠。万历三十九年(1611)初夏(四月),时任福建南路右参将施德政(字正之,号云石)招邀林鸣盛同游福清瑞岩胜景,鸣盛赋诗二首并镌刻于福清海口镇瑞岩山瑞岩寺左侧崖壁上,诗(一):“旧闻海上拥神山,控鲤仙人去不还。鳌极忭来山欲舞,鸾栖峙处石犹斑。当年少保曾留碣,此日将军已驻颜。拟借摩崖题岁月,鲸涛万里静刀环。”诗(二):“吾家处士号团栾,四百年前此考槃。芝草当门频下诏,桃花有洞易还丹。三山翠滴穿云入,一水虹明带玉看。小队传呼天路近,鱼惊鸥鸟起江干。”款署:“辛亥初夏,大将军施正之招游瑞岩漫赋,莆中林鸣盛。”寿八十四。配周氏,封恭人;侧室杜氏、张氏、凌氏。葬凤林山。昔日礼部尚书沈鲤为其部下友鸣盛立佳城碑。
琮--熊卿--希诜--魁应--闻喜--堂(彦基)-|-文(恒简)--轩-|-錀--希腾--常棣--啟昌--仰
|
|-钊--希范--志魁--焕章炳章耀章焜章燫章
|-亮(恒明)
|-立(恒予)-|-轲--铁--世溱--应采--焲章-|-尧俞--铭鼎铭吕
|
|
|-尧都--铭盤铭几
|
|-辂--镒--时渊--应棐--鸣盛
|
|-轸-|-舆韶--大道
|
|
|-钲--淮--亮邦--敬冕
|
|-軿--锭
|
|-軗--録
|-巒(恒岳)--軝
|-育(恒顺)--辑
琮--熊卿--希诜--魁应--闻喜--堂(彦基)-|-文(恒简)--轩-|-錀--希腾--常棣--啟昌--仰
|
|-钊--希范--志魁-|-焕章炳章耀章焜章燫章
|-亮(恒明)
|-立(恒予)-|-轲--铁--世溱--应采--焲章-|-尧俞--铭鼎铭吕
|
|
|-尧都--铭盤铭几
|
|-辂--镒--时渊--应棐--鸣盛
|
|-轸-|-舆韶--大道
|
|
|-钲--淮--亮邦--敬冕
|
|-軿--锭
|
|-軗--録
|-巒(恒岳)--軝
|-育(恒顺)--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