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灵赋
(2022-03-23 13:05:39)四灵赋
【元】林同生
乾清坤宁,圣作物覩。当四灵之毕来,知万物之得所。钦惟皇上,绳祖之武。敷和气于两闲,播仁风于万宇。九渊之龙乍腾,髙冈之凤时翥。麒麟在郊,神龟在渚。繄泰和元气之所锺,惟体信达顺之所使。彼昭昭之为灵,验皇徳之遐著。今夫神龙之英,鳞族莫前。或吟于云,或奋于渊。昔龙师之纪号,彰瑞物于万年。宣大易之取象,首八卦而为乾。不有斯灵,象数何先。又若鸣阳之鸟,集于髙冈。五音雝雝,五采煌煌。阿阁之游,嶰谷之翔。雌雄奏和,自成宫商。使轩辕之作乐,成律吕之短长。不有斯灵,制作未详。又若神龟见洛,粲粲朱衣。呼烟吸雾,灵液霏霏。緑文一出,为偶为竒。揭我九章,示我民彝。不有斯灵,大范孰知。又若麒麟在郊,万毳之英。其象昭昭,其角振振。当周南之化美,讫春秋之文成。或播之诗,或笔之经。不有斯灵,圣道何明。虽然,灵不自灵,因人而灵。圣人不作,灵物不兴。千载一时,见于当今。无为而化,至治惟馨。天不爱道,甘露时零。地不爱宝,醴泉以生。四灵骈萃,宇宙文明。而且賔兴多士,雾集云从。振关西之凤,起南阳之龙。元龟五总,举眞儒之用。麒麟在阁,图当代之功。使盛徳之士,同乎四灵者,又可以彰圣治于无穷。
25岁那年(1323),林泉生与弟弟林同生“偕领乡荐。
元英宗至治三年 癸亥(1323)
四灵赋
元·林同生
乾清坤宁,圣作物覩,当四灵之毕来,知万物之得所。钦惟皇上,绳祖之武,敷和气于两闲,播仁风于万宇;九渊之龙乍腾,髙冈之凤时翥。麒麟在郊,神龟在渚,繄泰和元气之所锺,惟体信达顺之所使。彼昭昭之为灵,验皇徳之遐著。今夫神龙之英,鳞族莫前,或吟于云,或奋于渊。昔龙师之纪号,彰瑞物于万年,宣大易之取象,首八卦而为乾。不有斯灵,象数何先?又若鸣阳之鸟,集于髙冈,五音雝雝,五采煌煌。阿阁之游,嶰谷之翔,雌雄奏和,自成宫商,使轩辕之作乐,成律吕之短长。不有斯灵,制作未详?又若神龟见洛,粲粲朱衣,呼烟吸雾,灵液霏霏。緑文一出,为偶为竒,揭我九章,示我民彝。不有斯灵,大范孰知?又若麒麟在郊,万毳之英,其象昭昭,其角振振。当周南之化美,讫春秋之文成,或播之诗,或笔之经。不有斯灵,圣道何明?虽然灵不自灵,因人而灵。圣人不作,灵物不兴,千载一时,见于当今。无为而化,至治惟馨。天不爱道,甘露时零;地不爱宝,醴泉以生;四灵骈萃,宇宙文明。而且賔兴多士,雾集云从,振关西之凤,起南阳之龙。元龟五总,举眞儒之用;麒麟在阁,图当代之功。使盛徳之士同乎四灵者,又可以彰圣治于无穷。
四灵赋
【元】林仲节
维大钧之播物,差变化之不同。虽偏塞之有间,亦和粹之或锺。伊百兽之孰灵,曰麟凤兮龟龙。其灵伊何,为瑞孔多。或出鲁而降圣,或鸣岐而应和。或浮洛而荐瑞,或出河而负图。徳感而应者,兴二南之咏;乐成而仪者,纪帝典之书。九江纳锡,昭土贡之盛;六御时乘,应乾徳之符。其为物也,或毳而慈,或羽而仪,或鳞之长,或甲之竒。麟之为灵也,角不以触,趾不以踶。虫有生而不践,草必黄而后跻。麟兮麟兮,著于春秋兮咏于诗。凤之为灵也,体乃象徳,鸣兮应时。非竹实兮不食,微冈梧兮曷栖。凤兮凤兮,文明之祥兮匪徳之衰。龟龙之灵也,神以妙物,泽以及时。或守国以绍明,或云从而天飞。龟兮龙兮,神化之盛兮稽易而可知。粤若先民,伤时思昔。纪礼运以成书,表四灵之为徳。匪罝网之可求,岂阱擭之能执。若为畜而可驯,乃至和而自获。彼昏不知,孰明斯义。夸元狩之瑞,浪传一角之竒;纪五凤之元,徒取羽毛之异。元君入梦,骋畸说之荒唐;夏椟藏漦,涉纪闻之茫昧。下有继诞之徒,曲学之士。束脯而食,语有竒而不稽;藻梲以居,礼虽盛而匪智。引笙而下,料王子之空谈;网梭而飞,嗤晋人之妄议。盖故实者,不求史传之支离,而必明经典之所指。乃知礼经之言,所以伤今思古,而想像乎四者之为瑞也。辞未竟,客有谓余者曰:子徒知昔人伤今思古,而不思推古以证今也。四灵以为畜,则王者可制礼乐,岂无其事而虚语哉?洪惟圣神,御四方而正四国,张四维而立四极,居四大而顺四时,敷四瑞而体四徳。乃若四者之应,则麟凤之在郊,龟龙之在沼,振振跄跄,蜲蜲蛇蛇,而不知其几也。今子徒骋五经之绪馀,而不覩文明之盛事;辨纪传之荒诬,而不鉴徳盛之所致,诚下国之鄙人也。赋者于是逡廵而起,改容而谢,乃续而为四灵之歌曰:麟兮仁兮,凤兮文兮,龟龙神兮,今世之珍兮。礼乐斯兴,道厥淳兮。于赫盛徳,维皇元兮。
林仲节考中癸亥(1323)科江浙行省乡试第一名,也为福建乡试第一名“解元”,光宗耀祖。中举的文赋是《四灵赋》,气韵生动,高古合宜,充分展示出林仲节的才学和扎实的文章功底。林仲节考中泰定元年甲子(1324年)进士
《四灵赋》
元·林仲节
维大钧之播物,差变化之不同,虽偏塞之有间,亦和粹之或钟。伊百兽之孰灵?曰麟凤兮龟龙。其灵伊何为瑞孔多?或出鲁而降圣,或鸣岐而应和,或浮洛而荐瑞,或出河而负图。德感而应者,兴二南之咏;乐成而仪者,纪帝典之书。九江纳锡,昭上贡之盛;六御时乘,应乾德之符。其为物也,或毳而慈,或羽而仪,或鳞之长,或甲之奇。麟之为灵也,角不以触,趾不以踶,虫有生而不践,草必黄而后跻。麟兮麟兮,著于春秋兮咏于诗。凤之为灵也,体乃象德,鸣兮应时,非竹实兮不食,微冈梧兮曷栖。凤兮凤兮,文明之祥兮,匪德之衰。龟龙之灵也,神以妙物,泽以及时,或守国以绍明,或云从而天飞。龟兮龙兮,神化之盛兮,稽易而可知粤,若先民伤时思昔,纪礼运以成书,表四灵之为德,匪罝网之可求,岂阱擭之能执;若为畜而可驯,乃至和而自获。彼昏不知,孰明斯义,誇元狩之瑞浪,传一角之奇纪。五凤之元,徒取羽毛之异;元君入梦,骋畸说之荒唐。夏椟藏漦,涉纪闻之茫昧。下有继诞之徒,曲学之士,束脯而食,语有奇而不稽;藻棁以居,礼虽盛而匪智。引笙而下,料王子之空谈;网梭而飞,嗤晋人之妄议。盖故实者,不求史传之支离,而必明经典之所指,乃知礼经之言,所以伤今思古,而想像乎四者之为瑞也。辞未竟。客有谓余者曰:子徒知昔人伤今思古,而不思推古以證今也?四灵以为畜,则王者可制礼乐,岂无其事而虚语哉。洪惟圣神,御四方而正四国,张四维而立四极,居四大而顺四时,敷四瑞而体四德,乃若四者之应,则麟凤之在郊,龟龙之在沼,振振跄跄,蜲蜲蛇蛇而不知其几也。今子徒骋五经之绪馀,而不睹文明之盛事;辨纪传之荒诬,而不鉴德盛之所致,诚下国之鄙人也。赋者于是逡巡而起,改容而谢。乃续而为四灵之歌曰:
麟兮仁兮,凤兮文兮,龟龙神兮,今世之珍兮。
礼乐斯兴,道厥淳兮;于赫盛德,维皇元兮。
林仲节
至治三年(1323)
宁德
林泉生
至治三年(1323)
永泰
林同生
至治三年(1323)
永泰
林隽
至正七年(1347)
福清
林唐尧
至正七年(1347)
龙海
林民矩
至正十九年(1359) 福清
林韶
至正十九年(1359)
福清
林文炜
至正十九年(1359) 福清
林良材
至正十九年(1359)
闽县
林善同
至正十九年(1359)
莆田
林琚
至正十九年(1359)
莆田
元代乡试福建中选者70人,进士36人。
《八闽通志》卷46至卷55《选举科第》
福州路31人,建宁路27人,兴化路5人,延平路4人,泉州路2人,漳州路1人。
至治年间宁德林仲节 江浙行省乡试第一名
至正十年南平周祐
江浙行省乡试第一名
至正十九年福清庄谷 福建省乡试第一名
泰定丙寅邵武黄清老 江浙行省乡试第一名
元统元年(1333)进士 朱文霆
二甲第十名
元统元年(1333)进士 雷杭
三甲第三名
元统元年(1333)进士 江文彬
三甲第十六名
(泰定元年1324张益榜)
元统元年(1333)进士 张本
三甲第三十一名
元统元年(1333)进士 方季茂
延祐二年(1315)张岩榜
林重器 莆田
延祐五年(1318)霍希贤
林冈孙
莆田
至治元年(1321)宋本榜
林兴祖
罗源
至治元年(1321)宋本榜
林以顺
莆田
泰定元年(1324)张益榜
林德芳
宁德
泰定元年(1324)张益榜
林仲节
宁德
泰定四年(1327)李黼榜
天历三年(1330)王文煜
林泉生 永泰
元统元年(1333)李齐榜
雷杭
至元六年(1340)林济孙
林济孙 仙游
至正二年(1342)陈祖仁
林隽
福清
至正十四年(1354)
林韶
福清
至正二十三年(1363)
林文寿 闽县
至正二十三年(1363)
林海 闽县
至正三年(1343)林亨榜
林亨 仙游
至正八年(1348)王宗哲榜
林唐臣 龙海
至正十一年(1351)文允中榜
方德至 莆田
至正十四年(1354)牛继志榜
林韶
福清
至正二十年(1360)魏元礼榜
庄谷 福清
至正二十二年(1362)杨輗榜
林文寿 闽县
至正二十二年(1362)杨輗榜
林海 闽县
至正二十六年(1366)陈栋榜
雷埏 建安
至正二十三(1363)
福建8人
后一篇:梓溪林永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