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文震孟 明故旌表贞洁待赠王母吴孺人墓志铭(王述善母)

【明】文震孟
明故旌表贞洁待赠王母吴孺人墓志铭()
状元文震孟撰文,榜眼陈仁锡篆额,探花傅冠书丹
http://www.hinews.cn/pic/0/14/43/27/14432706_999913.jpg 明故旌表贞洁待赠王母吴孺人墓志铭(王述善母)" TITLE="【明】文震孟 明故旌表贞洁待赠王母吴孺人墓志铭(王述善母)" />
蓬莱现明代女子墓志 由同年状元榜眼探花共同书写
时间:2013-07-04
17:12 来源: 齐鲁晚报 作者:刘清源
志盖长67厘米,宽67厘米,厚14厘米。篆书阴刻“明故旌表贞洁待赠王母吴孺人墓志铭”。通讯员供图
近日,蓬莱市文物局在当地征集到一盒明代墓志,名为《王母吴孺人墓志》,现藏于蓬莱阁。稀罕的是,该墓志的撰文、篆额及书丹者竟都是同年及第的一甲进士,也就是状元、榜眼和探花。这在中国墓志史上极为少见,异常珍贵。这位被尊称为吴孺人的胶东母亲有何传奇人生,会让三名进士为她写墓志呢?让我们跟随墓志内容了解一下吧。
状元撰文,榜眼篆额,探花书丹
在蓬莱市的蓬莱阁,近日新入驻了一盒墓志,志盖和志石均为大理石质。志盖长67厘米,宽67厘米,厚14厘米。篆书阴刻“明故旌表贞洁待赠王母吴孺人墓志铭”,四行共十六字;而志石长66厘米,宽62厘米,厚15厘米,镌刻楷书铭文三十二行,共一千一百九十二字。
墓志的主人吴氏被尊称为吴孺人,出身于蓬莱官宦人家。在光绪版《登州府志·节一》有记载:吴氏“夫亡,子继善、述善皆幼。氏抚育二子入泮,述善成进士”。吴孺人的丈夫王汝教早亡,她守节三十余年,独自将两个儿子王继善、王述善抚养成人。
王述善在蓬莱当地很有名,当年曾考取进士,曾向皇帝表述了母亲的生平,请愿为母亲求一个贞洁名号。皇帝准了他的请求,并于吴氏死后在当地为她建了牌坊。王述善的科举成绩虽然排在第三甲(178),但和同年及第的一甲三人关系极为密切,吴孺人的墓志便由状元文震孟撰文,榜眼陈仁锡篆额,探花傅冠书丹,三人共同完成。据记载,文震孟还是文徵明的曾孙呢。
抚孤教子,刚强酸楚三十载
根据志文内容,吴孺人对婆婆极为孝顺,闻名乡里。丈夫去世时,吴孺人年仅26岁。
“见门祚单薄,昕夕抚孤而泣,比孤娶有室则泣,采芹则泣,举贤书则泣,登第归省则又泣。三十年间,盖未尝一日开口笑也。”志文用五个“泣”刻画当年吴氏守节及抚孤教子的酸楚,三十年间这位母亲竟然没有笑过。
作者还用“断杼励学与和熊”将吴氏教子之义与孟母、柳仲郢母韩氏相比,表达对她教子有方的敬仰。
丈夫早逝,上有婆婆,下有幼子,吴孺人也承担起了保护家庭的重任。志文载:“当始寡时,族有豪者谋夺其所居,孺人以死自誓,豪卒弗能夺。”别人抢夺家产,弱小妇人竟能以死相拼,守护家业,刚强可见。
安享天伦之际,不幸病逝杭州
墓志还记载,皇帝核准了王述善为母亲的请愿后,吴孺人便生病了,王述善赶紧告假回家照料。第二年,皇帝给王述善安排职位,原本授予的是密云(北京一地区)知县。但王述善因为要带母亲到任职地尽孝,为免母亲乘车颠簸疲累身体,他申请到南方任职。最后,皇帝派王述善任职杭州。
却没想到下杭州时船上闹起了疟疾,一船人都腹泻不止。王述善吃药后痊愈了,但唯独吴孺人拒绝用药(预感自己无药可救)。到达杭州后,吴孺人便卧床不起。有人说,她早预感到会逝于异乡,但杭州美景不逊于蓬莱仙境,能安然抵达后才去世,也算善终了。吴孺人卒于天启癸亥八月十一日,享年六十一岁。
蓬莱文物部门工作人员介绍,吴孺人的墓志撰文、篆额及书丹由同年一甲进士共同完成,这在中国墓志史上极为少见,十分珍贵,并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书法艺术价值。另外,对地方志及王氏族谱也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
□头条链接墓志百科
孺人:古代称大夫的妻子,唐代称王的妾,宋代用为通直郎等官员的母亲或妻子的封号,明清则为七品官的母亲或妻子的封号。亦通用为妇人的尊称。
篆额:碑刻术语,汉代以后的各种碑刻上端,称碑头或碑额,因碑额上所题字多用篆书,遂称“篆额”。
书丹:碑刻术语,指用朱砂直接将文字书写在碑石上。记者刘清源
天啓二年壬戌科(1622)
来源: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
天啓二年壬戌科(1622) 3+77+329=409
第一甲三名
文震孟 傅 冠 陳仁錫
第二甲七十七名
張天麟 楊天錫 董中行 方逢年 萬國相 汪喬年
林胤昌 齊心孝 秦士楨 秦 堈 劉必達*
李紹賢
郭竹徵 張方建 王守履 錢天錫 石萬程 陳具慶
陳龍可 倪元璐 方一藻 夏時亨 王四聰 頡 鵬
徐申懋 張元玘 黃夢松 朱長世 邵名世 鄭 鄤
姜玉菓 倪嘉慶 何萬化 王 極 夏大儒 吳鳴虞
戴國章 錢敬忠 張有譽 陳調鼎① 江用世 王 珍
張茂頤 洪周祿 孫士髦 華允誠 李化民 葉廷桂
李仕亨 陳 演 鮑自新 張順孫 徐天鳳 黃近朱
盧象昇 楊應宿 邢泰吉 苗胙土 陳 殷 王應豸
陳 璘 李日儼 于志舒 李柱明 崔源之 武獻哲
劉先春 秦羽明 蔣德璟 方岳貢 南居仁 雷化鱗
黃道周 徐石麒 聶愼行 陳玄暉 張文郁
第三甲三百二十九名
陳獻策 傅文龍 楊中極 王鳴玉 鍾 炌 黃仲曄
李 柄 郭都賢 林萃芳 杜三策 王養廉
潘陳忠
李元鼎 壽成美 姚昌籙 禹好善 朱又煥 許其進
王萬金 何閎中 王繼廉 王 徵 汪秉忠 張士範
簡欽文 史 ■ 金肇元 羅元賓 陳維新 謝德溥
孟國祚 李長春 許世藎 姚士恒 宋 賢 水佳胤
劉 鎬 張四知 賈元勳 唐顯悅 黃宗昌 陳民情
朱 陛 王中陛② 曹銓衡 何 凉
許成章 鍾希顏
喬 淳 陳國器 姚孫榘 王 鐸
王毓仁 朱愼鋆
鄭之玄 胡 權 李可植 李若琳 蔣肇興 張允恭
沈兆甲 姚 恭 王家彥 閔心鏡 潘士秀 馬思理
楊兆升 高賫明 黃 烱 屈可伸 焦覲祖 何允中
徐尙勳 顧國寶 盧兆龍 龔守忠 傅永淳 張毓泰
王一鶚 陳 琯 魏自滋 曹 暹
張 堪 康姬鼎
汪始亨 張鼎延 潘士遴 倪嘉善 吳應詔 趙君鄰
鄧啓隆 吳執御 萬邦寧 錢允鯨 李鳴春 胡敬辰
毛舜嶽 臧爾令 李師沆 程宇龍 毛羽健 戈允禮
張國經 曹可明 朱道光 胡福弘 黃纘祖 吳柔思
王 宏 蕭奕輔 王裕心 劉日曦 王國訓 楊玉珂
楊行恕 朱 純 顧光祖 張紹齡 劉軒孺 唐紹堯
林 玄 賴萬耀 李 梴
靖科元 李希揆 沈應明
李 嵩 馮明玠 郁成治 劉漢儒 潘有功 譚性學
李中正 趙懷玉 王相說 劉令譽 任光諝 梁子墦
徐時泰 馮元飈 譚鵾禩 饒 京 顧一讓 竇
星
陳贊化 陳夢珫 龍文光 高欽舜 錢忠愛 王 都
劉養粹 張茂梧 杜羲年 張國維 路名區 王啓元
申爲憲 徐日炅 王應斗 譚文化 何望海 孫止孝
姜兆張 任一嗚 胡承謨 尹 洗 韓
相 田時震
李廷龍 薛邦瑞 張昂之 王述善
陳三重 張第元
戴 相 黃 昌 畢生輝 沈希韶
駱方璽 祝 徽
靳于統 邢大忠 朱之俊 鄧來鸞 熊胤震 盛興唐
張鵬翀 嚴爾珪 聶文麟 許國翰 馮來聘 張定志
施臺臣 王國祚 李 兆 郭捍城 史纘烈 顧其國
馬如蛟 王 芋 楊 鴻 謝秉謙
駱先覺 馮 杰
張三謨 趙奇猷 郭建邦 萬 鵬 王道直 梁元柱
劉彝鼎 余一鵾 伍承載 劉光沛 廖大亨 敖榮繼
白聯芳 李春旺 李世祺 龔一程 董學益 胡 ■
田 吉 吳 玉 黃孫茂 俞喬桂
陳 盟 張■化
孫之獬 孟兆祥 李虞夔 李之椿 文安之 祁彪佳
高可法 陳乾陽 馮可賓 劉調羹 車夢瑤 劉景耀
田景猷 任贊化 李明睿 張鏡心 王 訥 黃元功
趙洪範 蔡自強 王應泰 譚汝偉 鄒毓祚 李大受
羅世錦 馬逢造 孫徵蘭 賈明佺 顧懋勳 潘 倬
吳麟徵 周瑞豹 張必大 宋之儁 趙映斗 王 猷
郭愼獨 趙京仕 王懋學 孔聞謤 李 完 韓
謙
許士柔 吳大朴 湯本沛 劉席民 提 橋 季寓庸
徐成治 倪元珙 文士昂 鄧天倫 杜其初 劉士禎
陳昌文 李玉華 孫景燿 亓之偉 許國士 梁應材
徐大儀 祁逢吉 王光賁 吳之屏 蔡茂春 曹廷輔
裴君賜 莫與齊 盛民衡 朱國棟 李瑞春 劉一鶴
趙繼鼎 王懋學 韓之良 張 鐩 喬可聘 李一獻
馮上賓 吳道昌 邵建策 孔聞詩 蕭士瑋 張所習
屠存仁 吳振纓 李宗著 薛 坤 鄧
■ 郭 廣
湯啓烺 柴挺然 黃 錦 王錫■ 傅朝佑
①碑作:陳鼎
②碑作:王忠陛
后一篇:中国常见酿酒葡萄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