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著名小说家代表作-小说家代表人物介绍

标签:
古代小说家小说家代表人物著名小说家代表作小说家 |
分类: 诸子百家 |
小说家概述
小说家为诸子百家中的其中一家,据班固所著《汉书·艺文志》曰:“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意即小说家所做的事以记录民间街谈巷语,http://www.askingdao.com/Uploads/ueditor/20150910/1441877924640014.jpg并呈报上级等为主,然而小说家虽然自成一家,但被视为不入流者,故有“九流十家”之说。小说家者能代表平民社会之四方风俗。然亦因其之小道,而不为世人所重,终致覆灭。
小说家代表人物
虞 初
西汉河南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人。其事迹多已散佚。据《史记》、《汉志》所载,虞初于武帝时,以方士侍郎,乘马衣黄衣,号黄衣使者。而在《郊祀志》有载:“雒阳虞初等以方词阻匈奴、大宛。”
虞初虽为西汉人,其功於小说家者为汇编丛谈之小说。据张衡西京赋曰:“小说九百,本自虞初。”可见虞初在整编小说上的地位。
虞初著有《虞初周说》,内容为其所辑小说之汇编,篇类近千,非汇编而何。然卷帙浩繁,尤易散失,故其书亡佚亦早。
蒲松龄
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汉族。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补博士弟子员。以后屡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为生活所迫,他除了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为其做幕宾数年之外,主要是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师,舌耕笔耘,近42年,直至1709年方撤帐归家。1715年正月病逝,享年76岁。创作出著名的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代表著作
古中国小说家所著之书,今多已亡佚,故其学说,已难考查。班固写《汉书.艺文志》时,撮了今已亡佚的古书《七略》所录,将十五本著作编入“小说家”的名下,并以自己的理解作注解。分别是:
《伊尹说》二十七篇,其语浅薄,似依托也。
《鬻子说》十九篇,后世所加。
《周考》七十六篇,其周事也。
《青史子》五十七篇,古史官记事也。
《师旷》六篇,见《春秋》,其言浅薄,本与此同,似因托之。
《务成子》十一篇,称尧问,非古语。
《宋子》十八篇,孙卿道宋子,其言黄老意。
《天乙》三篇,天乙谓汤,其言殷时者,皆依托也。
《黄帝说》四十篇,迂诞依托。
《封禅方说》十八篇,武帝时。
《待诏臣饶心术》二十五篇,武帝时。师古曰,刘向《别录》云:“饶,齐人 也,不 知其姓,武帝时时诏,作书,名曰《心术》。”
《待诏臣安成未央术》一篇,应劭曰,道家也,好养生事,为未央之术。
《臣寿周纪》七篇,项国圉人,宣帝时。
《虞初周说》九百四十三篇,(虞初)河南人,武帝时以方士侍郎,号黄车使者。 应劭曰:其说以《周书》为本。师古曰,《史记》云:“虞初,洛阳人。”即张衡《西京赋》“小说九百,本自虞初”者也。
《百家》一百三十九卷。
根据上述,列为小说家的作品十五家,共有一千三百八十篇章的著作。
原文转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