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申论范文—告别“加急时代”,做自在有为人

(2016-06-30 17:19:00)
标签:

杂谈

                        2014年国家公考《申论》真题(副省级)

(五)“给定资料”结尾写道:“我们或许应该如作家米兰·昆德拉所言,要‘慢下来’,因为自在有为的生活是急不得的。”请结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联系自己的感受和社会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

(1)自选角度,见解深刻;(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4)总字数1000~1200字。

—————————————以下为纵横公考赵玉老师思路分析&范文—————————————

文章基本框架:

第一段:紧扣文章题目阐述“加急时代的危害”,以及自在有为的涵义

第二段:“加急时代”展现出来的问题,引发的社会现状

第三段:如何告别“加急时代”

第四段:紧扣题目,总结全文


                             告别“加急时代”,做自在有为人  

“加急时代”是指生活节奏快、压力大、高速度、快节奏,不眠不休工作,超时、超负荷的工作,是当代常见的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时代病。(阐述题目主旨)这种生活方式导致社会浮躁与焦虑,引发有害的聚合行为,使人过分依赖专家系统,迷信权威,丧失个性,诱发心理问题,甚至构成犯罪,给社会造成很大危害。(概述加急时代的危害)米兰昆德拉曾说过:“要慢下来,因为自在有为的生活是急不得的”。“自在有为”是一种慢生活节奏的状态,也是一种积极、健康、自信的生活态度。做自在有为人是尊重个性,尊重自己,坚守自己的一种方式和态度;更是在浮躁社会风气之下,保持个性发展,提高生活质量,告别“亚将康”的途径。(概述自在有为的涵义)

“加急时代”是一个把健康卖给时间和压力的时代,引发的问题远不止眼前我们看到的,远超于癌症的危害。(以下阐述加急时代存在的问题)“加急时代”心理亚健康问题普遍,心理问题涉及各个阶层,从儿童、成长的青年,到空巢老人;从校园内的大学生、公棚的农民工,到政府官员、企业精英,各个阶层的人都可能遭受各式各样的心理问题,危害极大,给社会造成很大影响。“跟风”现象盛行就是“加急时代”的一种代表现象。竞争和生存压力导致人们缺乏耐心,迫切渴望一夜成名,追求快餐式成名,把社会推至前所未有的浮躁之中。这种“加急时代”的浮躁心态使整个社会陷入流行化、庸俗化、浮躁化,束缚思想,抑制个性发展,扼杀创造力,使整个社会沦为平庸。

告别“加急时代”,让生活慢下来,回归自然轻松的意境,做一个自在有为的人。这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整个社会告别浮躁,走向理性的过程。(以下分点阐述自在有为解决方案)告别“加急时代”,仅依靠个人力量是不够,我们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政府应当承担营造“大环境”的责任。政府要考虑政策的公平性和连续性,妥善解决心态失衡引发的社会问题,让民众真正感受到公平正义。二是,社会对个性发展要尊重和包容,鼓励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加急时代”因“标准化”的操作模式,世俗化的思想潮流,让整个社会环境呈现出“千人一面”的现象。如快餐界的龙头老大肯德基、麦当劳在全球的店从选址到配料统一标准;如全球服装品牌ZARA、HM等在全球各地的店面采取统一装修,统一策划。这种全球化策略导致整个社会标准统一、复制及同化。要打破这种现象就要让每个人找回自己,坚守自己,提高个人素质。三是,保持自身特色和优良传统,增强文化自信,加强民族自信,创造自己的新文化,共建世界健康的文化生态。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克服盲从和自卑心态,重振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四是,培养民众独立思考的能力,摆脱对专家指导系统和权威的依赖。提高全民科学水平,普及基本科学知识和生活常识,对反科学主义予以坚决打击。如张悟本事件、绿豆治百病的神医时间等,要及时全民科普,打破迷信,对于伪科学予以严厉打击,造成违法行为的要纳入法律处罚体系。

“加急时代”来临源于这个时代的竞争和超速发展,但是在人人求快、求大、求一夜暴富的社会状况之下,我们是否应该留下些许空间给自己和家人,反思我们生活的节奏,寻找生活的意义。 正如古代诗人所写《插秧诗》中的描述:“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有时候,慢下来,我们可能会有更大的进步空间。(文末扣题,总结全文)


如果你有如下五个症状:不会写申论?文章没有思路?逻辑不清淅?肚子里干货储备不够?不知如何下笔?

五大受损!一个对策!纵横国考笔试三班!火热报名中!

点这里!我们一起上岸:https://www.zonghenggongkao.cn/course/detail/256

http://ww1/large/0067VYMWjw1f5dc8syatyj30go0b475o.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