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国锋面雨带的推移规律及影响

(2019-01-18 10:03:51)

我国锋面雨带的推移规律及影响

一、锋面雨带的形成:

我国锋面雨带的推移规律及影响 我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面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海陆热力差异在全球最为显著,形成季风气候在全球也最为显著,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与夏季风的进退及夏季风的强弱有很大关系。当夏季风的暖湿气流登陆北上时,与从北方南下的冬季风的冷干气流相遇,暖空气轻,冷空气重,较轻的暖湿气流被抬升到冷空气之上。暖湿气流在上升过程中,由于气温不断降低,水汽冷却凝结,成云致雨,形成锋面雨,从而在我国东部地区冷暖气流交汇的地带出现一条降水较多的锋面雨带。由此可见,锋面雨带出现在哪里,哪里就会形成降雨。

 

 

 

二、锋面雨带的移动:

我国锋面雨带的推移规律及影响

 

 

 

 

 

 

 

 

 

 


时间

夏季风的进退

雨带停留地区

5月中旬

北进登陆

南部沿海地区

6月中旬~7月中旬

继续北进

长江中下游地区

78

继续北进

华北、东北地区

9

开始南撤

 

10

南撤出大陆

 

 

 

 

 

五月雨带:该雨带位于我国南方沿海地区,可能是夏季风刚刚登陆,正常年份时间大约应是3-5月份,这时暖气团的势力较弱,南下的冷气团经过长途跋涉及变性的原因,还有南方低山丘陵的阻挡,使两股气团势力相当,锋面在此停留较长时间,形成我国南方春季的阴雨连绵的天气。 

六月雨带(梅雨天气):我国东部地区6月主要雨带在秦岭以南地区,主要雨区在江淮地区,此时来自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暖湿气流与北方南下的冷气流在江淮地区相遇相持,形成梅雨锋,形成长达一个月左右的降雨天气。此时我国南方太阳高度较大,太阳辐射较强,对流较旺盛,午后多对流雨。来自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在南方遇到山地和丘陵的阻挡,产生大量的地形雨

七、八月雨带(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我国东部雨带主要位于东北和华北地区,此时我国的降水范围较大;东部季风区只有江淮地区少降水,是由太平洋上的副热带高压势力增强,位置西伸北进,控制江淮地区,使江淮地区盛行下沉气流,从而形成炎热干旱的伏旱天气,致使这里的农作物,特别是水稻旱情十分严重;此时若台风频繁登陆,可极大地缓解这里的旱情。

九月雨带 9月,太阳直射点逐渐向赤道靠近,至923日以后太阳直射到南半球,北半球大陆以降温为主。大陆暖气团势力减弱,冷气团势力增强,使我国东部锋面雨带位置不断南移,使9月雨带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南沿海和西南地区,西南地区由于秦巴山地的阻挡,使这里暖气团的势力仍较强,

三、我国雨带的推移示意图:

我国锋面雨带的推移规律及影响

 

 

 

 

 

 

 

 

 

 

 

 


 总结:我国锋面雨带推移规律:

大致四、五月在我国的华南地区登陆,我国的雨季开始;

六月份,冷暖气团在江淮地区相持约一个月时间,形成梅雨准静止锋;

七、八月份锋面雨带推移到华北、东北地区;九月份,锋面雨带南撤;

十月份夏季风完全退出我国大陆,雨季结束。

综合我国东部雨带的移动规律,南方地区雨季来得早,退得晚,雨季长,雨大,而北方雨季来得晚,退得早,雨季短,雨量小。因而,在降水的季节分配上,愈向北方降水的季节变化愈大,由于夏季风的不稳定性,北方降水的年际变化也大。

 

 

副热带高压与我国的降水和旱涝

副热带高压是全球性的大气环流系统。它通常活动在较低纬度上空,夏季最强,冬季最弱对一些地区的天气、气候产生巨大影响。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中心有时只有一个,位于夏威夷附近;有时分裂在两个,分别位于东、西太平洋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对我国天气、气候影响最为直接。它的强弱、进退,几乎决定着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的分布以及水旱灾害的发生。夏半年,随着副高位置的季节性北移和加强,从海洋上来的暖湿气流随之逐渐北进,而北方来的冷空气势力逐渐减弱,冷暖气流在副高北侧交锋形成的降雨带也随之逐渐北上。

 

就平均状况而言,副高与锋面雨带的位置,如下:

春末,副高位置大约在北纬15°-20°,雨带常位于华南。

夏初,副高西伸北进到北纬20°-25°左右,雨带也北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直至日本南部,形成长达1个月之久的梅雨季节。

78,副高进一步北进到北纬25°-30°,雨带随之北推到华北、东北地区。

9月,副高南退,雨带也随之南移,北方雨季结束。

 

副高的位置和强弱一旦异常,就会引起我国不同地区的水旱灾害。

有的年份,夏季副高势力偏弱(夏季风势力较弱)时:副高位置持续偏南,雨带就长时间滞留在江淮地区,易造成江淮地区洪涝灾害,而北方地区则会发生干旱。南涝北旱

有的年份,夏季副高势力偏强(夏季风势力较强)时:副高季节性北跃时间提前、位置较常年偏北时,我国北方地区就容易出现洪涝灾害,南方则易出现干旱。北涝南旱

 

 

 

我国锋面雨带的推移规律及影响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既有自然条件因素,又有社会经济因素。

上海市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又位于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

地区。读“中国东部雨带示意图”,回答12

1、根据雨带在、地区的时间,可以推断,在一般年份,

雨带推移至上海地区的时间大致是

A.46     B.67    C.68      D.58

2、如在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进入地区,我国东部地区

将可能产生灾害的状况是

A.南旱北涝   B.南北皆旱  C.南涝北旱    D.南北皆涝

3、我国五月初进入汛期的河流是

A.钱塘江    B.珠江     C.黄河      D.淮河

4、关于我国东部地区雨季的叙述,正确的有

A.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也早           B.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

C.各地雨季开始和结束的迟早主要是由冬季风的进退所决定的

D.梅雨出现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45月份

5、读甲、乙两幅雨带图(阴影部分表示雨带),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锋面雨带的推移规律及影响

 

 

 

 

 

 

 


1)甲图所示的是    月份的雨带位置图,此时影响我国的夏季风开始在      登陆。

2)乙图所示的是        月份的雨带位置图,此时雨带控制我国北方          

地区和             地区;图中东部地区空白处表示的为           地区,此时的天气现象是             

3)我国东部地区各地雨季开始和结束的迟早主要是由                  的进退决定的。

4)我国降水形式以              雨为主,夏秋两季的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        ,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易出现           灾害。

5.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好我国东部雨带的移动规律,即不同月份雨带的分布地区及其移动方向,现具体说明:

第(1)问:读甲图可知此时雨带位于华南一带,说明此时夏季风已从南部沿海登陆,应是大约5月份。

第(2)问:乙图所示我国东部雨带已北移至华北、东北一带,应是67月份,而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到副高控制,气流下沉,降水稀少,出现伏旱天气。

第(3)问:由我国东部雨带的形成和移动规律可知,雨季的开始和结束的迟早主要由夏季风的进退决定,即夏季风强,开始的早,结束的晚。反之则开始的晚,结束的早。

第(4)问:受冬夏季消长影响,我国的降水多为锋面雨,且多集中在夏秋季节,降水过多易出现涝灾,相应的春季易出现旱灾。

答案:(1 南部沿海 (2)七、八  华北  东北  长江中下游  伏旱 (3)夏季风

4)锋面  8%  水旱

 

 

我国锋面雨带的推移规律及影响 6、读我国东部夏季雨带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6月下旬雨带平均位置在          流域,这时当     地降水被称为        

27月份雨带位置北移到华北、东北地区,此时江淮地区的天气正是降水较少的       

3)在图128上画出锋面示意图,并画出南北两侧的气流运动方向。

我国锋面雨带的推移规律及影响

6.解析:由图可知我国东部雨带在45月份从南部沿海登陆,到8月份推进到华北和东北地区后迅速回撤出中国大陆,由图可以清楚地看出夏季雨带在我国东部的移动规律。最后一问中的画图题注意此锋面雨,冷空气在下部,暖空气(从南方来的夏季风)沿冷暖空气定界面上升,且降雨应在冷空气一侧。

答案:(1)长江  梅雨 (2)伏旱 (3)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