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罗河的定期泛滥与农耕文明的兴起

标签:
杂谈 |
试题:2017年全国卷2文综
热带沙漠中的尼罗河泛滥区孕育了古埃及农耕文明。尼罗河在每年6~10月泛滥,从上游带来的类似肥沃土壤的沉积物,与上游来水和周边区域的植物资源,都对农耕文明的形成意义重大。据此完成6~8题。
尼罗河(Nile):其支流白尼罗河发源于东非高原上的布隆迪高地,自南向北流经了30多个纬度,全长6670公里,是世界第一长河。其中上游流经非洲的热带草原地区,下游流经非洲广袤的热带沙漠地区,最后注入到地中海,并在入海口形成了闻名的尼罗河三角洲,埃及的首都开罗就在此。尼罗河有两条重要的支流:白尼罗河、青尼罗河(左白右青),发源于埃塞俄比亚高原的青尼罗河是尼罗河下游大多数水和营养的来源,但是白尼罗河则是两条支流中最长的。
尼罗河的河水主要来源中上游的三大支流,这三个源流的流域大多在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区,而热带草原气候干湿季明显的降水,使得尼罗河河水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因其支流在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的湿季为每年的6月—10月份,注意:尼罗河径流主要来自支流白尼罗河(32%)、青尼罗河(60%);两条支流均在热带草原气候区,但青尼罗河流域在北半球,雨季出现在北半球夏半年,尼罗河洪水期的径流主要来源于青尼罗河;相反,白尼罗河河流源流位于南半球,雨季出现在北半球冬半年,所以尼罗河枯水期的径流主要来源于白尼罗河。
上游河水冲刷作用下给中下游地区带去肥沃的土壤,人们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种植棉花、小麦、水稻和椰枣等农作物。埃及90%的人口分布在尼罗河沿岸平原和三角洲地区,有人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首都开罗也位于尼 罗河三角洲顶端,是非洲人口最多的城市,亚历山大是埃及在地中海沿岸的重要港口。
埃及位于非洲的东北部,以尼罗河为中心,其东西为干旱的沙漠,古埃及文明是四大古文明之一,古埃及人出了建筑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及制造木乃伊而闻名天下外,还发明了许多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东西。古埃及的文化非常丰富,创造的象形文字对后来腓尼基字母的影响很大,而希腊字母是腓尼基字母的基础上创建的,此外,金字塔、亚历山大灯塔、阿蒙神庙等建筑体现了埃及人高超的建筑技术和数学知识,在几何学、历法等方面也有很大的成就。
6. 热带地区原始的耕种方式多为刀耕火种。古埃及人在刀耕火种方式出现之前,能够在沉积物上直接耕种,是因为尼罗河泛滥区
A. 用水便利
B. 土壤肥沃
C. 地势平坦
D. 植被缺失
7. 尼罗河下游泛滥区沉积物主要来源地的降水特点为
A. 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大
B. 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小
C. 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大 D.
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小
8. 古埃及人从周边区域引入植物用于种植,引入植物的生长期必须与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一致。由此判断这些植物最可能来自于
A. 热带雨林气候区
B. 地中海气候区 C.
热带草原气候区 D. 热带
背景知识:尼罗河
尼罗河流域自然地理概况
1.定期泛滥:
2.古埃及文明:
前一篇:日记·2017.10.18
后一篇:三大生态系统之“森林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