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字源流及内容

标签:
文化教育 |
《文典》:从http://s8/mw690/0067R3Rfzy740VxML79e7&690中有点,与《说文》篆文字形略同。《说文》:“丹,巴越之赤石也。象采丹井,一象丹形。”释义:方国名。
《字典》:丹(dān)<名>象形。甲骨文字形,外面框框象矿井形,里边的一横是加上的符号,表示那里有丹砂。本义:辰砂,朱砂。
《新华大字典》:丹(dān)【文字源流】丹是指事字,甲骨文的丹字形字形类似一口采丹井,一点表示丹药在井之中。一说丹是合体象形字,其字的外部像矿井析沙的工具,中间像丹砂。丹的本义指做颜料的朱砂,引申为红色,也叫“丹砂”“朱石”,......。
《说文解字注》:“http://s14/mw690/0067R3Rfzy740VAcJKBbd&690巴越之赤石也。”
“丹”书http://s3/mw690/0067R3Rfzy740VE1bMe32&690。
“丹”文在《文典》有三个图形、
、
。http://s8/mw690/0067R3Rfzy740VGpMAn47&690文、http://s14/mw690/0067R3Rfzy740VAcJKBbd&690书都不能看成“
中是点”。“井”文
、“井”书
、“丼”字一脉相承。《易经》六十四经有《井》,本文将在《易经》释文中说解。对于中文不能只看形,也不能为了解释就把
文看成采丹井。
http://s8/mw690/0067R3Rfzy740VGpMAn47&690文表示事物内部处于一种平衡状态。由于是二横与二竖形成封闭的空间,所以应该理解此物存在一定的机能,即指能发挥作用或有能力的机体。
“丹”字是由“http://s9/mw690/0067R3Rfzy740VQSTvGf8&690”“亠”二构件组成的复合字。
“http://s9/mw690/0067R3Rfzy740VQSTvGf8&690”字是由“”构成,“
”是指物体的面积。“http://s9/mw690/0067R3Rfzy740VQSTvGf8&690”字是指物体的整体运动形态。
“亠”文表示主导。
“丹”字表示主导物体平行运动的是内在因素。
所以“丹”字外延出赤诚、炼丹等内容。
现在再回过头来理解“舟”字。“舟”字是“丹”字构件的外部多出一撇,内部多出一点。“丿”强调的是离开。加进的“、”被一横分开,强调与另一“、”形成了两个重要部分。这正是婴儿出生是离开母体时的真实写照,一是强调了主导事物平衡运动的是两个部分(母亲和婴儿),同时指出了两者要分离。
http://s4/mw690/0067R3Rfzy740VruRW383&690、“舟”一脉相承。
在《文典》涉及“舟”文的复合文多数释义“義不明”,有存在带“水”文的复合文,这里的水是指“羊水”,表示脐带还在子宫内,是指胎儿还没有出生。
对舟、丹、凡三字的理解,重点是在“、”上。一划构件是构成中文的基本框架,每一个笔画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内容。“字”不是某一个人编造出来的,更不是某位专家主观的解释。以往大家都在某一个字上争论不休,孰是孰非至今没有定论。本文不是想在某一个字上与《字典》争个高低,而是通过整个部首和构件来证明中文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本文对中文的理解和认识的正确与否希望读者也不要在某一个字义上纠缠不止,这些内容将在最后的《易经》释文中均有体现,我们将用《易经》释文来验证中文的性质,同时用中文的性质来证明我国古代文献的内容不能用字义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