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数字大小写”文字源流及内容(八)【八】【捌】【扌】

标签:
文化教育 |
八与捌
《字典》:八(bā)<动>象形。甲骨文象分开相背的样子。汉字部首之一。从“八”的字多与分解、分散、相背有关。本义:相背分开。八(bā)数名,七加一。捌(bā)<数>“八”字的大写。<动>用手分开。
《新华大字典》:八(bā)【文字源流】八是指事字,由两个相对独立的笔画构成,表示分离和划分。八的本义是分别。后八多用于数字,基本义是指七和九之间的整数,为了表示分别之义,于是另造从八从刀的分字表示分别。八是偶数中最大的数,因此它备受人们的钟爱,许多事物常常凑成八数,如八卦,八仙等。捌(bā)【文字源流】八是形声字,扌为形,别为声。在古音中八(捌)与别相类似,所以捌以别作为声符。捌的本义指古代的一种农具,形状像耙(bà)子,但没有齿。现专用作“八”字的大写。
“八”文表示分析,辨别。
“捌”字是由“扌”“别”二构件组成的复合字。
今天的重点是“扌”部首。
《字典》:扌(shǒu)同“手”。用作偏旁。俗称“提手旁”。手(shǒu)<名>象形。小篆字形,象伸出五指形。本义:人体上肢的总称,一般指腕以下的部分。
《例解》:“手”在字的左边时大都写成“扌”,有“扌”旁的字大都跟手与手的动作有关系,例如:“打、推、抓、找、扶、拔、指、提、摇、擦、捕、捉、挡、拒、操”等等。......。
“手”字没有提供“文”,《文典》无,这是由于将“又”文看成了手。从金文、篆书都是上下弯曲,左右张开并拢,古陶文可以看到下方竖弯部位有重刻记号,契刻重点符号是强调自由活动的位置,即指手腕。“手”文呈现的是动态之象,强调的是人的腕关节。
“别”字表示分析,剖析。
“捌”字表示关键是要剖析事物本质。
八与捌的合义是指分析事物的关键是要剖析事物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