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干"文字源流及内容汇总(八)【戊】【戌】【戍】【戎】【武】

(2016-03-30 08:07:01)
标签:

文化

教育

杂谈

    前一篇我们讨论了“戈”“弋”两个部首,“戈"字表示对准某个人或物,具有针对、对待的意思。“弋”字表示人的感受和体会;把思想感情表示出来等。即表达的意思。今天讨论有关“戈”字部首的戊、戌、戍、戎四个字和“弋”字部首的“武”字。

    “戊”文 "天干"文字源流及内容汇总(八)【戊】【戌】【戍】【戎】【武】

《文典》:象兵器形,盖为戊戚之属。……。《说文》:“戊,中宫也。象六甲五龙相拘绞也。戊承丁,象人臂。”不确。释义:一、用为天干之一。二、用为先公先王及先妣之廟號。

 《文典》中有十个不一致图形,内容较多。"天干"文字源流及内容汇总(八)【戊】【戌】【戍】【戎】【武】文可以看做是“戊”字的源头,本文按"天干"文字源流及内容汇总(八)【戊】【戌】【戍】【戎】【武】文说解。

"天干"文字源流及内容汇总(八)【戊】【戌】【戍】【戎】【武】文是由“)”“戈”二文组成的复合文。

“)”文表示包含,包括、所有等内容,“戈”文指向圆弧的外侧。

"天干"文字源流及内容汇总(八)【戊】【戌】【戍】【戎】【武】表示要认真对待外界的事物

《字典》:)<名> 天干的第五位。方位属中央。又与地支相配,用以纪年或纪日。如:周共和九年为戊辰年。

《新华大字典》:戊wù)【文字源流】甲骨文的戊是象形字,像斧钺的样子。后假借表示天干的第五位。......。

《百科》:戊(wù)会意。字从戈,从丿。“丿”意为“不”。“戈”与“丿” 联合起来表示“不动之戈”。本义:在库之戈。引申义:武器。军械。军备。武备。转义:武力。转义的引申义:武力扩张。说明:1.在含有“戊”字符的汉字中,“戊”都有“武器”、“武备”或“扩张”的意思。含“戈”之字举例:戍戌茂成戚,等。“戍”是武力守备之义;“戌”是老掉牙的武器;“茂”是疯狂蔓延生长的野草;“成”是武力守城;“戚”是按尺寸从大到小依次排列的战斧。

“戊”书"天干"文字源流及内容汇总(八)【戊】【戌】【戍】【戎】【武】。“戊”字"天干"文字源流及内容汇总(八)【戊】【戌】【戍】【戎】【武】

“戊”字是由“丿”“戈”二构件组成的复合字。

丿”字构件表示离开、抛弃、背离、违背。

“戈”文表示针对。

“戊”字表示要认真对待那些违背自然规律的思想和行为。

“戊”字表示天干的第五位是借用,不是文字的本义。 

“戌”文"天干"文字源流及内容汇总(八)【戊】【戌】【戍】【戎】【武】

《文典》象古兵器形,与戊、、戉皆斧鉞之属,其形製并近。《说文》:“戌,滅也。九月阳气微,万物畢成,阳下入地也。五行土生于戊,盛于戌,从戊,含一。”不确。释义:一、用为地支之一。二、疑为人名或神祗名。

《文典》中有十二个不同图形,本文按"天干"文字源流及内容汇总(八)【戊】【戌】【戍】【戎】【武】文说解。

"天干"文字源流及内容汇总(八)【戊】【戌】【戍】【戎】【武】文是“戈”文指向圆弧的内侧,与"天干"文字源流及内容汇总(八)【戊】【戌】【戍】【戎】【武】文相对应,一反一正。"天干"文字源流及内容汇总(八)【戊】【戌】【戍】【戎】【武】文表示要正确的看待自我或理解所有的事都指向了自己。

《字典》:戌)<名>指事。从戊,含一。不详。戊(wù)武器。本义:地支的第十一位。

《新华大字典》:戌)【文字源流】戌的甲骨文和金文中像宽刃的兵器。戌借用为地支的第十一位。......。

《百科》:戌会意。字从戊,从一。“戊( wù)”意为“武力扩张”。“一”指“起点”。“戊”与“一”联合起来表示“武力扩张的起点”。本义:武力扩张过程还处在起点阶段。武器锋芒未露。转义:武器没有锋芒。武力缺乏爪牙。特指:地支的第十一位。

“戌”书"天干"文字源流及内容汇总(八)【戊】【戌】【戍】【戎】【武】。“戌”字"天干"文字源流及内容汇总(八)【戊】【戌】【戍】【戎】【武】

“戌”字是戊字的“丿”有一横指向“戈”,表示对待那些违背自然规律的思想和行为,要表明自己的态度。或理解人要与外界保持平和的态度。

“戍”文"天干"文字源流及内容汇总(八)【戊】【戌】【戍】【戎】【武】

《文典》:从戈从人,象人立戈下之形,故会戍守之义。《说文》:“戍,守边也。从人持戈。”释义:戍守之义。

"天干"文字源流及内容汇总(八)【戊】【戌】【戍】【戎】【武】文是“戈”文指在人的上方。表示所针对的是人的思想或想法。

《字典》:戍(shù)<动>会意。从人持戈。甲骨文字形,象人负戈守卫边疆。本义:防守边疆。戍,守边也。——《说文》。

《新华大字典》:戍(shù)【文字源流】戍在古文字中是会意字,由人和戈两个字组合而成,表示人执戈(拿着武器)武装守卫之义。戌的本义指在边疆驻守,后泛指军队防守。伐(fá)【文字源流】伐是会意字,在古文字中由亻和戈两部分组成,指用戈砍人头。伐的本义是击刺、砍杀,另一义是败坏。......。

《百科》:根据隶定字形解释。形声。字从戊,从(zhǔ),丶亦声。“丶”义为“入住”、“进驻”。“戊”义为“在库之戈”。“戊”与“丶”联合起来表示“手持战戈进驻防线”。本义:军队驻守。武力守备。

从上述“戍”字的解释可见学界的观点是不统一的。《文典》有十七个图形,如:"天干"文字源流及内容汇总(八)【戊】【戌】【戍】【戎】【武】"天干"文字源流及内容汇总(八)【戊】【戌】【戍】【戎】【武】"天干"文字源流及内容汇总(八)【戊】【戌】【戍】【戎】【武】"天干"文字源流及内容汇总(八)【戊】【戌】【戍】【戎】【武】等都看成了“伐”字。《中华博物》提供"天干"文字源流及内容汇总(八)【戊】【戌】【戍】【戎】【武】三文,这种现象文字如何能统一思想?这不是认识问题。"天干"文字源流及内容汇总(八)【戊】【戌】【戍】【戎】【武】文看成会意,“人执戈”。"天干"文字源流及内容汇总(八)【戊】【戌】【戍】【戎】【武】文也看成会意,“是亻和戈两部分组成,”其实都是在看形。“文”理解错了构件也就错了,其复合字就更无法解读。对于《说文》中的“"天干"文字源流及内容汇总(八)【戊】【戌】【戍】【戎】【武】也。”是“防守邊疆”的意思吗? 《字典》:“按,伐者左人右戈,人持戈也。戍者,下人上戈,人何戈也。”这是针对《说文》还是《字典》本身?

"天干"文字源流及内容汇总(八)【戊】【戌】【戍】【戎】【武】以及亻部首本文以作解读,大多数是指人品。“伐”字的甲骨文"天干"文字源流及内容汇总(八)【戊】【戌】【戍】【戎】【武】表示要认真对待人的品质问题。所以“伐”字外延出败坏、损伤、批评、责备等内容。

“戍”书"天干"文字源流及内容汇总(八)【戊】【戌】【戍】【戎】【武】。“戍”字"天干"文字源流及内容汇总(八)【戊】【戌】【戍】【戎】【武】

“、”表示主要、重要。

“戍”字表示所针对的事非常重要。

  所以“戍”字外延出防守边疆的内容。存在了自我保护、抵制侵犯的内容。

“戊”字内加“一”为“戌”,加“、”为“戍”,“ 戊”字借用天干之一,“戌”字借用地支之一,内容都来自于“文”。

“戎”文"天干"文字源流及内容汇总(八)【戊】【戌】【戍】【戎】【武】

《文典》:从戈从中,中象盾形,旧释戟不确。……。象人一手持盾,一手持戈形。……。后世遂误以戎字从甲。古戎族善用戈盾,故称之为戎。《说文》:“戎,兵也。从戈从甲。”释义:一、国族名。二、疑为兵器。三、疑为侵伐之义。四、疑指兵器。

《字典》:戎(róng)<名>会意。从戈,从十。“戈”是兵器,“十”是铠甲的“甲”。本义:古代兵器的总称。弓、殳、矛、戈、戟为古代五戎。

《新华大字典》:戎(róng)【文字源流】戎是会意字,在甲骨文和金文中由戈和十两个字组合而成,戈是进攻的长兵器,十指防御的甲,故戈和十均指上古时代的兵器。在篆文中,戎字由戈和甲两部分组成。戎是古代兵器的总称,......。

“戎”字在《文典》有五个图形"天干"文字源流及内容汇总(八)【戊】【戌】【戍】【戎】【武】"天干"文字源流及内容汇总(八)【戊】【戌】【戍】【戎】【武】"天干"文字源流及内容汇总(八)【戊】【戌】【戍】【戎】【武】等。

"天干"文字源流及内容汇总(八)【戊】【戌】【戍】【戎】【武】文表示针对的是地域或范围的扩张问题。"天干"文字源流及内容汇总(八)【戊】【戌】【戍】【戎】【武】文表示针对的是方向问题。

《说文》:“"天干"文字源流及内容汇总(八)【戊】【戌】【戍】【戎】【武】兵也。从戈甲。”“戎”书"天干"文字源流及内容汇总(八)【戊】【戌】【戍】【戎】【武】

“甲”字来自"天干"文字源流及内容汇总(八)【戊】【戌】【戍】【戎】【武】书,"天干"文字源流及内容汇总(八)【戊】【戌】【戍】【戎】【武】书来自"天干"文字源流及内容汇总(八)【戊】【戌】【戍】【戎】【武】文,都是指方向。

“戎”字"天干"文字源流及内容汇总(八)【戊】【戌】【戍】【戎】【武】

"天干"文字源流及内容汇总(八)【戊】【戌】【戍】【戎】【武】字是由 “戈”“十“二构件组成的复合字。

“戈”文表示针对。 “十”字构件来自“丨”文表示上下贯通。又“十”字构件是在“戈”字一横的下面,即指不能上只能向下的事情。

"天干"文字源流及内容汇总(八)【戊】【戌】【戍】【戎】【武】表示针对的事是不能向上或不能前进的问题。

所以“戎”字外延出征伐、戎马、弃笔从戎等内容。

注意:电脑打出来“戎”字不规范,不是“十”字构件。

“武”文"天干"文字源流及内容汇总(八)【戊】【戌】【戍】【戎】【武】

《文典》:从戈从止,与《说文》武字篆文同。《说文》:“楚庄王曰‘夫武,定功戢兵,故止戈为武。’按武取止戈之义,不确。所从止乃足趾之趾本字,甲骨文从止多表示行动之义,于省吾谓武从止从戈,本义为征伐示威,征伐者必有行,止即示行也。征伐者必以武器,戈即武器。

"天干"文字源流及内容汇总(八)【戊】【戌】【戍】【戎】【武】文是由“戈”“止”二文组成的复合文。是指针对停止不前的问题或指不进步。

《字典》:武(wǔ)<名>会意。从止,从戈。据甲骨文,人持戈行进,表示要动武。本义:勇猛,猛烈。

《新华大字典》:武(wǔ)【文字源流】武是会意字,金文的武,上部表示武器,像戈,下部表示行走,像脚趾(止)。武的本义为征伐示威,引申勇敢、英勇,由此引申指古代一种关于战争的抽象道德观念。......。

《百科》:根据隶定字形解释。会意。字从正,从弋。弋”为“戈”省,意为“巡逻之戈”、“游行之戈”(游戈)。本字中含有的“正”字被分解为“一”和“止”,在这两者之间插入横向延长的“弋”,表示“一”和“止”还没有合成标准的“正”字,因为还在使用“游戈”。“正”意为“标准”、“统一”。““正”与“弋”联合起来表示“出兵正天下”、“用兵械使天下统一”。本义:出兵正天下。引申义:使用兵械、使用暴力。说明:1.隶定的“武”字并非由“止”和“戈”组成。2.甲骨文字的“武”,字从戈从止(上下结构:戈上止下)。但甲骨文的“止”是动词“走”的意思。按照竖行书写习惯,往下即“往前”,“上戈下止”是“负戈而走”,没有“停止用戈就是武”的意思。

“武”书"天干"文字源流及内容汇总(八)【戊】【戌】【戍】【戎】【武】“武”字"天干"文字源流及内容汇总(八)【戊】【戌】【戍】【戎】【武】

"天干"文字源流及内容汇总(八)【戊】【戌】【戍】【戎】【武】书是由“止”“戈”构成。

“止”文表示停止不前。戈”文表示针对。与"天干"文字源流及内容汇总(八)【戊】【戌】【戍】【戎】【武】文同义。

 "天干"文字源流及内容汇总(八)【戊】【戌】【戍】【戎】【武】"天干"文字源流及内容汇总(八)【戊】【戌】【戍】【戎】【武】是两个字, "天干"文字源流及内容汇总(八)【戊】【戌】【戍】【戎】【武】字与篆文同义。是由“止”“戈”二构件组成的复合字。

  "天干"文字源流及内容汇总(八)【戊】【戌】【戍】【戎】【武】字是由“正”“弋”二构件组成的复合字。(上面一横与“止”字构件组成“正”字)

“正”文表示按规定做事。在指定的范围内做事。

“弋”文表示把自己思想、感情表达出来。

  武”字的“正”字构件被“弋”字构件分割成二个部分,表示对所规定的事情不满所表达的思想和行为。所以“武”字外延出军事、技击的内容。如:武力、武装、武器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