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文化渗透的有效途径研究》课题实施总结

(2018-06-22 10:20:51)

1.阅读数学语言,彰显数学学科魅力。

数学语言可分为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三种,教学中教师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去领略文字语言的严谨之美、符号语言的简洁之美以及图形语言的结构之美等,同时在三种语言的转化中去强化美,加强学生的美感体验。通过三种语言的反复转化,使学生体验到“数形结合”思想,从而迸发数学语言的内在之美。

2.符号语言与文字语言的互为转化。

通过比较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符号的神奇力量:简单明了的表达形式却蕴含着如此丰富深刻的内容!

3、再现知识形成过程,探寻数学知识起源。

数学文化的渗透不仅仅是介绍外在“附着”的文化因素,更应该注重探寻数学知识背后的思维内核,在数学学习本身的过程中获得数学文化的渗透,如此才更富有启迪意义和发展的张力。教学中教师应设法把教学内容进行深加工,努力还原、再现知识形成的过程,引导学生以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在经历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及交流的过程中积极探寻数学知识的起源。

4.介绍数学发展历史,丰富数学文化底蕴。

数学文化的内涵不仅表现在知识本身,还寓于它的历史。数学的历史蜿蜒曲折,蕴含着无穷的魅力,打开数学发展史,见到的分明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数学教学中有理由、也有必要让学生去了解数学惊心动魄的发展历程,探索先人的数学思想,使得数学的学习成为名副其实的文化的传播。

5.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提升数学文化素养。

数学不仅仅是一些演算的规则和变换的技巧,它的实质内容、能够让人们终身受益的是思想方法,数学思想方法是增强学生数学观念、形成良好思维素质的关键,是数学文化的精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创设积极、生动的问题情境,营造思考、研讨、探究的气氛,有机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有利于学生数学文化素养的提升。

6.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感悟数学应用价值。

数学的文化意义不仅在于知识本身和它的内涵,还在于它的应用价值,只有用于社会实践、融入大众文化的学科才是有生命力的学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