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培养学生细心检查的好习惯

(2017-06-23 22:48:49)

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今后的发展将起着重要的作用。很多孩子都缺乏认真的品质,更缺乏认真检查的习惯,做完作业就交,好像只要写完了就万事大吉了。可交上来的作业总是这错那错,而改错又要跑几趟,老师指一个改一个,同样的错误就不知道一起改。如果我们的孩子能养成良好的检查习惯,一定能大大提高答题的准确率。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检查习惯就成为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有效保障。那么究竟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检查习惯呢?

一、     端正学习态度、正视检查意义     

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要充分认识到答题或者做事情之后检查的重要作用,要使学生对自己错误的特点和习惯进行总结,这样可以使学生在遇到最可能发生问题的地方就会多加留心和注意,这时“错误”就会通过学生的检查而无所遁形了。检查的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

二、     认真读审题目、细心落笔答题

正确审题是做对题的关键。要教给学生审题的方法:在审题时,把重点的字、词点出来,要明确题目让我们做什么;一道题到底有几个要求,每个要求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一步一步地有序完成。

三、     掌握检查方法、熟练进行检查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通过调查发现,有很多的学生在答题后,不是没有去检查,而是“不会”检查。每次作业或者考试的时候,很多孩子看是在“拼命”地检查,如果教师仔细观察或者向他们进行询问时,就不难发现,他们都是用眼睛看来看去,内心的思维却总是认为自己这样做是对的,因此这种检查就没有意义,也毫无效果。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引导他们掌握正确的检查方法。

1、对于学生解答计算题类型的,引导学生用草稿纸把原来的解答过程遮住,然后一道一道地重新读审题目,并计算一遍。在这儿一定要摒弃想当然的态度,接着看前后两次的计算结果是否相同,如果与第一次计算结果没有出入,相同的就检查下一题。如有不同,则再重复检查,看究竟是哪一次解答时出错,找出错误原因再决定选择哪一种 解答方法。

 2、对于学生做解决问题类的,采取把计算结果代入已知条件里看是否满足题目要求的办法进行检查演算。

四、长期反复磨练、自然形成习惯     

总之,培养学生细心检查,是在培养学生的一种习惯,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贯穿在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严格要求,示范诱导,反复训练,才能取得预想的结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