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提高一年级孩子的口算能力

(2016-01-11 18:51:17)

重视算理教学,是准确计算的前提。要减少学生在计算中的错误,首先就要重视计算中的算理教学,使之符合儿童概念形成的认知规律。 

1  在操作中揭示算理。  恰当地组织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摆一摆、想一想、改一改、算一算,从中揭示算理。

2  在演示中明确算理。  教学中尽可能地通过直观演示等手段化抽象为具体,明确算理,我在教学“9加几”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凑十”思想,通过同桌讨论,操作演示,在分、画、填、想、算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动口,最后概括出“凑十”的方法。

(3)  在类比中同化算理。  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旧知,通过类比,同化新知,完成知识的正迁移,十分有利于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和认知结构的形成。例如,教学“876加几”就可以利用“9加几”的口算方法.

科学组织练习,是准确计算的关键。教学大纲指出:“学生掌握知识有一个过程,要在理解基础上,通过必要的练习来加以理解,逐步掌握。”但练习绝不能搞题海战,多多益善,我觉得练习的有效与否,更要突出一个“巧”字。 

1)先慢后快。在刚刚教完一个新的计算内容时,我要求学生侧重掌握计算方法。因此,设计练习时,尽量计算量少一些,且不计时间,重在算对,过了一段时间,逐步提高计算要求,重在算快。

 2)重点部分重点练。在教学前先认真分析教材,把握重点、难点和关键,从而组织学生进行针对性练习。

3)经常出错的计算反复练。计算过程中学生发生的错误尽管五花八门,但细细发现还是有规律的。较小数加较大数比较大数加较小数容易错,例3+84+7等;相邻两个加数相加,或者减数和差是相邻数的容易错,例3+711-5;只是符号,或者某个数发生变化的算式容易错,平时批改作业时,我有意识地把学生作业中算错的题进行分析、归类,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4)讲究练习形式的灵活多样。针对一年级儿童好动,持久性、稳定性较弱的特点,试着采用了许多生动活泼的形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熟练了计算。例如:利用口算卡片、活动小黑板进行视算;每天课前2分钟的口算或2分钟的对口令,开火车等方式进行听算;也有“找朋友”、“邮递员”、“给小动物找家”、“放鞭炮”等视算、听算相结合。多样化的练习丰富了练习的内容和形式,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增强了学生参与练习的积极性,使计算能力的提高有了保证。

5)培养瞬时记忆能力。心理学上说:“人们学习是不断积累经验,丰富知识,它是靠记忆来实现的。”学生只有对旧知识拥有记忆才能理解新知识,只有对系统知识拥有记忆才能解决实际问题。所以,在计算教学中创设各种条件,教给学生瞬时记忆的策略,指导学生用各种有效的记忆方法获取良好的记忆效果,视听、视算让学生积累基础知识;速看速算提高学生感知和记忆能力。 

培养良好的习惯,是准确计算的保证。纵观学生计算中的错误,由于不良的计算习惯造成的错误远远要高于认知方面的错误。小学生的可塑性大,尤其是一年级学生,这一时期是形成各种良好习惯的关键期。那么,怎样进行良好习惯的培养呢? 

1)要求学生从点滴小事做起,从学习习惯中的每一项内容做起,持之以恒。

2)抓住机会,不失时机地进行良好习惯的培养。例如做口算时,采用“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做作业时,“比一比,谁的书写最认真、最仔细、最规范”;课堂上,“看一看,谁听课最当心,回答时声音最响亮。” 

3)举办作业展览评比。对作业书写工整规范,认真仔细,计算正确,按时完成的小朋友予以表扬、鼓励,往往一个小小的“优秀作业”、“作业认真”、“进步真大”的鼓励会给孩子们一个莫大的欢欣与激励:“下一次我会写得更好,做得更快。” 

4)及时表扬学习习惯方面有进步的小朋友,并用鼓励的话语期待着他(或她)有新的进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