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手牵小手,互动促成长——浅谈农村幼儿园混龄教学的意义

(2015-08-12 16:54:30)
标签:

育儿

大手牵小手,互动促成长

http://s1/mw690/0067IrCpzy6UzS120De80&690

http://s9/mw690/0067IrCpzy6UzS1oStW68&690

陈芳 梁红

莲都区碧湖镇平原中心幼儿园  浙江丽水 323000

【摘要】在混龄“大带小”模式下实践中,混龄教育活动优化了教师资源,不在给传统教学模式固定死,打破传统思路,大胆想象有了一定的创新。大年龄幼儿在“大带小”混龄教学模式中体现出有责任心、榜样、关爱、帮助、指挥领导和协同。“大带小”在混龄活动中幼儿得到能力差异互补,幼儿的能力发展是不均衡的,大龄幼儿的能力相对强一些,小龄幼儿的能力相对弱一些,在混龄活动中为幼儿能力互补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渠道。

 

【关键字】    大带小    混龄教学模式   野趣

 

随着社会的发展,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幼儿普遍缺少兄弟姐妹,缺少与异龄幼儿的交往互动,我国绝大多数幼儿园都采用同龄编班的教育组织形式,严格依据年龄把幼儿划分成小班、中班和大班。这种同龄编班的形式便于实施集体教学,然而同龄编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因较少考虑儿童的个别差异而导致“一刀切”的教学方式等。现代的教育理念认为:教育要为幼儿提供一个自由、宽松、公平、多元的环境。幼儿园应当为幼儿创设一个自主选择、自由交往、自在探索的开放式的环境。

一、“大带小”实践的现状分析                                   

1.“混龄”模式得到认同

受有些幼儿园办学不规范,把大大小小的孩子都放在一起,办学不规划、小学化倾向严重,没有实施科学教育的影响,家长们一开始有点抵触。已经一段时间的实践,通过家访、家长会、讲座等形式让家长对科学的混龄教学模式、混龄的历史、混龄的好处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家长从抵触慢慢转变为认可,并且得到家长们的好评。

2.“混龄”超过“同龄”

混龄超过同龄,是因为“大带小”的模式,大孩子带着小班的小朋友,例如在教学中,大班需要开展一些幼小衔接的教学活动,晨间谈话的时候会学一些古诗,在大班幼儿朗诵中,中班的孩子就不知不觉学会了。还有很多类似的案例,有时候教师太低估孩子的能力,总觉得孩子是做不好的,不敢放手让孩子做,剥夺了孩子的动手能力。

3.优化教师资源,提升教学质量

在混龄“大带小”模式下实践中,混龄教育活动优化了教师资源,不在给传统教学模式固定死,打破传统思路,大胆想象有了一定的创新。在混龄模式中教师面临着诸多的挑战,老师面临着不在是同一年龄段的幼儿,类似的发展水平的幼儿,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力,观察每一幼儿的行为,并且快速进行判断、分析并采取科学、有效的应答和指导。教师的专业知识犹如抽丝,随用随抽,容不得半点马虎。

二、“大带小”活动的方式

    1.晨间锻炼

晨间活动是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开始,快乐的晨间活动,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能够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开始迎接美好的一天。晨检锻炼时间,教师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给幼儿准备五种器材以上,我们发现孩子们玩出了很多的花样,真不愧是一物多玩。

2.区域操作

华爱华指出:“完善的个体发展离不开同龄伙伴和异龄伙伴的交往,各自获得的益处是不同的。”区域操作时间到了,大家都会选择自己喜欢的区域,大龄幼儿和小龄幼儿就混在一起,相互合作,进行区域游戏。经过观察大龄幼儿会主动去帮助小龄幼儿,小龄幼儿会主动去模仿大龄幼儿,甚至小龄幼儿遇见困难了第一时间不是去找老师,而是去找大龄幼儿。

3.“野趣”户外游戏活动

充满野趣的户外大区域运动环境是农村幼儿园的一大特色,让幼儿在这些富有野趣的运动环境中。宽敞的操场、自然的草坪、一系类运动区域占据边角空间巧妙地利用幼儿园的自然元素,整合了户外大区域十二个要点,钻、爬、跑、跳、投、滚、种、养、水、沙、画、仿,就绿化、美化、儿童化、教育化、游戏化综合考虑创设了“野趣”户外大区域。对“野趣”户外大区域进行分析、挖掘,发现“野趣”户外大区域的功能与特点,将设计出适宜不同年龄段孩子的运动区域。

4.生活活动环节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规定:“合理地综合组织各方面的教育内容,并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项活动中,充分发挥各种教育手段的交互作用”。那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仅是在教学活动中学到本领,生活环节也蕴藏着很有教育价值的契机,才能真正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

5.体育游戏活动时间

混龄体育游戏,让幼儿“玩中学,学中乐”,为幼儿开展具有挑战性的“野趣”户外大区域,在大自然中去探索和发现,在宽松、自主的情境下去学到本领,让幼儿得到发展。如在一排大树上,绑上麻绳,在一片空地上放一些木桩,利用这些自然因素在加上情境,孩子们玩出各种各样的玩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幼儿的运动潜能、生活经验、心理素质得到充分挑战甚至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提升。

三、开展“大带小”混龄教育,体验兄弟姐妹情

1.“混’出活动情,一起成长

开学季,小中混龄班,小班幼儿来普遍有情绪,为了帮助小班幼儿适应幼儿园生活,教师与中班幼儿一起出谋划策,相互出主意。

2.“混“出手足情,分享快乐。

将近“混”了两年时间,哥哥姐姐与弟弟妹妹之间“混”的就像亲兄妹那样,“混”出了手足情,不需要老师提醒,哥哥姐姐都会主动去帮助弟弟妹妹们。弟弟妹妹们会用自己的方式去感谢哥哥姐姐的帮助。

3.“混”出责任心,我是“小大人”

在一日生活活动中有很多不主动收拾自己玩过的玩具、垃圾掉在地上从不弯腰去捡、不会主动去给自然角浇水照顾植物、从来不参加幼儿园的“我是小值日生”, 其实这些行为都反映出幼儿对自己的行为没有养成自我服务意识及自我负责的习惯,又体现出缺乏责任心这一让幼儿终生受益的良好品质。

4.“混”出party趣意盎然

Party,聚会的意思,方式是轻松愉快的。大龄幼儿与小龄幼儿聚在一起进行活动,在“party”中自主发现问题、寻找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得到发展。Party式的模式给幼儿提供了一个自由、开放、宽松的学习环境和氛围,足够有满足幼儿自主游戏、自主学习、自主交往的空间,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增强幼儿的自信心、自主性。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2王晓芬《幼儿教育·教育科学》《国外幼儿混龄教育研究概述》20063P35P38

3《探索户外体育区域活动_百度文库》

4余红梅《混龄教育的实践价值与所面对的挑战》《咸宁学院学报》20075P179P181

5武建芬《幼儿心理理论与同伴交往关系的研究》19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