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4-01-21)海峡两岸水乳交融系列之一百零七

(2024-01-21 05:14:31)
标签:

365

教育

文化

立讯学校全日制特教班&宝岛FUN学中心 信鸽老师两岸交流随笔在镇江句容大凤凰分享系列2024-01-21

數十年如一日──高中國文教學

    1984學年度,寶島教育部全面實施普通高中新課程標準以來,至今已進入第四個年頭了,目前一般普通高中的國文教學,大致都面臨了同樣的情形:

趕課!趕得出進度,趕不出程度

    每週五節的國文課(以往每週六節),其中包含每兩周作一篇文章的作文課,因此,扣除放假,一學期下來,每週大約只有四節課從事「教材教學」。在普通高中三年六學期中,必須教授完畢為數九十二課的課文,其中包含二十八課的白話文(其餘為文言文),以及總數達八十四課的《中國文化基本教材》,每學期以二十周計(扣除月考及一些隨堂測驗,實際上課時數並不到二十周),平均每週四節的國文課,至少必須授完國文課本(文言文)及文化基本教材各一課;熟悉現今普通高中國文科教材內容的教師均知,在時間的分配上是相當匆促的。所以,一般的國文教師在教授國文課本時,照例地於課前先引起動機,之後解釋題解中的生難字辭,繼之講述作者之著作旨趣、寫作背景,隨即簡介作者之生平事蹟、奇聞軼事、文壇或政治地位、重要著作……等而告一段落,喘一口氣之後便逐字、逐句、逐段地詳細解釋翻譯本文(以文言文而言,白話文則著重欣賞),利用一些簡易文法分析少許疑難文句,通篇完成解釋翻譯後,再提綱挈領地指出段落大意,分析聯絡照應、修辭技巧、作品賞析……等,最後作一結論便結束該課;而教授《文化基本教材》則在解釋翻譯原文後,指出本文章旨、真正之精神內涵與時代意義,稍作闡發便要打住,而必須緊跟著進行下一個新的進度了。事實上,國文教學到此已算功德圓滿,仁至義盡;平時,教師在有限的時數內把應該交代的交代清楚,尚稱從容;稍加補充,則益形倉促,更甭提深入剖析及多所闡發應用了。如果碰上放假較多的時日,教師更是焦頭爛額,窮於應付;因此,「趕課」便成為自從新課程標準實施以來,普遍存在的問題。如此的教師強迫輸出,學生囫圇吞棗的授課方式,自然絕大部份以單向式的演講為主,偶而穿插一些簡易的是非問答已屬難能,更不必談使用媒體教學,廣泛運用教具,以及舉辦分組討論、座談、辯論甚至問卷調查了;教師只好將已往在大學中所研究的教學理論全部束諸高閣,而把所修習的教材教法則一概置於腦後。記得筆者以前念高中時(1970~ 1973),絕大部份的國文教師就是採用單向的演講式教學,時至二十年後的今天,臺灣的國文教學依然故我,無啥改進,不禁令人扼腕再三,徒發浩歎。

在視聽時代堅持老掉牙的板書教學?

雖然,在功利主義彌漫的今天,「考試領導教學」是不爭的事實,但筆者一直以為「考試領導教學」實不足以構成國文教學流於呆板枯燥的充分條件;綜觀歷年大學聯考國文科的試題,大都不外是測驗考生是否能閱讀、翻譯以及瞭解文言文的文意。准此,我們便可發現,學校中的國文教師絕大多數都是花費許多的時間在文言文的解釋翻譯上面,而有些對一般普通高中生而言的生難字辭的解釋,又未能明確地收入教材,教師們就必須一一加以講解並板書之,這些過程勢必占去教學時數的相當比例,相對地便減少了「深究與鑒賞」的時間,自然會降低教學品質與水準而流於枯燥乏味了。其實,目前的教育已進入「視聽」時代,媒體與電腦輔助教學更趨於大眾化,傳統演講板書式的教學已可獲致突破性的進展,教師不必再花費大量的精神從事冗長、聲嘶力竭的講演,也不必耗損健康,每天與粉筆灰為伍,年復一年,致力於一成不變的板書工作;一些教學課程,事先都可製作成影片、卡通片、幻燈片、實物掛圖、透明片、錄音帶……等,上課時只須按下按紐即可,不但省時,而且一勞永逸,節省下來大部份的時間,教師則可費心安排適宜的教學情境,設計調查問卷,舉辦分組討論、座談、辯論會,不時地將教學氣氛帶至雙向溝通、師生共同參與、生動活潑的境界,由此,一節趣味盎然,而又有真材實料的教學活動將不再是紙上談兵,可望而不可及了,進而大學聯考也不必再背負著「考試領導教學」的黑鍋。

教材內容應落實到生活層面

    一些關心教育的人士指出:教師是以過去的知識,教導現在的學生去應付未來的世界;因此,教師的進修與教學應該並重,以免與現實生活脫節而趕不上時代的潮流……云云。而筆者以為:處於知識爆炸的今日,勿庸置疑,教師的在職進修自屬必須,但真正的知識(其中又以人文科學方面的知識為最),似乎並沒有「現在」「過去」與「未來」之分,端賴學習者如何順應時勢而靈活運用罷了。由此觀之,現今國文教學所存在的最大問題,關鍵在於無法將教材內容落實至生活層面,使學生對授課產生與我何干的印象,以在教室中造成言者諄諄、聽者藐藐的尷尬場面,這可分兩方面加以說明:

    其一是大學聯考的試題內容方面:大學聯招行之有年,其中國文科試題除了一篇作文(占三十分到四十分),以及占十分以內的翻譯題外,其餘便大都是靠記憶一些零星數據便可得分的測驗題;由於作文在短促的寫作時間內不易有突出的表現,而翻譯只要不偏離主旨即可,因此,一般水準以上的考生在準備國文科時,將所有教材記誦得滾瓜爛熟,便容易獲得高分,至於教材內容的豐富蘊含與時代意義,在競爭激烈、功利現實的聯考制度下,自然就無暇顧及了。

    其二是國文教師的教學內容方面:由於授課時數不足,又無法普遍實施媒體及電腦輔助教學,以致國文教師們經年累月、辛苦異常地只是作一些字辭文句的解釋翻譯工作便唯恐不及,哪有時間設計與青年學子生活息息相關的授課題材;即使有些教師排除萬難,自製教具,全力推動視聽媒體教學,以便進一步使國文教學落實至生活層面,但別無選擇的普通高中聯考生對於試題中不曾出現的內容,或無法增加其得分的授課,他們也著實興趣缺缺,再加上與眾不同、特立獨行的教學方式,亦難見容於多數的先進同事,如此一來,教師花大心血,所得的只是來自學生疑慮的眼光,以及整個教學環境死氣沉沉的回饋罷了。在此,筆者要向教育有關當局大聲疾呼:盡速全面廢除大學聯考,以治癒「考試領導教學」之痼疾沉屙,即使短期內無法達成,也應重新設計以申論題為主的出題方式,以改善枯燥呆板的國文教學,導正學生誤以為國文只是「記問之學」的偏狹觀念;再則,徹底普遍實施不流於形式的媒體與電腦輔助教學,對於「人云亦云」、毫無新意的國文授課,亦將有振衰起,令人耳目一新的神奇功效,屆時,莘莘學子對中國文化或許會產生更深刻的體認與重新的肯定。

作文教學,有名無實

    最後,筆者想談一談幾乎令所有師生「痛心疾首」的作文教學。一般而言,每位教師擔任兩班國文,平均每班以五十位學生計,如果每兩周寫一篇作文,而每位國文教師假定一小時能批閱七本作文(這其中有很大的出入),那麼每位教師每週至少要花七小時以上的時間在批閱作文上面。文章有些看頭,倒還差強人意;而幾乎所有以大學聯考試題為導向的普通高中生,他們所寫出的模擬聯考論說文,不外全是四平八穩,千篇一律;教師為了在下次作文前能將簿本順利發還學生,便儘量批閱完畢,每本作文平均大約只能有八分鐘的時間,挑挑錯別字,順順文句,篇末再下個評語也就點到為止了。作文簿發回去後,能將批閱完的作文再看一次,甚而向老師請教者已屬上乘,大多數的學生只看個分數,改改錯別字以後便來個相應不理;而國文的教材教學,教師趕課唯恐不及,自然也沒有多餘的時間再從事課堂上全班參與的作文教學了。因此,所謂的「作文教學」便在師生彼此默默耕耘中,周而復始、虛應故事一番,而教育當局卻始終以為只要學生多寫幾篇,老師多改幾篇,學生的作文程度便會提高,這真是只有天知道了。筆者記得以前在大學時曾協辦過「作文教學」的示範觀摩,示範者將學生的作品抄在黑板上(或是利用實物投影機打在銀幕上),然後依序由全班學生參與訂正,學生積極發言,反應熱烈,大家交互指陳缺失,賞析佳句,最後再由教師擷長補短,學生含笑接受;課堂內氣氛融洽,予人深刻印象,獲得全場觀眾一致好評,遺憾的是自從畢業後真正踏上講臺,就一直沒有使用過該種教學法。

教育問題林林總總,層出不窮,有些受「教者」的學養影響,有些會扯上「學者」的心理狀態,更有些必然涉及有關當局所訂的教育政策;筆者不揣冒昧,略陳固陋,疏失之處,在所難免,還請方家不吝指正是幸。    

/幸哥(信鴿) 1988.04.01

》》》在黄土地上,经营出满眼的碧绿,让每一个孩子,都拥有一片无限的蔚蓝,假以时日,他们就有机会成为最好的自己!......

>>>>>编按: ! 我是新竹高中退休(2008)教师刘正幸现任陕西慧智达学习力疗愈全日制主任/语文讲师&FUN(Fantastic & Unique & Normal)学中心执行长/课程总监/讲师曾于2004荣获全国讲义Power教师奖今后打算应全国师范大学(院校)以及各省市教育厅局学校之邀前往跟教学伙伴们做实质有效的心得分享教法交流进而开设《互动教学与趣味经营》工作坊师训课程(全程3~5一共3每次2小时参加学员有互动教案半成品产出3~6个月后再提供授后服务回去当地检测互动教案半成品并协助开发校本课程细节可再议)宝岛的讲光抄背多分殷鉴不远其他华人地区诚不必重蹈覆辙把数千年的封建余毒再强加在开阔多元的下一代身上人生很短我准备在有生之年尽可能从 "华人认知" 的角度为两岸的精进教育做些事情让海峡两边的年轻人都不必再为升学(中考高考)所苦让老师们将自己的教室快速提升为高效课堂升学当然不是罪过只是必须要有更有效的办法加以因应这样人性(学生家长教师...)才不会因升学而过于扭曲在宝岛已经证明教师运用活泼深化的互动教学法学生照样可以考上好水平的大学进入符合理想的科系更重要的是我们老师维护了年轻人考入大学殿堂之后的学习胃口进而得以拓展出自觉学习的愤悱启发, ...因此自即日(05/27/2019)陕西慧智达学习力疗愈&FUN学中心拟推出 支持<2021兴成长计划&高中师资共享计划&乡育未来教师培训计划>的散文、论语、诗词、弟子规、PBL(项目式学习)一系列自编互动教案请众先进不吝批评指教企盼能让年轻朋友走进人本教育的悠游自觉使得老师同仁迈向多向互动的灵活高效敬请参阅、指教敝人平日在微博、博客、简书、豆瓣、QQ空间&微信朋友圈所分享的实作教学心得&自编互动教案并十分欢迎有兴趣的好朋友们在任何 "评论栏" 平台上交流、互动彼此沟通看法使得 "多元优化教学" 贴近生活、可大可久特别感谢! 更希望此举能将提升教学品质、深化学习成效带入师生(含家长)体验、操作、创新的阶段假以时日庶几得以让海峡两岸的应试教育营造出更宽广、丰渥的精进空间则学子幸甚!!! 家国幸甚!!! 让吾等拭目待之,可也! 大家一起努力吧! 让吾等缘起不灭企盼您的引荐感谢您!    

信鸽老师(幸哥alan551126)敬上 

(2024-01-21)海峡两岸水乳交融系列之一百零七

立讯学校全日制特教班西安市雁塔区鱼化工业园鱼跃路1号 

TEL:180-8920-7796 星媛老师

宝岛FUN学中心四川乐山工作站乐山市翡翠路809号6-30-6

幸福服务专线138-9065-3250 (微信: alan551126幸哥)

欢迎指教优酷视频AVSEQ01刘正幸老师简介[互动教学与趣味经营]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UzMDgxNDcwOA==.html

 

(转发11/02/2019前成都教育局二马老师的点评,特别感谢,敬请诸多先进、方家不吝批评、赐教,吾人必铭感五内,万分珍视矣!!!)

>>>看了你这么多的教案,其精髓就在“互动式教学”,充分发挥受教者的主观能动性。

你的经验之谈,授业者选择课本里的现成材料,结合鲜活的社会现象,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从青少年的角度贴心切入,充分相信和发挥受教者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理解探讨,老师给予不吝鼓励的笑容适时加以引导,而不是几乎已成定式的授业者满堂灌,定能拉进师生距离,让学生真正有所获。这是真正的互动!

能真正做到这样,授业者也会大有收获。

刘老师,你的整套经验,值得好好推广,愿有更多人在汲取这些互动教学的养分中创造出更多更好的国文教学经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