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3-08-30)立讯学校全日制特教班每周一单元《论语-47》信鸽老师互动教案进阶版在镇江句容凤凰城分享

(2023-08-30 09:00:05)
标签:

365

教育

文化

@这是针对孩子入学后,非教育界的家长,对其子女的日常课业,想要插得上话所提出的亲子共学高效&有趣&双赢 的因应策略(互动教案),亲爱的、关怀教育的家长们! 让我们跟宝贝们一起加油喔! @

适用章句:<</span>论语>论政治

一、《为政》第二十九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措诸枉,则民服;举枉措诸直,则民不服。』

二、《子路》第十三 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曰『焉知贤才而举之』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

三、《子路》第十三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四、《颜渊》第十二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之,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之,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题目: 于从政乎何有?

研讨主题──为政的步骤与方法

研讨题纲:

一、心服口服的施政方针。

﹝一﹞施政团队中,让好人出头的条件是什么? 试描述之。

何谓举直措诸枉,则民服? 试析论之。

评估一下,举枉措诸直 有可能会产生哪些后遗症? 试说明之。

如果你是主管,你会用哪些方法回应民不服”?

二、如何组成施政团队

﹝一﹞你会用哪些方式组成你的施政团队”? 试说明之。

想想看你的施政中,哪些算是小过? 试描述之。

孔夫子称 赦小过你认为他有哪些心态或想法? 说明之。

你会如何建立荐举人才的游戏规则? 试描绘之。

三、治理国家的先后次序。

﹝一﹞在你心目中,适合居住的国家其条件为何? 试说明之。

针对 不适合居住的地区你会采取哪些 因应措施 ?

对于孔夫子的 先富再教 ,你个人有何评价”? 试描述之。

如果你在卫国任职,你会有哪些先富再教的施政方针?

四、民为邦本的施政考量。

﹝一﹞民以食为天 足食 是否相互阐发? 试析论之。

子贡对孔夫子的 步步进逼 ,他(子贡)有哪些心态或想法?

孔夫子称自古皆有死时,用的是哪一种语气(表演题)?

民无信不立的积极意涵有哪些? 试阐发之。 

P.S 著作权归幸哥(信鸽)所有,可自由免费下载,请注明出处,非商业使用。

~互动教案已由振铎学会FUN学中心,08/23/2018荣誉出版;适合海峡两岸初、高中程度学生、在教师(或父母)引导下使用,以收教学相长&寓教于乐双效,教师(或父母)不妨稍微调整一下自己的心态,毅然跨出多向互动的第一步,则教育幸甚! 家国幸甚!

(转发07/27/2019李小红<</span>广德福6>微信群的心得分享)

(1). @幸哥您好非常感谢您的教案以下是我的学习和理解请多指教[抱拳]

(2).《述而》第七卅一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1.百度上学习到的意思是孔子与人一起唱歌如果唱的好就邀请他再唱一遍然后还可以一起唱。

2.我的理解与人一起唱歌要让别人多唱不要争在这里的我认为是3个意思善长唱歌那就让人家多唱带着善念去听和了解这个人在唱歌时的状态心情。以及歌中的内容,更多的了解这个人,善有尊重的感觉,不管他唱的好不好,都要给予鼓励和赞扬。

3.感受他的感受,之后可以一起同唱,表示认同以及同感同乐。

 《述而》第七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我的理解:在丧者家吊唁以及一起吃饭时,因能感受到他的悲伤而悲伤痛哭,连饭都吃不下。同时也不吟诗歌晿。

以上这两句是做人基本的礼节。

(3). 我对这种互动教学方式的理解:

不只是单方面的去学习这句话,而是和孩子一起去体会和感受。更多的去了解困惑和理想,帮助孩子答疑解惑和协助圆梦。

(特别转发07/29/2019幸哥跟李小的聊天记录)

(幸哥):

! 您也好喔!!! 十分感您在群(广德福6)儿的 "分享"也一直是我分享 "教案" 的初心,再次特谢啰!!! 交流、指教啦!!!

>>>(李小):

幸哥好,我不是老。叫我李好了,我只是家,目前想学习一些国学,看到您的文件后挺喜的,所以有空学习一下,只是平要上班也有太多的时间专门来研究和学习。您的文件我都有收藏,有空我再,希望和您有更多的交流和学习

(幸哥):

! ,所有的家都是孩子的第一位老随时欢通、交流,大家一起加油喔!!!

>>>(李小):

好的

(转发11/02/2019成都教育局二马中学语文老师的点评,特别感谢,敬请诸多先进、方家不吝批评、赐教,吾人必铭感五内,万分珍视矣!!!)

>>>看了你这么多的教案,其精髓就在“互动式教学”,充分发挥受教者的主观能动性。

你的经验之谈,授业者选择课本里的现成材料,结合鲜活的社会现象,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从青少年的角度贴心切入,充分相信和发挥受教者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理解探讨,老师给予不吝鼓励的笑容适时加以引导,而不是几乎已成定式的授业者满堂灌,定能拉进师生距离,让学生真正有所获。这是真正的互动!

能真正做到这样,授业者也会大有收获。

刘老师,你的整套经验,值得好好推广,愿有更多人在汲取这些互动教学的养分中创造出更多更好的国文教学经验。

(转发11/21/2021成都教育局二马中学语文老师的点评,特别感谢,敬请诸多先进、方家不吝批评、赐教,吾人必铭感五内,万分珍视矣!!!)

二马:

祝贺你,刘老师!

这些年,你结交了更多的朋友,遇到了更多志同道合志趣相投的知音;对矢志追求的东西作了更深的研究并收获满满。

相信你定会取得更新的成绩,在大陆受到更多的关注和充分肯定!

幸哥:

! 冯大哥,您好哦!!! 吃过晚餐了吗?! 万分感谢您持续的支持跟鼓励,我也会持续努力、加油,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疫情期间,祝愿您阖府平安健康、生活幸福美满,现阶段我在西安任职,有机会欢迎来西安小聚,我们后会有期啦!!!

立讯学校全日制特教班西安市雁塔区鱼化工业园鱼跃路1号 

TEL:180-8920-7796 高老师

幸福服务专线138-9065-3250 (微信: alan551126幸哥)

欢迎指教优酷视频AVSEQ01刘正幸老师简介[互动教学与趣味经营]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UzMDgxNDcwOA==.html

 

! 敬爱的工作伙伴&关心教育的好朋友们大家好喔!!! 如果 "教学方法" 对了学子们在活泼深化、灵动开阔的境教氛围之下轻松愉快地学习如此一来照样可以考上 "北大、清华..."这是幸哥在新竹高中(地方排名第一重点高中)常态使用自编的互动教案任教13(1995~2008)退休后所获致的结论更重要的是我们老师维护了年轻人考入大学殿堂之后的学习胃口进而得以拓展出自觉学习的愤悱启发...因此自即日(05/27/2019)立讯学校全日制特教班& FUN学中心拟推出 支持<</span>高中师资共享计划&乡育未来教师培训计划>的散文、论语、诗词、弟子规、PBL(项目式学习)一系列自编互动教案请众先进不吝批评指教企盼此举能将提升教学品质、深化学习成效带入师生(含家长)体验、操作、创新的阶段假以时日庶几得以让海峡两岸的应试教育营造出更宽广的精进空间则学子幸甚!!! 家国幸甚!!!     

信鸽老师(幸哥alan551126)拱手

(2023-08-30)立讯学校全日制特教班每周一单元《论语-47》信鸽老师互动教案进阶版在镇江句容凤凰城分享

(转发06/10/2017给有心想要从事 "亲子互动教学" 家长的一封信其实对于体制内外想要安排 "师生互动教学" 的语文老师也很适用请大家告诉大家一起加油啰!)                               

!  睿哲爸爸早上好喔!  首先请您上 "相关网站" 参阅这数篇<</span>论语>经文的意涵大略理解后试着跟孩子一起子都可以接受的白话把这数篇<</span>论语>经文的意涵理顺一下之后试着跟孩子讨论一下<</span>研讨主题>或许也可以听听孩子的是否要用另一句话表达<</span>研讨主题>这是给孩子营造发表的平台就算说得不那么好也要称赞孩子再来就是按照 研讨题纲 中所设计的问题依序跟孩子一起探讨该问题的答案,有时答案显然不止一个请您尽可能不直接提供固定的答案”,而试着提供一些该问题的有关信息给孩子参考如果孩子还难以理解就顺势再多提供更进一步的有关信息这样步步进逼”,直到孩子自己找出令人满意的答案为止,之后,再开始进行下一个问题的探讨......如此依次类推乐此不疲孩子只要说出自己的看法(或意见)父母就不吝鼓励赞美有加父母当然也会有自己的想法放在心里就好不必说出来然后把自己的想法当作另一个引导孩子的 联想触发如此多次操作自然驾轻就得心应手这肯定是跟孩子一起成长的教学美事非但寓教()于乐而且增进了亲子关系真是太有成就感啦!!! 与关怀下一代教育的有心人士共勉之可也!!! 幸哥 拱手

(转发12/13/2019卢杉妈妈的点评,特别感谢,敬请诸多先进、方家不吝批评、赐教,吾人必铭感五内,万分珍视矣!!!)

>>>谢谢幸哥用古文讨论亲子关系是一个独特的角度。很感谢您提供这样好的资料和方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