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06)立讯学校全日制特教班每周一篇散文BK4-03信鸽老师互动教案Q-A进阶版在镇江句容凤凰城分享

标签:
365教育文化 |
@这是世界上先进国家、地区行之多年的课堂互动教案《從問題到解答Q-A》,也是信鸽老师在宝岛长期实施(1995~2008),进而得到全国POWER教师奖的作品,为改善海峡两岸的应试教育,提供师生另一种
BK4-03
敬请参阅相关网站
问答主题──「故乡」不堪回首月明中
互动流程:
0.简易民调:曾经参加过「文艺季」(或担任义工)的同学请举手。
Q-A1.1. 集体创作:小时候你究竟为什么喜欢回外婆家?
Q-A1.2. 为什么大多数人回外婆家可以有「最大的自由,最少的干涉」?
Q-A1.3. 简易民调:曾经到过「鹿港」参观的同学请举手。
Q-A1.4. 王鼎钧为什么要用「拟人化」来描述「堡楼」以及旁边的建筑?
Q-A1.5. 作者为何会知道外祖母的感觉(外祖父并没有死去,仍然和她同在)?
Q-A2.1.从「买下自卫枪枝」的叙述中,你判断作者当时处在哪一种时代?
Q-A2.2.分析一下,「亲自保卫家园」需要哪一些必须的条件?
Q-A3.1.你认为「打家劫舍」的土匪可能会有哪些人格特质?
Q-A3.2.想象一下,「轻易投降」可能要付出哪些「代价」?
(3.2.孔曰成仁,孟曰取义;至于「成仁、取义、偷生」可否三赢?…。)
Q-A3.3.外祖父和土匪作战的时候,为何「带领看家护院的枪手站在楼顶」?
Q-A4.1.在「枪林弹雨」中出生的婴儿,可能会遭遇到哪些「场景」?
Q-A4.2.「这个生命的吶喊」是否「一语双关」?双关什么?
Q-A4.3.「土匪开始撤退,舅舅也停止哭泣」,是否有任何象征的意义?
Q-A5.1.简易民调:你(不)能接受「从前的土匪」成为「地方上维持治安的自卫
Q-A5.2.作者描述「鸽子」在高楼顶上「自然繁殖」,是否有何暗示?
Q-A6.1.你认为:外祖母为什么「经常在楼下抚摸黑色的墙砖」?
Q-A6.2.基于「安全」的考虑,外祖母却「舍不得拆」高楼,这说明了什么?
Q-A7.1.简易民调:曾经捡过「鸟蛋、空弹壳」的同学请举手。
Q-A7.2.「守望相助」通常基于哪一些心态?是否能发挥功能?
(7.2.现今警界流行「吃案」,还是先自求多福吧!有钱的「出钱自助」,没钱的「守望相助」;既可联络情感,又可自助助人,何乐不为!…。)
Q-A8.1.集体创作:我们可能会有哪些「破坏的欲望」?
Q-A9.1.里长的劝说是为了外祖母一家人好,为什么外祖母「没有说话」?
Q-A9.2.如果你是里长,你会如何劝说外祖母,以获得她的认同?
Q-A10.1.外祖母为什么「把平时不离手的水烟袋丢在地上,把我搂在怀里」?
Q-A11.1.猜猜看,作者在睡梦中所听清楚的两个字「不行!」是谁说的?
Q-A12.1.你认为:作者将高楼描述成「他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悄悄的蹲下来→他既没有打碎屋顶上的一片瓦,甚至没有弄脏院子。」有何用意?
(12.1.美好的仗我已打过,不妨从「绚烂」归于平淡吧!既然将「保家卫国」视为本份,功成身退,何必惊动任何人呢!…。)
Q-A13.1.外祖母要舅舅「在这个地方重新盖一座楼」,你认为有何寓意?
Q-A14.1.根据「舅舅走得很秘密」,你判断:他可能是去做什么?
Q-A14.2.外祖母、作者、鹁鸽同声一哭,可比作杜甫《春望》诗中的哪两句?
Q-A15.1.你认为:作者「想自己的楼阁」有什么寓意?
(15.1.人不能老是在祖先的庇荫下;活出自我,不是台湾人的专利吧!…。)
P.S
~本“互动教案”收录于《高中国文
立讯学校全日制特教班:西安市雁塔区鱼化工业园鱼跃路1号
TEL:180-8920-7796 星媛老师
幸福服务专线:138-9065-3250
欢迎指教优酷视频AVSEQ01刘正幸老师简介[互动教学与趣味经营]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UzMDgxNDcwOA==.html
嗨!
敬爱的工作伙伴&关心教育的好朋友们,大家好喔!!!
如果
信鸽老师(幸哥alan551126)拱手

(转发11/02/2019前成都教育局二马中学语文老师的点评,特别感谢,敬请诸多先进、方家不吝批评、赐教,吾人必铭感五内,万分珍视矣!!!)
>>>看了你这么多的教案,其精髓就在“互动式教学”,充分发挥受教者的主观能动性。
你的经验之谈,授业者选择课本里的现成材料,结合鲜活的社会现象,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从青少年的角度贴心切入,充分相信和发挥受教者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理解探讨,老师给予不吝鼓励的笑容适时加以引导,而不是几乎已成定式的授业者满堂灌,定能拉进师生距离,让学生真正有所获。这是真正的互动!
能真正做到这样,授业者也会大有收获。
刘老师,你的整套经验,值得好好推广,愿有更多人在汲取这些互动教学的养分中创造出更多更好的国文教学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