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县立后(温江)徐氏宗祠
(2017-08-06 21:39:25)平阳县立后(温江)徐氏宗祠
------------萧江徐氏纪念堂简介
地理位置:
历史沿革:
始迁祖源流:
培公生嘉、喜二公,嘉公号坡东、喜公号坡西。嘉公于元末明初迁南京失联;喜公生:初、忠、信、达、广、粹、宁七公,忠公承祧嘉公嗣,后裔称坡东派,余六公后裔皆称坡西派。雅回(下汇)、福鼎(岭边、奥里)、毛家处、炎亭属忠公后裔,为坡东派;温江(立后)、萧江上街、岱口、钱仓、瑞安高桥属信公后裔,为坡西派,均出喜公之后。
培公九世孙、忠公之后有梓、材兄弟二公,梓公之子士锦公于康熙初自瑞安中川迁平阳下汇,士锦公长子元麟公于康熙中期自下汇分居福鼎;材公之后有可宗公于康熙后期迁福鼎奥里。
培公十世孙、忠公之后有叔东公,于康熙初自瑞安中川徙平阳毛家处,后裔印信公析居萧江上街。培公十四世孙选远公于乾隆后期自毛家处析居炎亭。
培公九世孙、信公之后有庆嘉公,于明末自瑞安中川移居平阳北港凤巢,衍三世到培公十一世孙有君甫、君照二公,于顺治初自凤巢转迁温江(今立后村)。
本祠派下自培公至今已传24世,衍3500多人。
宗祠简介:
萧江徐氏纪念堂原名温家(或称湾江)徐氏宗祠,始建于清.乾隆间,原址位于立后村水竹庵西侧浃边,主堂三间,附围墙、门台。1958年“五统”遭毁, 1988年萧江上街、毛家处、岱口、瑞安高桥等支汇集温江,购徐定鸿西尾责任田,重建五间两进宗祠。2001年因甬台温高速过境而被拆迁。后再联合下汇、福鼎(岭边、岙里)、钱仓、炎亭等支,齐荐萧江名流、下汇首善象政为首事,每丁资助150元,原有高速过境拆迁补偿款11万元,更有族内名流纷纷乐助,共数十万元之巨,总筹资达100多万元。工期历19个月,于2003年正月初八落成于现址,并易名为萧江徐氏纪念堂。
本纪念堂占地面积4500多平米,为三进二天井四合院式布局,建筑面积1020平米,砖混结构。
沿中轴线依次为门台,中堂,东、西厢房和正殿。
一进为门台,重檐歇山顶,三开间。正门双开四扇,左右旁门皆二扇,朱漆门面镶嵌圆珠形木钉,仿大前门式有序排列。前额枋梁正中悬“徐氏纪念堂”横匾, 2.3米高的雌雄石狮分踞中门阶前两侧。台顶上层九脊四戗角,下层八垂脊连八戗角。各戗角均有龙首探出,沿脊堆砌鸱吻、走兽。
过天井,二进中堂为重檐庑殿。面宽5间,进深10米。殿顶八卦藻井,由枓拱承托,逐层递升。余塞板上镂刻蝙蝠图,饰以五彩油漆。内额梁中高悬“圣旨”、“察院”直匾,以纪念京畿道监御史枫林十九世孙徐定超公。
东、西厢房为二层,悬山顶,各5间。轩廊梁枋交接,承托以枓拱和雀替。
再过天井,三进为正殿,两层,歇山式。面宽5间,进深15米,高16米。四檐柱八金柱,青石磉盘。殿中立淳祐元年状元徐俨夫公坐像,两边置直径1.8米堂鼓,楠木鼓架。阶下分踞2米高雌雄石狮。左右两侧俱置两折盘梯。楼上格栅式藻井,三盘枓拱。后壁设1米多宽神龛,安列各支始祖牌位。居中有一世祖培公画像,左右依次有偃王、徐达公和温江始祖君甫、君照二公画像。龛前置龙船香案,以供祭祖进香之用。大堂敞阔,青石护栏。屋顶飞檐翘角,四走龙脊。
本纪念堂既是我族议事及祭祀列祖之所,又供立后村老人活动之用。每逢农历正月初八,属下各支族亲纷纷聚集于此,举行祭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