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氏宗亲祭祖小记作者 马驰

http://s1/mw690/0067vynWzy7aboTqibu70&690
http://s11/mw690/0067vynWzy79oxXxFCqfa&690
马氏宗亲祭祖小记作者 马驰
“树高千丈必有根,江流万里必有源”。4月4日,清明节,是炎黄子孙寻根求源、祭奠先祖的日子。
由马氏宗祠修建理事会组织的“马氏家族祭祖庆典暨颁发末卷宗谱仪式”,在滨湖镇北焦村马氏宗祠隆重举行。来自枣庄、济宁、临沂、徐州等地的兴旺成老三支族亲近500人参加了活动。我们作为前梁村的马氏代表,亦应邀出席。
一早赶到会场,老远便看到了高大的彩虹门及宫灯柱,上有族人撰写的对联“世泽源长,日月耀祠,翰墨有香传万古;家声韵远,群贤匡勷,功德不朽颂千秋”,横批是“族情永恒”。
趁着族人们签到,再一次近距离参观马氏宗祠。从2007年开始,历时5年,在家族有志之士的共同努力下,马氏宗祠终在2012年清明时节竣工。
宗祠及广场占地2.36亩,祠堂四周龙墙环绕,整体采用北方天井四合院建筑格式。
宗祠最前方矗立着四根石门柱,象征着四面八方之族众顶天立地,巍然屹立。由旺祖系十八世汉国捐赠。柱联:扶风堂前程似锦,兴旺成人才辈出。
气势轩昂的龙马碑。龙马昂首奋蹄,欲取天马行空之势,一声长啸,威震八方,象征着勇往直前、百折不挠的精神!
上面刻有扶风马氏世系表和马姓由来及始祖传略。东侧由旺祖系十八世汉国题书:凫山南麓马氏共仰扶风堂,四湖北岸宗亲同祀兴旺成。
仿古宗祠大门。门匾“马氏宗祠”由浙江大学著名教授二十一世马世晓题书,楹联由马建钧题书。
十七世宗朴撰写
大门里门,匾文:佑启后人,楹联文:是训是行绳其祖武,有典有则贻厥孙谋。
东厢房,排列着族人捐资尽孝碑,记载着他们的生平及对先祖的敬奉。
扶风世家匾额
西厢房,里面珍藏着族人们文献资料、字画、谱牒,门匾“祖德衍庆”。
大殿。匾和楹联由滕州书协副主席马永云题书。
神龛,用实木雕刻而成。供奉着兴、旺、成及系下五世祖神位,供五十六位。神龛横匾“世代繁昌”和对联由马建钧题书。
行辈字
九世五服图
参观完毕,看到前梁村的宗亲们正热情高涨,积极捐资,为家族事业的发展尽一份力,真正做到了一片真情献族亲!
上午十点,“马氏家族祭祖庆典暨颁发末卷宗谱仪式”正式开始,鞭炮齐鸣、烟花升空、声乐奏起。族人们整衣正冠,庄严肃穆。
仪式由马氏宗祠修建理事会常务副会长十八世马存安主持。他代表理事会对不辞劳苦前来参加庆典活动的族亲们表示热烈欢迎,并致以衷心的感谢。
祭祖活动分两部分进行。首先到宗祠院内向先祖牌位前行礼;然后到祖林墓碑前行礼。
龙墙环绕的宗祠
始迁祖兴公之墓碑。于二00八年清明佳节自蒋家店西南迁入此林。
二世祖秉彝公之墓碑,二00八年清明佳节重修。
三世祖端公之墓碑,二00八年清明佳节自东焦迁入此林。
陵园内苍松翠柏,竹林挺拔,郁郁葱葱。一世祖、二世祖、三世祖的墓碑按携子抱孙的方位,依次排列,碑前设供桌、香炉。老三支代表及众族亲,向先祖上香、行大礼。
礼毕后进行大会发言。首先由会长19世马加礼代表理事会,向族人汇报十年来的工作情况。他说,自二零零六年底,开始筹划成立统修族谱理事会至今,已历时十一个年头。十多年来,在到会的各位族亲的大力支持下,已圆满的完成了迁移始祖茔,恢复老林,统修族谱,新建家祠几大任务,为后人交流思想、祭祀先祖搭建了团圆平台,这一系列工作的实施,北焦村两委会及全体村民贡献巨大,功不可没,马氏族人永远难忘!
他说,以上已颁发了首卷至九卷宗谱,今天又颁发了末卷,马氏宗谱已是完整的家谱,意义重大。首先是十多年来,凡是为我马氏统修族谱、修建家祠出资、出力、出智的各位族亲均载入末卷谱中,让我们的子子孙孙永远铭记。其次是通过末卷将收支情况公布与众,这也是向族人所作的一项交待,同时也了却了理事会的一桩心愿。
他指出,回顾十多年来,理事会成员虽然付出了一些辛苦,但都是心甘情愿的,心底是非常坦然的,上对得起祖先,下对得起子孙,中对得起自己,无愧于族众赋予的责任和期望!今天召开的祭祖大会,缅怀我们祖先的高风亮节,弘扬家族的优良传统文化,期盼我马氏族人同心同德、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奋发图强,为我马氏家族的兴旺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三焦村代表,北焦村党支部书记19世马彦武讲话。他说,今天的庆典就是借此机会,在当今和谐社会的大家庭中,让我们马氏家族继承先辈的光荣传统,学习先辈以家族为重的精神,家和万事兴,忠厚传家远,和谐早就人才,让我们团结起来,做好一家人,做好一家的事,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不忘祖宗,不忘家族,做一个顶天立地、为家庭为社会有着积极贡献的人!
江苏丰县族人代表,18世马汉峰讲话。今年77岁的马汉峰,遍访周边马氏聚居地,潜心研究马氏文化二十多年,为弘扬我马氏文化做出了突出贡献。他深入简出地讲述了马姓的由来、发展、迁移以及马氏文化等。
他说,黄金非宝,书是宝,家谱即书,即宝,弘扬马氏的文化,续好家谱,盖好家庙。马氏的贤孝子孙英明达士,有钱用在家祠家谱上,万事皆空善不空,生不带来,死不带走,办善事实事,留给子孙看得见摸得着的有深远意义的事情,才能不愧来世一生。
马氏宗谱末卷
微山县南阳镇族人代表22世马继文,鱼台县成祖后裔代表19世马敬宪,兰陵县族人代表17世马西传,枣庄市族人代表17世马连振,台儿庄族人代表17世马全营也分别作了发言。
马姓起源于战国时期赵国的国姓赵。赵武灵王之子赵奢公,居于赵国都城邯郸,因其战功卓著,而被赵惠文王封为马服君,卒后葬于紫山。从其孙赵兴开始,改赵氏为马服氏,后单姓马。因而,邯郸为我汉族马氏之发源地。到了东汉,马氏家族依旧显赫。马援将军一生南征北战,后来落户陕西茂陵县。他有个儿子叫马拔,字扶风,因马家功绩很大,当地一个村子被命名为扶风毕公村,这里也被视为马氏的发祥之地。故马氏后人,均以扶风作为郡望和堂号。
会后在马氏宗祠前留影纪念
明洪武二年,马氏堂兄弟“大、俊、明、喜;兴、旺、成;琰”八人,携家带口,千里迢迢,自陕西扶风经洪洞县迁至微山湖两岸的滕县、沛县、微山、鱼台等地,奉诏垦田,苦劳耕作,繁衍生息已近650载!焦村马氏就属于“兴”祖的后人。
与兄长合影
康熙年间,为躲微山湖水患,十世祖马公讳玉楷从焦村迁往池头集。乾隆年间,十三世马公讳呈芹迁至前梁村,目前在该村已传至23世。
和前梁村族人代表合影
中午,宗亲们欢聚一堂,共进午餐。大家畅所欲言、互相交流,一起为马氏家族事业献言献策,尽享家族亲情,全场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此次祭祖活动,联络了分散在各地的宗亲,加深马氏宗亲之间的情谊,同时也勉励了全体宗亲众族要牢记马援将军的“老当益壮”、“马革裹尸”的精神,铭记祖训、继承祖德、彰贤扬孝、敦亲睦祖。
此活动让更多的社会各界人士了解马氏家族史、滕州马氏支系繁衍变迁的历史。既弘扬了家族的美德,又传承了家族的优良传统;既凝聚了家族的力量,又构建了家族的和谐;既营造了马氏家人相互关心,相互爱护,相互帮助的良好氛围,又激发了我们马氏家人的自豪感和荣誉感。
马氏宗亲祭祖活动圆满结束。再次感谢理事会的精心组织,感谢宗谱编撰人员的辛勤付出,作为马氏子孙,谨向您们表达最崇高的敬意!愿族情永恒!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