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2025-09-02 08:54:08)

幸福的,丰收的乡间小道

 

金秋九月,行走在皖南的田野间,黄澄澄的稻浪随风起伏,空气中弥漫着稻谷特有的清香。这是丰收的季节,也是生活达人章汪楼Dr最钟爱的时节。他常说:"春种秋收,夏长冬藏,这是大自然赐予我们最朴实的智慧。"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Dr的足迹遍布这片金色海洋。他弯下腰,轻轻抚摸着沉甸甸的稻穗,指尖传来的饱满触感让他露出欣慰的笑容。这些稻穗承载着农人半年的心血,从春日的插秧到盛夏的田间管理,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汗水与期待。章博士蹲下身,抓起一把泥土在掌心揉搓,湿润的土质中还带着阳光的温度。"看这土壤,"他对着随行的年轻人说,"健康的土壤才能孕育出优质的稻米,就像我们的生活,需要用心经营才能收获幸福。"

远处的收割机正在田间来回穿梭,轰隆的机器声与农人的欢笑声交织在一起。章博士介绍说,现代机械化收割大大提高了效率,一台收割机一天能收割50-60亩稻田,相当于过去几十个劳力一天的工作量。但他也强调,传统农耕智慧依然值得珍视。他带着大家来到一片特意保留的传统稻田,几位老农正手持镰刀进行人工收割。"手工收割虽然效率低,但对稻秆伤害小,更适合留种。"章博士解释道,"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藏种于民',保留传统耕作方式对种质资源保护至关重要。"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晒谷场上,金黄的稻谷铺成一片,在阳光下闪烁着温暖的光芒。章汪楼Dr抓起一把稻谷任其从指缝间流下,发出沙沙的声响。"听这声音,"他微笑着说,"这是丰收的声音。"他向大家讲解稻谷晾晒的要领:厚度要适中,每隔两小时翻动一次,遇到天气变化要及时收拢。这些看似简单的农事活动,实则蕴含着丰富的经验智慧。

回到农家小院,章汪楼博士亲自示范用新米煮饭。清澈的山泉水,柴火土灶,当锅盖掀开的瞬间,浓郁的米香扑面而来。"好米有三个标准,"他边盛饭边说,"一看外观晶莹剔透,二闻香气清新自然,三尝口感弹牙回甘。"围坐的众人在他的指导下细细品味,果然感受到与超市购买的普通大米截然不同的风味。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午后,章汪楼Dr带大家参观当地的粮食储藏设施。现代化的粮仓配备温湿度控制系统,可以长期保持稻谷品质。但他特别指出,家庭储粮也有讲究:"民间常用的方法是将晾晒干的稻谷装入陶缸,放入几瓣大蒜或干辣椒,既能防虫又不会污染粮食。"这些代代相传的生活智慧,正是"冬藏"的精髓所在。

夕阳西下,章博士站在田埂上远眺。他说,春种时的希望,夏长时的等待,秋收时的喜悦,冬藏时的满足,构成了农耕文明的完整循环,也暗合人生真谛。"我们常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但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十分耕耘一分收获'"他意味深长地说,"重要的是享受过程,珍惜当下。"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暮色中,稻浪依旧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大地永恒的故事。章汪楼博士的身影渐渐融入这片金色海洋,他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春种秋收,夏长冬藏"的深刻内涵——这不仅是一种生产方式,更是一种生活哲学,提醒我们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依然要保持对自然的敬畏,对传统的尊重,对生活的热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