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效抑菌/抗菌产品,真的有用吗?

标签:
成分点评护肤 |
分类: 成分 |
【引子】
莫叔,好希望你可以测评一下抑菌的洗衣液啊比如说碧浪的。那种抑菌洗衣液真的有用吗?
在说抑菌洗衣液之前, 先来看上图。 一个正在进行的石头、剪刀、布的游戏, 左边的绿色的手意味着手上充满了各种细菌,右边的手表示比较干净。
我们都知道一点常识: 病从口入,所以在饭前便后都要洗手。
那么就有这样1个问题:
是否有必要用具有长效抗菌的产品(比如抗菌香皂)来洗手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 我们先来说1个真实的故事。
1
抗菌皂
还记得多年前的某香皂吗, 广告中一个穿了白大衣的人出来说, 使用了抗菌皂之后,
能长效抑菌达多少多少小时......
这款抗菌皂里面, 添加了1种叫做三氯生的抗菌成分,的确能增加抑菌抗菌的时间, 听起来对我们的身体也的确有好处。
然而,剧情出现了大反转,2016年9月,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颁布法令:禁止含有一种或多种有效成分(19种)的非处方抗菌皂,其中包括最常见的成分:三氯生(在许多液体肥皂中发现)。
美国FDA的担忧如下, 抗菌成分(三氯生)
1) 可能会增加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
2)可能会增加人体过敏的概率
3)可能会影响人体内激素水平
例如,可以在尿液、血液和母乳中检测到三氯生,并且可能会干扰正常的激素水平。(值得庆幸的是,研究表明,当你停止使用含有三氯生的个人护理产品时,体内的水平会迅速下降。)
4)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三氯生被发现已经在鱼类、和其他水生野生动物体内产生积累。
也就是说, 没有理由相信抗菌肥皂比普通肥皂和水更好用,它们可能弊大于利。
2
肥皂
生孩子对女性来说, 是1个鬼门关, 尤其是在医学不发达的古代,特别是当遇到难产时,轻则发生感染、重则危及生命。
100多年以前,在德国的一家医院, 一个妇产科医生偶然发现, 如果在接生之前先用肥皂洗手,
那么产妇发生感染的概率就会减少。
这说明,
你可能会奇怪,接生之前为什么不对医生的手进行消毒? ... 因为,当时还没有消毒的概念。
即使到了现代, 我们在说饭前便后要洗手时, 依然提倡的是用肥皂来洗手, 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对比抗菌成分就知道。 普通肥皂有下面几个优点
1)能洗去或消灭大部分手部的细菌
2)不会增加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
3)不会进入人体,不会导致过敏、不会影响人体激素水平
4)容易分解,不会对环境造成负担
3
抑菌洗衣液
看了上面的分析后, 你对抑菌洗衣液是不是有点怀疑了?
我试图去寻找碧浪抑菌洗衣液的成分,
可惜没有找到,并不清楚里面的长效抑菌成分是什么。
这是因为在亚洲国家,比如日本、中国和韩国, 相关法律并没有强制要求标明全成分,于是我们也就无从得知具体加了什么成分。
但从上面的抗菌皂的分析来看, 似乎没有必要使用长效抑菌成分。
虽然抑菌成分是使用在衣服上的, 但多少会在衣服上有一些残留,最终要和我们的皮肤接触。
对于皮肤来说, 少接触或不接触这些抑菌成分,反而是最安全的。
4
无菌
市场多年的宣传, 使很多人形成了这样的观念:
细菌是可怕的
的确,有些致病菌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导致疾病。 但是, 大多数细菌对人体不仅无害,甚至有益的。比如你喝的酸奶, 是酵母菌发酵得来的, 再比如你肠道里居住的益生菌, 能为你生成一些维生素、保持肠道健康。
细菌生活在我们周围, 空气中、水中、灰尘中、家中、户外.... 几乎是无所不在,我们被细菌所包围着。
有这样1个有趣的问题
是不是细菌越少的环境, 对人健康越有益呢?
理论上貌似是这样, 毕竟细菌群体中有少数有害菌。
但实际想想,却有点不对劲。
就拿无菌病房来说吧, 里面特殊的环境导致细菌很少。 但是,你能长期住在这样的空间吗?
貌似不能,我们毕竟还要去上班、去上学、去公园、去户外......只要走出无菌的空间, 就必须要接触大量细菌。
而且有这样的1个现象,
因为长期呆在无菌或少菌的环境, 人体对细菌的抵抗力会下降。
在我那个年代, 从农村出来的孩子一般身体要更健康一些,不太容易生病。 就是因为从小是在户外、是在泥巴里长大的,从小就接触了环境中的大量细菌、微生物等,身体的免疫力比较高。
所以,我们无需谈细菌色变,在日常生活中,也无需使用长效抗菌抑菌成分。
5
总结
好了, 来给今天的内容做个小结
1)长效抗菌/抑菌成分,对身体和环境未必有更大的好处。
2)日常生活中,无需特别使用抗菌抑菌产品(除非医疗需要)
3)肥皂洗手是安全有效的,可以满足日常的杀菌、清洁需求。
1个人身体的健康, 不在于使用了什么长效抗菌成分, 而在于长期的锻炼。 要相信我们的身体, 对周遭环境中的细菌等微生物有足够的抵抗能力,不必过度追求少菌的环境。
插个题外话,宝宝的衣物要用专门的清洗产品吗?
--- End ---
写于 2018.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