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带着我去逛屈臣氏--乳霜选择攻略(上)

(2016-12-08 06:11:28)
标签:

成分

点评

护肤

分类: 成分

带着我去逛屈臣氏--乳霜选择攻略(上)
关于护肤化妆品, 已经写了近200篇文章了。。。可是, 市场上的护肤品是如此之多。。。多到足够写好多年的。。每年都有更多新品牌的护肤化妆品上市。。。这对于每一个用户来说, 简直无法选择。。。

就拿屈臣氏来说,相信很多人都逛过。。。光是屈臣氏超市里面的护肤品, 也多到令人乍舌。。。

护肤品到底怎么选择呢? 这是我长久以来一直思考的问题, 有没有一个标准来给这些护肤品化妆品做个评分, 方便大家选择呢?

 

 

1. 护肤品,怎么评分?

这个工作一定是很艰难的, 因为任何一个护肤品都牵涉到很多方面: 品牌影响力、售价、成分、功能、用户使用反馈、、、

如何从这繁杂的诸多选项中进行筛选呢? 。。。 很难, 所以现在市面上找不到这样的准确评分。。。

既然所有的护肤品、化妆品都是作用在皮肤上的, 那么能不能从皮肤安全的角度, 来进行一个评分呢?  这样就可以抛开其他的诸多选项, 毕竟品牌影响力、性价比、肤感、功能等无法量化。。

如果, 把我们的皮肤比作上帝, 我们好好的问一下自己的上帝(皮肤), 你需要什么保养? 你喜欢什么样的成分? 。。。 

在这篇文章《皮肤需要什么保养》

中,我们通过分析已经知道了, 皮肤需要的保养就是 保湿+避光 其他功效难以实现, 就算能实现一点, 也是以牺牲皮肤健康为代价的。。。   

那么, 我们就站在皮肤的安全角度上,  来给护肤品做一个评分。




2.  安心度,评分规则来了

既然要评测, 就要定一个 评分标准 从皮肤角度出发,我做了如下设定(暂定):

1. 保湿作用的成分        

2. 防腐剂                    -0.5  

3. 精油、香精、香料              -1  

4. 酒精(变性乙醇)     -1  

5. 粉类成分(色素/粉、颜料、二氧化钛、氧化锌、云母、高岭土、锦纶...                       -1  

6. 提取物(各种发酵类、各种植物提取物...          -1 

7. 功效成分(EGF、美白、抗皱、抗氧化...                 -1 

8. 软化角质(尿素、尿囊素...                -1  

9. 化学防晒成分             -1 

10. 去角质(磨砂、水杨酸、杏酸、其他果酸...                -2  

11. 舒缓抗敏抗炎(甘草酸钾/酸二钾/酸铵、红没药醇、甘草提取物、马齿苋提取物...       -2  

备注1:首先申明, 这个评分一定是不科学的(想喷的人一定很多) ,因为对每一个成分来说, 对皮肤的刺激性和含量有关、和生产工艺有关、甚至化学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也会影响到...就好比,偷1000元才算犯法, 但是君子连1元都不会偷的。 配方也是一样的道理,从皮肤安全角度出发,知道这个成分有些刺激, 就坚决不加,哪怕是微量, 这是一个原则问题。

备注2:防腐剂只扣0.5分,是因为护肤品从原料、生产、销售、使用、 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 没有防腐剂,就没法保存。 虽然有些护肤品里已经没有防腐剂了, 但,是通过其他具有抗菌效果成分组合防腐的,考虑到防腐剂也是有刺激的, 所以只扣0.5分。

备注3:精油、香精、香料都是小分子化学成分,挥发性高,对皮肤渗透力强, 对皮肤有潜在的刺激性,所以扣1分。

备注4:变性乙醇就是酒精。酒精对皮肤的渗透性高, 进入细胞膜后,可能会让蛋白质失活变性(影响人体细胞), 加上长期使用会让皮肤变的干燥, 所以扣1分。

备注5:细细的粉类成分,覆盖在皮肤表面后, 可能会让皮肤不透气、可能会堵塞毛孔,所以要扣1分。

备注6:提取物里面包含成百上千种不同的化学成分, 成分极其复杂,我们并不知道哪一个对皮肤是安心的、哪一个是不安心的。。。而且提取物里具有一些功效成分, 对皮肤有潜在的刺激性,所以要扣1分。

备注7:各种各样的功效成分, 要想发挥作用, 就必须渗透进入皮肤,原理和皮肤用药是一样的。是药三分毒, 同样道理, 进入皮肤的功效成分也有副作用存在,所以要扣1分。

备注8:皮肤主要功能是屏障和保护, 需要具有一定韧度和硬度的表皮, 那么软化角质成分会降低皮肤的防御能力, 所以要扣1分。

备注9:化学防晒成分多少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性, 所以要扣1分。 

备注10:去角质成分对皮肤的破坏是野蛮粗暴的, 虽然护肤品里加的少, 但是长期一定会让皮肤变薄, 所以扣2分。

备注11:舒缓抗敏抗炎成分要扣2分。 道理很简单, 好比正常人吃感冒药。 长期使用, 降低了皮肤的免疫力, 让皮肤状态变的不稳定。

 

好, 评分依据出来了, 那么, 对于一个护肤品,如何打分呢, 设定 评分规则 如下

1. 任何一个护肤品, 基础分是满分 10分。

2. 配方中有任何一类上述成分, 按类别开始扣分(举例,如果配方中同时有美白、抗皱、抗氧化成分,也只扣这一类别的分 -1分)

3. 逐一扣完后的分就是该产品的 最终得分。 得分越高, 安心度越高。

Ps:最后要强调一下, 这个评分完全是我个人设定, 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和法律法规效力, 只是我个人用来判定一个护肤品是否安全的参考。

好了, 有了这个评分标准,我们就可以给每一个产品进行打分了, 评分可以成为我们选择的一个参考。  来,我们去逛屈臣氏吧!

 



3.  乳液/面霜,安心度评分

已经是冬天了,保湿产品是必须的, 那么第一期评测就从乳液和面霜开始吧。。。

本来想一次性做完的。。。结果,工作量大的吓人。。昨天花了8个小时, 也才完成了60个产品的评分、编辑、整理工作, 那么就先来看这些产品的吧

带着我去逛屈臣氏--乳霜选择攻略(上)

带着我去逛屈臣氏--乳霜选择攻略(上)


带着我去逛屈臣氏--乳霜选择攻略(上)
带着我去逛屈臣氏--乳霜选择攻略(上)
带着我去逛屈臣氏--乳霜选择攻略(上)
带着我去逛屈臣氏--乳霜选择攻略(上)
带着我去逛屈臣氏--乳霜选择攻略(上)
带着我去逛屈臣氏--乳霜选择攻略(上)
带着我去逛屈臣氏--乳霜选择攻略(上)
带着我去逛屈臣氏--乳霜选择攻略(上)

Ps:以上成分参考网站:http://www.bevol.cn/(该网站公布的成分是来自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相对来说可信)

因为产品太多, 没法一一列出所有产品的成分表。有对成分感兴趣的,直接上这个网页去搜成分。

产品的排序是按照价格从低到高。 

 



4.  安心度评分,只能作为一个参考

有必要再对安心度评分,作一个说明:

安心度评分,是不科学的。

举个例子吧, 如果一个产品中只加了1种植物提取物, 那么按照规则扣了1分。。。另外一个产品里面添加了60种植物提取物, 可是按照规则, 也只扣了1分。。。对于皮肤来说, 成分越少越安全, 那么有60种植物提取物的安心度应该更低才对, 可是在这一项上的扣分是一样的。。从这一点上来说, 一定是不科学的。

还有, 某一款粉底里面只添加了1种色粉,而另外一种粉底里面加了6种不同的细粉。。。对于皮肤来说, 细粉越少越安全, 可是在这一项上的扣分却是一样的。。。从这一点上来说,也是不科学的。。。

。。。。

类似这样不科学的例子太多太多了。。。

所以, 安心度作为一个参考, 让你大致了解这个产品里面有哪些扣分项目类别。

 



5.  除了安心度, 还有哪些可供参考?

除了安心度,还有其他一些方法, 可以帮助我们来进一步选择:

1) 成分少的,相对安全一些

当然, 这不是绝对的,也是一个模糊的参考方法。 比如, 药妆更注重对皮肤的安全性, 成分相对其他护肤品来说, 更少一些。

2) 只有保湿滋润作用的,相对安全一些

当然, 这不是绝对的,也是一个模糊的参考方法。是因为,只要添加其他功效成分, 这个配方就必须要增加对皮肤的渗透, 把功效成分送入皮肤深层, 就大大增加了对皮肤刺激的可能性。




6.  总结

护肤品的评分是一个浩大的工程、、、 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之所以把乳液和面霜放一起, 一来是因为屈臣氏就是这么分类的, 二来是因为乳液和面霜都是保湿滋润的作用,皮肤用一个就可以了(有闲有钱的可以多用没关系)。。话说, 这屈臣氏里的产品也真是够多的了。。。 也不知道哪天才能整理完。。

 

带着我去逛屈臣氏--乳霜选择攻略(上)

写于 2016.12.07  11:02

不转太对不起作者了啊啊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