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本工作室魏海老师开设省级示范课

(2021-04-01 06:59:09)

  昨天,在2021年的第一声春雷中,江苏省教研室主办的“化学文化观照下的江苏化学地方教材开发研究重大课题结项工作”研讨活动,在徐州市第十三中学如期顺利举行。

本工作室魏海老师开设省级示范课
    简短的开幕式结束后,是4节展示课。本工作室成员魏海老师,执教《复习“金属的冶炼及应用”》,并受到听课教师和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 
本工作室魏海老师开设省级示范课

本工作室魏海老师开设省级示范课
    江苏省特级教师李德前教授,受省教研室赵华老师的指排,对魏海老师的展示课进行了精彩的点评。点评文字如下(根据现场录音整理):

本工作室魏海老师开设省级示范课
    一、主体突出,主导恰当

魏老师相信学生,敢于放手;师生互动,贯穿全程她语言生动,循循善诱;她引导学生“自主学、合作学、质疑学,学进去、讲出来、教别人”,充分践行了“学讲方式”的教学理念。

整节课魏老师以学生为中心,面向全体,教室里没有被遗忘的角落;课堂上,氛围宽松,教学民主,因此教学生成不断。

二、重视实验,不断探究

实验是化学的特征,探究是科学的灵魂。本节课魏老师注重化学实验,以实验激发兴趣;重视实验探究,以探究培养能力。她设计的模拟古代炼铜实验,操作简单、现象明显,同行们一看就懂、一学就会,可重复性强,富有化学思维,不失为优秀的中学化学实验教学资源。

本工作室魏海老师开设省级示范课
    三、家国情怀,学科育人

本节课,不管是课的导入时播放的徐州博物馆金属物品图片,还是师生们课堂上探寻的金属冶炼历史,大都涉及徐州的两汉文化。如:发现“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刘安,就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徐州利国铁矿的竖炉乃是现代高炉的雏形;徐州铜山出土的钢剑与日本奈良出土的钢剑同源同根……这些乡土素材,向学生渗透了家国情怀,培养了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点燃了学生热爱家乡、学好化学、建设家乡的激情。

 

本工作室魏海老师开设省级示范课

四、结课升华,立德树人

整节课主线清晰,犹如缓缓打开一幅金属冶炼的历史画卷,魏老师带领学生领略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勤劳勇敢,深化了金属的化学性质及冶炼方法和规律;特别是结课时,她用红色粉笔描出一个大大的“工”字,既完成了本节课的板书,同时在结束语中引入“工匠精神”,即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精益求精的创新精神、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至善至美的敬业精神,从而使立德树人在课堂落地生根。

五、两点建议

1)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可以使用铁丝绒代替铁丝,不仅能看到固体变红,还能在短时间里看出溶液呈现的浅绿色。

(2)教师与学生互动时的语言,及教师对学生的点评,有时不够及时,有时语言可能不太准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