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省初中化学评优课的分析与思考

(2020-01-20 18:23:38)

       今天,本室主持人为新沂市初中化学乡村教师培育站的老师们开设了《对江苏省初中化学评优课的分析与思考》的讲座,受到师训班学员的一致好评。

对省初中化学评优课的分析与思考

对省初中化学评优课的分析与思考

对省初中化学评优课的分析与思考

       我们的群主认为,省级评优课大都具有如下显著特征:

       一、教学有主线

       参赛者的课例基本上都能“紧扣课题、找准主线、开展主题教学”。主题教学可以使教学流程清晰,环环相扣,有序推进,犹如缓缓打开一幅诱人的画卷。

       在《碳及其化合物的复习》这一组,我们群主最欣赏常州市实验初级中学蒋玛丽老师的教学主线。

对省初中化学评优课的分析与思考

       她的课紧密联系生产生活,以花生及花生壳为背景,通过“初识花生壳→巧用花生壳→再探花生壳→感悟碳循环”为主线,将碳及其化合物巧妙串联起来,真正达到了温故知新、不断升华的境界。

       南师大苏州实验学校郭建虹老师执教的《碳为观止——碳及其化合物的复习》,是本次赛事的一等奖第一名。

对省初中化学评优课的分析与思考

       这节课的大标题是“碳为观止”,叹为观止的原意是“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郭老师用其谐音,一语双关,赞美“碳及其化合物的数量庞大、功能强大、无比伟大”。

       这节课的明线是“纵连碳及其化合物的演化“,暗线是“横比东西方不同的文明”,两线合一“见证化学作为一门科学的发展轨迹”。郭老师以此为主线,沉浸史海、俯瞰化学,碳为观智、碳为观志。因此,这是有内涵的一节课,充满理性思维的一节课,富有哲理的一节课。

      扬州朱如琴老师的课《碳及其化合物的复习》也很有借鉴意义,她以丰富多彩碳家族中的几种典型物质为背景,以碳在自然界的循环为主线,在它们的化学变化中渗透变化观念、树立平衡思想,倡导科学精神、践行社会责任,从而使核心素养在课堂落地。

对省初中化学评优课的分析与思考

       李老师对这节课的评价是:朱老师能跳出知识本身,追求观念建构;重视引领提炼,关注核心素养;贯穿变化思想,融合平衡观念。

       二、实验有创新

       化学离不开实验,评优课离不开创新实验。每一届的化学评优课,都涌现出很多创新实验,不仅简单实用,而且使人耳目一新(为了保护实验创新者的知识产权,此部分内容省略)。

       三、结课有升华

       如果结课还总是停留在知识的小结上,甚至是草草收场,那就是虎头蛇尾了。理想的课堂,尤其是公开课、展示课、评优课,必须是开头有生气,结尾有灵气——这就是常说的虎头豹尾。

       结课不再单单是传统的回忆知识、总结技能,而要与时俱进——将知识与技能跟学生的学习态度、生活习惯、修身养性等巧妙联系起来,这样才能升华学科的教育价值,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这样的结课就是豹尾——收尾有力、寓意深远、厚积薄发,使学生身心受益(为了保护执教者的知识产权,此部分内容也省略)。

对省初中化学评优课的分析与思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