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编者注:刘振奎老师是本工作室培养的青年教师。近年来,他能积极参加各类教学业务比赛,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尤其是在江苏省第六届实验创新大赛中,与陈立铭、赵秀云老师合作完成的项目《燃气防爆、验纯、爆炸实验装置》荣获一等奖。下面是他在比赛结束后,撰写的一篇心得体会。
http://s6/mw690/0067je6mzy7bbFRFqBLb5&690
我们根据这几年教学实践,反复推敲拿什么样的作品参赛,这期间在鼓楼区教研室陈立铭主任的指导下,多次向全国实验创新能手李为才老师请教,多次拜访江苏省特级教师李德前老师,几位专家老师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历历在目,真诚指导,亲手示范,有时一个字一个字的斟酌研讨,这种专业化的指导和亲情般的传承,使我们如沐春风,自我感觉如不好好准备实验作品简直是对不起指导老师的真情。
寒假几乎没休息,一直在学校实验室改进实验和书写文稿,我们从对可燃性气体性质实验时常引起气体发生装置爆炸事故入手,从为什么到怎么改,从实验原理到实践操作,设计出防爆装置。开学后顺利脱颖而出,代表鼓楼区参加徐州大市比赛,在众多实验创新作品中,顺利被市教研室的专家评委选为优秀实验作品,代表徐州大市参加江苏省的实验调演大赛。
为徐州市的荣誉而战又成了新目标。教研室的蒋良老师和王澍老师多次现场鼓励我们,要精益求精,多向徐州有经验的教师取经学习,传承徐州化学老师的工匠精神,站在徐州化学前辈优秀品质的至高点上,打造出徐州化学老师的创新作品。
为了进一步提升我们现场比赛的经验和水平,教研室组织参赛老师多次进行现场模拟比赛展示,同时邀请了徐州化学界的大咖参与现场辅导,他们有徐州市西苑中学特级教师李德前,徐州市科技中学姚元之,徐州市第三十七中学的钱绍友,还有徐州一中的特级教师宋志贵老师等。
http://s5/mw690/0067je6mzy7bbGeJdvm44&690
每次现场展示后,几位老师给予了耐心细致的辅导和改进建议,每个参赛作品辅导时间都长达四十多分钟,改进好的作品一周后再进行模拟展示,反复精心打磨,甚至到了省赛的前一天晚上,参赛老师还在揣摩如何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的更完美。功夫不负有心人,江苏省化学实验大赛当天,徐州的参赛选手发挥最为精彩,受到现场十三位专家评委和观摩老师的一致好评,最终七个作品中有五个摘得省一等奖,两个获得省二等奖,徐州市化学团队也成为江苏省十三个大市代表队中成绩最好的团队。名正言顺的获得江苏省团体第一名。
http://s5/mw690/0067je6mzy7bbFOVrE094&690
回顾整个赛程,忘不了特级老师李德前及鼓楼教研室陈立铭主任挑灯书写修改书稿的情景;忘不了大雪纷飞开车拜访全国教具制作能手李为才老师的谆谆教导;忘不了市教研员蒋良老师、王澍老师多次为我们精心打磨指导展示;忘不了姚元之校长、钱绍友主任等等一些老师的无微不至的帮助和鼓励。
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是巨大的,这次大赛的历练使我收获满满,成长道路上积淀了丰富经验,从徐州化学前辈身上学到的不仅是专业上的知识,还要学作为一位普通教师难得的扎实的教育素养。认识了一大帮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参赛老师,我自感需要向他们学习的东西也越来越多。真是更加有必要传承徐州化学老师的工匠精神,脚踏实地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继续打造化学教育之美、实验之美。
江苏省教研室赵华老师也真切的号召我们以比赛促发展,从收获“三个一”开始,通过参赛发一篇高质量的论文,通过参赛获得一个省级的证书,通过参赛参与出一本化学实验创新的书籍。
http://s1/mw690/0067je6mzy7bbG1zdJK40&690
我想,我一定做好总结,勇做排头兵,走在实验创新、教育创新的路上,给可爱的孩子们带来学习上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