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溪老街(游记)

标签:
杂谈 |
分类: 我的出游 |
后来,又重新做了功略,去我们家乡的黄山,其实有时候越离的近的风景,越是不在自己规划的范围,一直想去,却一直没有成行。
好友萍听说我要去黄山,说要与我同行,带着孩子们,去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我喜欢坐火车出行,一般来说在16个小时以下的卧铺是我的首选,我在去哪儿网订好了车票,订好了宏村,西递古村落的客栈,准备好了行李,等着日子出发。
8月8日我们到达屯溪老街,屯溪是黄山的南大门,坐落在黄山市的中心地段,在青山绿水之间。老街历史悠久,从宋代开始到明清,一直都是徽州的物资集散地。历史上,屯溪是由新安江,横江,率水三江汇流之地的一个水埠码头发展起来的。老街的形成和发展,与宋徽宗移都临安(即今日的杭州)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我们来到这儿,是正午时分,八月的屯溪比岭南热多了,下了车,一股热浪扑来,大地像一个大蒸笼,突然觉得这样的热,无法忍受。我们吃了午饭,准备去找酒店,因为当时,时间不好确定,就没有订屯溪的酒店,很巧的是,我们走了一小段,就看到“黄山小镇国际青年旅舍”门口的花草,摆设,看起来很文艺,萍也是文艺的女子,所以我和她决定今晚就住在这儿。
别致的一家客栈,紧临着屯溪老街,闹中取静。主要是很文艺,有发呆的地方,有绿植,主人把这里打扮的,和咖啡厅似的。房间也雅致,我们住三楼,房间旁边还有一个露台,有好看的花草,晚上还可以看星星,赏月亮。
我们午休到三点多,因为外面太热了,到四五点才开始去逛古街,我对于这些古街,古镇,古巷的地方,有说不清的情结,很喜欢。不过屯浮老街,没有下面两站宏村,西递那么喜欢,许是因为这里商业气息太浓厚吧。
到处是卖笔、墨、纸、砚的店铺。笔、墨、纸、砚是中华民族独特的传统书写工具,被誉为“文房四宝”。我们安徽是宣纸、徽墨、宣笔、歙砚的故乡,“四宝”俱全。我们走进一家家卖砚台的店,里面的砚台,从几百到几万的价格不等,小小的一方砚台,凝聚出先贤的格调与精神。文人最亲近砚,多少书法名画都起于这方寸之间。
“十二岁的苏轼,在地里挖出一块石头,他父亲谓之“天砚”授予苏轼,这般儿时的激励,成为东坡先生驰骋文坛的起点。此后他赏砚,藏砚,刻砚,赠砚,成为千古代表性的“砚痴。“
以前对徽文化了解的不多,来到这儿,还让人增长了见识。
在这里,我还刻了一个闲章,第一次用“若诗”这个名字刻的,我觉得到了这儿,不刻个章,真是浪费,民间有才气的人,太多,且深藏不露。第一次与萍,去桂林,我们见证了一个艺人,几分钟用名字题诗在折扇上,娟秀的小偕,跃然纸上,真正是惊艳了目光。依稀还记得,诗中的内容,我觉得,与他才初见,像是看穿我似的,短短四句,写的多像我呀,好像我自己都没有那么了解自己。
暮色一点点落下来,月如勾,灯如昼,我们找了一家餐馆吃饭,徽菜虽然没有那么出名,许是因为从小吃惯了这个味,随便走进一家店,味道都是我喜欢的。
晚饭后,我们在老街又逛了一会,就回酒店了。
好喜欢房间旁边的大露台,坐在露台上,微风吹来,繁星浩荡,几百年的光阴扑面而来,而我,就喜欢在这又旧又老的时光里,发呆,写字,虚度时光。
此文图片拍于2018年8月8日 写于2018年10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