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主题性混龄游戏幼儿互动策略
主题性混龄游戏幼儿互
动策略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521
  • 关注人气:1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游戏故事《科学区域游戏:点亮灯泡》(王翔)

(2019-11-28 09:51:35)
分类: 过程性材料——观察记录

“幼儿园游戏故事的研究”课题组观察记录                                            

观察时间

2019.3.19

观察者

王翔

游戏内容

科学区域游戏:点亮灯泡

观察(游戏)地点

小康轩教室

观察重点

幼儿自主增加的区域材料

观察方式

A、全面观察(   B、定点观察(  C、追踪观察(  D、对比观察(   E、间接观察(   F、扫描观察(  

 

应急灯泡实验是大班科学区的内容,这天混龄区域游戏时,中班的腾腾看到了这个游戏,玩灯泡时,拿了一支彩铅戳灯泡的底部,大班的翀翀上前制止了他:“你不能戳啊,会坏的。”腾腾说道:“我只是想看看,不用手能不能让灯泡亮起来?”翀翀说:“我也不知道,那我们去问问老师吧。”于是,他们去向老师求助。老师告诉他们:“我也不知道行不行,要不,你们找点东西试试呢。”接着,他们俩就满教室的找材料,橡皮、纽扣、电池、夹子、积木……发现有的能把灯泡点亮,有的不行。他们把这一发现告诉了老师,老师给了他们一张白纸,让他们把实验的结果记录下来。然后,大班的翀翀就把他们找到的材料都画了下来,能点亮的打勾,不能点的打叉。

在游戏结束后,老师给大班的小朋友们出示了他们的这张记录纸。组织幼儿讨论:为什么有的能点亮,有的不能点亮?由于在健康活动时,有关于触电知识的前期经验,孩子们很快就说出了,因为金属可以导电。这也就引出了“导体”这一小知识。所以,孩子们都能理解,金属是导体,只有导体才能导电。此时,小新在一旁说道:“那人又不是金属做的,怎么也能导电呢?”紧接着,坐在他周围的几个孩子也发出了同样的疑问。

接着,老师拿出了一杯水,把灯泡螺纹处放进水里,灯泡并没有亮起来,老师又往里面加了一勺盐,搅拌了几下,灯泡亮了起来。老师告诉孩子们,盐是一种电解质,含有电解质的溶液也能导电,我们人体内,也有电解质,所以也能导电。得到结论,电解质溶液也是导体。

游戏故事中教师注意:1、关注幼儿的游戏行为表现;2、幼儿在游戏中的游戏状态(如幼儿的情感与态度、语言和交往等)

当孩子们带着疑问来找老师时,老师并没有直接解答,而是让孩子们自己去寻找答案,并进行记录分析。给与幼儿探索的机会,幼儿就会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并且乐于不断地进行尝试和探究,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事后,组织幼儿进行讨论,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对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当幼儿提出新问题,同样利用实验的方式,更加直观的将问题进行解决,帮助幼儿理解。

在我们平时的日常活动中,我们老师总是会不自觉的替孩子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却忽略了,这样的“帮助”可能会让幼儿的主动性、独立性以解决问题的能力丧失。幼儿的进步在于亲身经历、体验、操作的过程中实现,只有让孩子们面对问题,参与解决,才能真正的帮助幼儿提升其能力,丰富其经验。

注意:教师从中获得了什么?(如对自己儿童观、游戏关的思考;对游戏支持策略的思考等)幼儿得到了什么?(如个性发展、能力获得等)游戏经验是否需要丰富、游戏材料、环境是否需要改进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