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游戏故事《科学区域游戏:取小球2》(王益)

(2019-11-28 09:47:28)
分类: 过程性材料——观察记录

“幼儿园游戏故事的研究”课题组观察记录                                            

观察时间

2018.11.8

观察者

王翔

游戏内容

科学区域游戏:取小球

观察(游戏)地点

小康轩教室

观察重点

区域投放的材料对幼儿游戏状态的影响

观察方式

A、全面观察(   B、定点观察( C、追踪观察(  D、对比观察(   E、间接观察(   F、扫描观察(  

 

区域游戏时,中班的宸宸选择了“取小球”的游戏,她是第一次玩这个游戏,首先她看了一下记录表,然后将装有木球和铁球的瓶子放在桌子上,按照记录表上的顺序,先用筷子去夹瓶子里的球,夹了几次后成功的将木球给夹了出来,铁球也用同样的方法取了出来。接下来是磁力棒,她先是用两个手指捏着一根磁力棒伸进瓶子里,发现够不到,再从材料筐里取出另外两个磁力棒把它们连在一起,很快取出了铁球,但木球尝试了好几种方法,都没有取出来。她在记录表上将成功的工具打勾,没成功的打叉。这时大班的翀翀走了过来说:我知道一个办法,边说边拿起剪刀和一根磁力棒吸在一起,伸进瓶子里把铁球取了出来,随后说到:“看吧,剪刀是可以用的吧”。宸宸说:你这个方法我用过了,你看我的记录表。两个人开始为怎么取木球争执起来。后面当宸宸尝试用胶带拉长伸进瓶子里的方法取球的时候,因为翀翀的干扰,胶带直接黏在了瓶子的内壁上,重复了好几次也没有把小球给取出来,于是,她在记录表上又打了叉。当宸宸刚把材料筐放回去,翀翀马上就去取过来玩了起来。

游戏故事中教师注意:1、关注幼儿的游戏行为表现;2、幼儿在游戏中的游戏状态(如幼儿的情感与态度、语言和交往等)

首先,“取小球”的游戏是我们根据幼儿游戏经验后进行过调整的,从二次投放的幼儿操作情况可以看到,已经有孩子能够想到将不同材料进行组合,从而解决探究中遇到的问题,更方便得取出小球,但由于只有一份材料,孩子们就需要等待较长的时间。其次,通过记录表的运用,幼儿能够清楚地记录自己的发现,同时,帮助幼儿进一步思考,每种材料和小球之间操作效果。

我们也发现,只有一个幼儿在玩这个游戏时,他会只关注自己的想法,因此操作方式也会比较单一,但当有同伴想一起玩儿时,由于材料的有限,又会产生不必要的干扰,从而影响探究结果。如果能够多提供几份操作材料,减少不必要的干扰因素,让几个孩子同时游戏,吸取别人的经验,相互学习,或是通过同伴间的交流可以探究出不同的实验方法。另外,既然幼儿已经能够进行材料的组合使用了,那这时,应该再次对材料进行调整,比如换一个更长更大的瓶子,将幼儿的探究活动不断引向深入。

注意:教师从中获得了什么?(如对自己儿童观、游戏关的思考;对游戏支持策略的思考等)幼儿得到了什么?(如个性发展、能力获得等)游戏经验是否需要丰富、游戏材料、环境是否需要改进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