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游戏“灰姑娘”》观察量表(吴南萍)
(2015-12-15 13:24:30)分类: 过程性材料——观察记录 |
常州市娑罗巷鸿安幼儿园课题活动课堂观察量表
日期:2015.11.16
课题展示 活动中观察 |
观察角度 |
教师指导 |
环境营造 |
材料投放 |
|||
教师运用适当方式的融入活动,进行指导。 |
教师能兼顾各年龄段幼儿进行指导,促进幼儿间融合交往。 |
能影响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保证混龄教育的效果 |
能直接引导幼儿做出更适当的互动行为 |
兼顾各年龄段,层次分明,难易合适 |
设计具有引导性,促进幼儿间交往、合作 |
||
很好 |
√ |
√ |
|
√ |
|
|
|
较好 |
|
|
√ |
|
√ |
√ |
|
一般 |
|
|
|
|
|
|
|
较差 |
|
|
|
|
|
|
|
细节记录 |
时间 |
事件——幼儿互动细节记录 |
|||||
10:25 |
扮演灰姑娘的小女孩在后场的时候嘴里还不停地背着接下来要说的台词。 |
||||||
10:29 |
扮演继母女儿的一名小朋友对扮演灰姑娘的小女孩说:灰姑娘有什么好的,我的衣服也很漂亮。 |
||||||
10:35 |
一名幼儿在收拾表演服装及道具时说道:怎么这么快就没了啊? |
||||||
建议 |
教师在组织幼儿开展表演游戏时首先要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游戏性”先于“表演性”。 1、 2、 3、 |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