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地区教育现代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7-04-21 11:05:50)
标签:
教育历史文化情感时评 |
分类: 民族教育 |
文山地区教育现代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项正文
随着党和国家对教育的高度重视,文山地区的教育得到了长足发展,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如师资的加强、学生入学率的提高、教学设施的改善、教学设备的投入等。这些,为文山地区教育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极大地改变了文山地区教育的办学条件,使得“让山区的孩子享受优质教育资源”不再是梦想。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现阶段文山地区教育发展与先进地区、沿海地区相比,还显得相对落后,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部分管理者教育思想落后、教师队伍有待加强、教师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教学设备投入不足、教育教学质量不高、教学资源优势发挥不大等。这些,严重阻碍了文山地区教育现代化发展和前进的步伐。鉴于此,笔者们就文山地区教育现代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的对策作简单分析。
一、文山地区教育现代化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文山地区教育虽然得到了长足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教育发展过程中,还突出存在着一些问题,总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教育思想陈旧及教育管理薄弱。文山地区教育发展到今天,不少教育管理者的思想观念陈旧,对学校管理显得薄弱。一方面是教育管理者对于素质教育的看法还相当模糊;另一方面,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还是将考纲要求的知识点作为学生最重要的培养目标。这些思想观念支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应试教育照样脚踏实地的进行。还有是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不少教育管理者认为学生读书主要是为了考上大学,而标志教育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教育无关紧要。
(二)师资力量不强显得较为薄弱。文山地区的师资力量,从国家实行特岗教师计划、乡村农村教师支持计划等方面来看,虽然得到了进一步地提高,但从总体上来说,师资力量还是比较薄弱的。不少边境乡镇,教师学历多为中专。虽然通过近几年的补充,教师学历得到进一步提高,但多数老师的学历还是大专。在这些老师当中,教书十几年,职称还是中小学一二级教师。还有这些教师教学能力不强,教学很随意,似乎不努力。
(三)教育教学设备资源缺乏。文山地区教育教学设备缺乏,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特别是硬件资源设备缺乏,不能满足教学需要。以麻栗坡县为例:由于客观原因,麻栗坡县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与现代教育技术最早因“农远”项目的实施而起步,至今现代化教育技术虽有了进步,但条件差,设备少,硬件建设尚不能满足教学实际需要。大多数中小学学校存在班额大,人数多的压力。学生人机比例严重失调,给信息技术教学及计算机在其他学科辅助教学中带来一定的困难。如铁厂中学、民族中学、董干中学、县一小、县二小等不少中小学,一般一个学校只有20—30台计算机,然而这些学校的一个班,学生人数往往在40—60人,这就给学生上机实验操作和在计算机教室上课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四)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不完备。学校教育管理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文山地区教育管理现代化的问题主要是教师对于违规的学生以惩罚为主,缺乏激励和人文性关怀、校长缺乏民主,教师与校长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这些问题都非常不利于教育管理现代化的发展,阻碍教学质量的提高。
(五)教师教育教学方式单一。教育发展到了今天,文山地区的不少教师教学,还是一本教材、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不会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现在,文山地区的不少中小学或多或少地都安装了电子白板,使用起来很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但是文山地区的不少中小学教师在教学中不会使用或是使用方式单一:计算机教室大多只用来进行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其他课程很少用或根本不用;有多媒体教室的学校有用多媒体来教学的,但是往往由于链接不上网络等原因不能下载教学课件,只能有限的组织学生实时观看,局限性很大。还有学校领导重视程度不够,现代教育设施与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尚未引起广大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部分有效资源利用率不高,未能很好地利用资源。
二、解决文山地区教育现代化存在问题的对策
针对文山地区教育现代化存在的问题,要求我们要适时地“对症下药”,想方设法去寻找解决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文山地区党和政府以及教育主管部门,要对广大教师进行各方面的培训,并组织考察,积极学习先进的教育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新手段;要转变教师观念,使教师们懂得注重学生未来整个人生的发展;要改革旧的教育观念,树立新的教育思想,即按新条例重建教育体制、建立正常教学秩序、创新教育管理体系等。
(二)加强教师培训力度。文山地区要改革教师培训制度,优化教育现代化人力资源。应该着力从教学媒体使用能力和科学的管理方法方面入手,切实培养教师的综合素质。可以实现中小学教师的可持续培训,培训的内容、教材、方式、方法和体制等应该征求广大教师的意见。培训上注意后备人员的选拔培训,保持技术队伍的动态平衡。注重教师培训的本地化,注重改善教师培训的工作环境。目前,文山地区的不少农村中小学教师还不会使用多媒体上课。这就要求文山地区中小学校教师要通过加强校本培训和实践训练来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与能力。
(三)加强教学资源投入力度。教学资源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硬件方面,除了政府要加大对基础教育的经费支持以外,学校还要通过各种途径争取社会的支持和帮助。有了足够的经费保障,学校就可以购买或引进各种图书、计算机、多媒体以及各种仪器和实验设备,实现教育信息化和数字化校园网建设;软件方面,除了要引进资深学者和优秀教师以外,还要为现有教师提供培训和进修的机会,使教师树立一种终身学习的观念,给自己不断“充电”,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道德修养。
(四)加强教育管理科学规范合理。文山地区学校管理,千丝万缕。但如何管理,都要科学规范合理,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对学校内部,要建章立制,要求每个教师都要遵守规范,懂得如何管理学校管理学生管理教学。对外,要鼓励教师进行进修培训,要“走出去请进来”,使他们掌握科学的课堂管理方法和教学评价方法。对学校中层以下管理者,学校也要进行培训,教会他们科学的教育管理方法,根据教育工作者的特点,实现一种柔性管理。
(五)充分发挥好利用好资源。积极发挥好利用好学校各种项目设施及资源利用率,利用好各种项目设备及资源。当前,文山地区部分中小学校或多或少地都配备电子白板,并链接网络,为教学提供了极为丰富的资源,基本能满足文山地区中小学教师教学之用。学校可以通过组织教师学习电子白板方面的教育理论讲座,组织师生收看优秀教师的优质示范课,让教师从中学习、吸收和借鉴,逐步引导和鼓励教师使用电子白板项目资源,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同时,作为学校项目设备的管理人员,要积极主动下载相关教育资源,进行归类保存,不断丰富学校教育资源库。
总之,文山地区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常谈常新的问题。对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和不同的见解。只要我们针对文山地区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实际情况,去认真探索和实践,分析好存在的问题,找出存在问题的原因,并加以克服,逐步提出解决的对策,那么文山地区教育现代化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有一个更大的发展和飞跃,迎来文山地区教育现代化美好的明天。
此文发表于《文山日报》,链接http://szb.wsnews.com.cn/wsrb/html/2017-04/21/content_1932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