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话孔子:有教无类就是每个人都享有公平教育的权利

(2016-01-06 08:19:48)
分类: 罗日荣论教育

http://s13/mw690/0067ctFzgy6YlNX5mryac&690


http://s11/mw690/0067ctFzgy6YlNg8mmuaa&690

对话孔子:有教无类就是每个人都享有公平教育的权利

/罗日荣

孔子(公元前551928公元前479411日), 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贤人。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育人要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罗日荣:孔老师您好,您是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家,我想知道您谈的有教无类是什么意思?

孔子:有教无类就是教育面前人人平等,每个人都享有公平受教育的权利,教育没有高下贵贱之分,我的学生中就是各种阶层的人都有。我的弟子中有来自贵族阶层,如南官敬叔、司马牛、孟懿子,但更多的是来自平民家庭的,如颜回、曾参、闵子骞、仲弓、子路、子张、子夏、公冶长、子贡等。

罗日荣:您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那么您认为作为一名教师,最基本的是什么呢?

孔子: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作为一名教师,一辈子做教师,就要一辈子做学生,活到老学到老。另外教师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教育学生,所以教师就要永不疲倦地教诲学生。做教师就要有认真、负责的教学态度,忠诚地、百折不挠地履行一个教师的义务和职责。

 

教学要因材施教、循循善诱

罗日荣:现在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希望学生将来能考上一个名牌大学,因此学校教育更多的只是重视文化教育,准确的说就是应试教育,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孔子:呵呵,三千年以前,我搞的可不是这样的教育,而是因材施教。因为学生个性、爱好、特长、智力、习性等多个方面不同,所以我对于学生的要求也不一样,教育就要从实际出发,针对智力和习性的不同,因材施教,循循善诱。比如我的学生冉求,他胆子小,做事前怕狼后怕虎,因此我就要求他凡事要抓紧,一听说就应马上去做。而我另一个学生仲由,这个人胆大,做事敢作敢为,但也因此而冒失惹祸,所以我就要求他凡事先退一步,请示父兄后再去做。

罗日荣:二十一世纪教育模式满天飞,但为了最后的升学率,大家又不约而同的回归到填鸭式教学模式。三千年前的教育方式又是怎么样的呢?能否让我们借鉴一下?

孔子:我认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因此教学时不能只强迫灌输,而是要培养学生在学习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孔子要求学生积极地思考问题,善于推论,举一反三。

 

教师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罗日荣:现代教育更加关注学生的文化知识,而轻视德育教育,很多人认为这是一种教育倒挂,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孔子:我认为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一个人首先品行要过得关,然后才是去学习文化知识。如果父母将子女送入学校学习,却忽视了培养子女的道德修养,现在学校教师更多的只是重视文化知识的教育,那么在学生的道德修养上就形成的一个缺层。都说知识就是力量,但我认为道德才是力量的基础,一个人没有良好的道德素质,有才无德那可是危险品!

罗日荣:您认为教师应该怎样做到“为人师表”?

孔子:在学生面前,我们必须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一个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正人先正己,己不正则难以正人。教师要为学生做好的榜样?因此,教师要营建一片学术净土,构建学校文化的精神堡垒,有效地抵制当前低俗浮华的教风,真正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今天我们如何做老师

罗日荣:和您聊了那么多关于教育的话题,您对于现代教师寄予什么样的厚望?

孔子:我认为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恭则不侮,也就是说,只有尊重别人,你才不会招致羞辱,别人也不会来侮辱你。作为教师,就要尊重学生,尊重家长,尊重同事,平等与他们交流与沟通,以感情赢得感情,以心灵感受心灵。

宽则得众,就是教师要有一颗宽容之心。当面对学生犯错时,教师不是大声的呵斥,也不是暴力惩戒,而是首先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在循循善诱中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使学生真心悔悟。这就是宽容的魅力,这也是教育的魅力。学生成长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犯错的过程,老师们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对待学生的错误,运用我们的智慧引导、启发、教育学生,这才是教育。有这样一段话:一个孩子在充满宽容的环境下成长,他学会了耐心;一个孩子在充满鼓励的环境下成长,他学会了自信; 一个孩子在充满赞美的环境下成长,他学会了赞赏他人; 一个孩子在充满认同的环境下成长,他学会了爱惜自己;一个孩子在充满被接受的环境下成长,他学会了爱惜这个世界;一个孩子在充满被肯定的环境下成长,他学会了立志定向。

信则人任焉,就是教师要信任学生。只有教师信其生,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尊重人、信任人,是教育人的前提;只有从尊重人、信任人出发,才能产生合理的教育措施,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敏则有功就是教师要不断修炼自己的教育智慧。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面对不同的生源,特别是面对所谓极其普通的生源,教师的智慧不应该体现在择生,而应该是有教无类 教育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甘露,教师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心灵导师。教师要有爱心,要有奉献,更要有智慧,遵循学生成长的规律,去破解品格塑造的瓶颈,去点燃渴求知识的热情,去夯实全面发展的基础。正确理解孩子,把孩子看成正在成长、正在变化的主体,以孩子的健康成长为本,有爱心、细心、耐心、恒心,让教育有弹性、包容性和方法性,智慧就会不断生成。

惠则足以使人就是要求教师用智慧启迪学生的智慧。一个智慧型教师要丰富自己的知识、智慧型教师具有智慧离不开原有的知识积累,更离不开长期的不断学习;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智能,学历只代表过去,只有学习力才代表将来。只有提高了自己的智能,才能使自己在学校成为不可或缺的人;合理的运用智谋,教育学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就必须处处留心洞察学生的学习心理,根据不同的问题选择和运用最合适的方法和手段,恰当好处的运用教育谋略,教师要自用自己的影响力,抓住有得时机巧妙地设置激励的氛围,在学生身上产生有效的教育效果。

 

孔子的教育智慧:

1、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子绝四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5、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6、不愤不咎,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0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11、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2、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http://s2/mw690/0067ctFzgy6YlNhLejDb1&690

http://s10/mw690/0067ctFzgy6YlNhYwWde9&690

http://s4/mw690/0067ctFzgy6YlNilMVt43&690

http://s14/mw690/0067ctFzgy6YlNj4btr7d&690

http://s11/mw690/0067ctFzgy6YlNjuVoS4a&690




http://s12/mw690/0067ctFzgy6YlNkuG4H3b&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