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个抗震救灾志愿者的亲身经历与见闻之一

(2022-06-03 16:47:45)
标签:

历史

一个抗震救灾志愿者的亲身经历与见闻之一

原创2022-06-03 16:32·娱人斋980

一个抗震救灾志愿者的亲身经历与见闻

之一

路立新口述 李恩义整理

https://p6.toutiaoimg.com/origin/tos-cn-i-qvj2lq49k0/c5271523bd7b4cd2a5f866da8900259e?from=pc

1976年唐山地震救灾回家途中在北京游览小憩的路立新

前言

1976年7月28日与2008年5月12日分别是唐山7.8级和四川汶川8.0级大地震46周年、14周年纪念日。当时国家立即派出大批人员赶赴灾区组织救援,除此之外也有不少有着一腔热血,先天下之忧而忧,自压责任与担当的英雄,自发投入到抗震救灾的洪流中。今天推出一位1950年10月出生的安阳市志愿者路立新先生,在两次抗震救灾中的亲身经历与见闻,从而让我们了解他们的爱国救难的博大胸怀。


唐山地震见闻

1976年历史上注定是一个不平常的年份,这一年刚开头的1月8日,敬爱的周总理逝世,7月朱德委员长长辞,谁知9月9日,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离开了我们,三位巨人般的人民领袖接连谢世,让人们沉浸在无限的悲痛之中。7月28日凌晨,瓢泼大雨中人们正在难得的凉爽中进入梦境,哪知天灾突然降临人间——唐山7.8级特大地震以摧枯拉朽之力将唐山变成一片废墟。消息通过电波传来,人们惊愕。

人们第一反应就是救灾,以最快的速度救助唐山地震灾民。在万千救灾志愿者中间有一位身材瘦弱的年轻人叫路立新,他经过1968年知青下乡磨炼,1971年从下乡锻炼的河南浚大赉店公社回城,到安阳水冶镇省化肥厂参加了工作。1976年因化肥滞销,厂里停产,就回到安阳市老城东部的大王村家里休息。

他回忆说:1976年7月28日,夜里3点多,我正在睡觉。突然感到床部有点儿晃动。还以为是小偷钻在我的床底下在晃动,吓在马上拉开了电灯。发现电灯也在晃动。1966年3月8日邢台地震时,下午正上着课也是到处在晃动,老师让学生跑到院子里,看见大槐树也在晃动,好像大风刮的一样。

他意识到是地震了,马上披着被子到了院子里。停了一会儿不地震了,才回到屋里。第二天收音机里广播说是唐山发生了强烈地震。

当时省化肥厂停工、停产,又进行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心情不免压抑。想到国家有灾难,作为年轻人应该做出自己的担当,为灾民干点事情,不觉热血沸腾,他做出决定:还不如去唐山抗震救灾,为灾民作贡献,为此特意利用探亲假的机会,去了唐山。

因为到唐山的铁路已经震坏,8月他买了去天津的火车票,到天津后,看见有的大楼震裂了纹,很多群众搭帐篷睡在广场和大街上。然后从天津又买了去唐山的汽车票。因为有的路段有较大裂纹,汽车只得绕着能行的小路前进。路上震的裂纹,有长有短,有宽有窄,有时汽车只好从田地里饶过。路过铁路时,看见铁路已经震弯,变形。但见路边的稻草房和土坯房没塌。而开峦煤矿井下的工人很安全,只是矿井口塌方,将井口挖出后,工人都逃了上来。

到了唐山广场一个临时站点停下,然后下车去找唐山市抗震救灾委员会,只见路两旁的房子全部震塌,到处砖头瓦块,一片狼藉。通过询问灾民,找到了唐山市抗震救灾委员会。委员会在一个简陋的房子里办公,没有电,夜里点蜡烛办公。没有电话,部队通讯兵就自己拉电线按电话。食堂的房子塌了,没有食堂,用柴火做饭,部队炊事班的官兵用干面条做饭,下汤,吃的是饼干和面包,还有飞机空投的食品。

2022·5·1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