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言文短文阅读训练10则

(2015-10-12 18:27:08)
分类: 文言文
文言文短文阅读训练10则
目录
1、晏子教太卜
2、蒋琬二三事
3、不死之药
4、介之推不言禄
5、庄子·秋水
6、魏明帝畏臣与唐太宗斥臣
7、司马迁评项羽
8、赵人养猫
9、诫子书
10、痀偻者承蜩
(一)晏子教太卜
     景公问太卜曰:“汝之道何能?”对曰:“臣能动地。”公召晏子而告之,曰:“寡人问太卜曰:‘汝之道何能?’对曰:‘能动地。’地可动乎?”晏子默然不对,出,见太卜曰:“昔吾见钩星在四心之间,地其动乎?”太卜曰:“然”。晏子曰:“吾言之,恐子之死也;默然不对,恐君之惶也。子言,君臣俱得焉。忠于君者,岂必伤人哉!”晏子出,太卜走入见公,曰:“臣非能动地,地固将动也。”陈子阳闻之,曰:“晏子默而不对者,不欲太卜之死也;往见太卜者,恐君之惶也。晏子,仁人也。可谓忠上而惠下也。”
    1.解释下列加黑词语:
      (1)臣能动地   动:_________(2)地固将动也   固:___________
    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3.联系全文,说说太卜为什么说他能“动地”?
  
4.晏子处理太卜一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二)蒋琬二三事
东曹掾杨戏素性简略,琬与言论,时不应答。或欲构戏于琬曰:“公与戏语,而不见应,戏之慢上,不亦甚乎!”琬曰:“人心不同,各如其面;面从后言,古人之所诫也。戏欲赞我是耶,则非其本心;欲反我言,则显我之非,是以默然,是戏以快也。”又督农场杨敏曾毁琬曰:“作事愦愦,诚非及前人。”或以白琬,主者请推治敏,琬曰:“吾实不如前人,无可推也。”主者重据听不推,则乞问其愦愦之状。琬曰:“苟且不如,则事不当理,则愦愦矣。复何问耶?”后敏坐事系狱,众人犹惧其必死,琬心无适莫,得非重罪。其好恶存道,皆此类也。
    1.解释下列加黑词语:
      (1)作事愦愦 愦愦:__________(2)杨敏曾毁琬毁:______________
    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3.用简洁的话概述短文所写的三件事。
 
  4.蒋琬正确处理这几件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三)不死之药
    有献不死之药于荆王者,谒者操以入。中射之士问曰:“可食乎?”曰:“可。因夺而食之。王怒,使人杀中射之士。中射之士使人说王曰:“臣问谒者,谒者曰:‘可食’,臣故食之。是臣无罪,而罪在谒者也。且客献不死之药,臣食之而王杀臣,是死药也。王杀无罪之臣,而明人之欺王。”王乃不杀。
1.解释下列加黑词语:
(1)遏者操以人    操:________(2)因夺而食之   因:__________
    
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3.用简洁的话概述本文的内容。
    
4. 阅读这篇短文,你有 什么启示?
                       
 
(四)介之推不言禄
 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予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对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对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其母曰:“能如是乎?与女偕隐。”遂隐而死。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1.解释下列加黑词语:
     (1)个亦诬乎 诬:_________   (2)且旌善人 旌:_____________
2.将下列句子译成白话文:
     (1)斋亦求之,以死谁怼?
        
     (2)能如是乎?与女偕隐。     
 3.阅读短文,说说介之推是个怎样的人。 
 4.你对介之推的观点有何看法?
                        
(五)庄子·秋水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 天下之美为尽在已。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贤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解释下列加黑饲语:
        (1)秋水时至  时:___________(2)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长:________
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3.怎么理解“大方之家”一词的含义?
  
4.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六)魏明帝畏臣与唐太宗斥臣
魏明帝时,少府扬阜上疏,欲省宫人诸不见幸者,乃召御府吏问后宫人数。吏守旧令,对曰:“禁密,不得宣露。”阜怒,杖吏一百,数之曰:“国家不与九卿为密,反与小吏为密乎?”帝愈严惮之。房玄龄、高士廉问少府少监窦德素北门近有何营造,德素以闻。太宗大怒,谓玄龄等曰:“君但知南牙耳,北门小小营造,何预君事耶?”玄龄等拜谢。夫太宗之与明帝,不待比似,观所以责玄龄之语,与夫严惮杨阜之事,不迨远矣;贤君一话一言,为后世法。惜哉!《魏史》以谓“群臣直谏之言,帝虽不能尽用,然皆优容之,虽非谊主,亦可谓有君人之量矣。”
1.解释下列加黑词语:
(1)杖吏一百   杖:__________(2)君但知南牙耳    知:__________
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3.魏明帝和唐太宗处理两件相似的事,态度却不同,你认为谁做得好些,为什么?
 
4.文章把这两件事放在一起对比,意在说什么?
                   
(七)司马迁评项羽
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已,难矣。自矜功伐,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1.解释下列加黑词语:
(1)何兴之暴也    暴:___________(2)自矜功伐   伐:_________
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3.司马迁对项羽的评价是什么?
 
4.司马迁对项羽的评价里有不科学的地方,请你指出来。
 
(八)赵人养猫
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猫,善捕鼠及鸡。 月余,鼠尽而其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毁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去夫猫也?”
    1.解释下列加黑词语:
       (1)盍去诸 盍:___________(2)弗食鸡则已耳 耳_____________
    2.将下列句子译成白话文:
    (1)是非若所知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2)若之何去夫猫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则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九)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解释下列加黑词语:
      (1)夫君子之行 行:_______________(2)意与日去意:_____________
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3.诸葛亮提出的“君子之行”应包括哪几点?
 
4.诸葛亮的《诫子书》流传千古,有深远的教育意义,但其中也许有你不同意的观点,请你找出来,并说明你的现由。
 
(十)痀偻者承蜩
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痀偻者承蜩,犹掇之也。仲尼曰:“子巧乎!有道耶?”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 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吾处身也,若橛株拘:吾执臂也,若槁木之枝。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吾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孔子顾谓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痀偻丈人之谓乎!”
1.解释下列加黑词语:
      (1)仲尼适楚 适:___________(1)犹掇之也 掇:_________
      (3)则失者十一 十一:____________(4)顾谓弟子  顾:___________
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3.驼背老人捕蝉的惊人绝技.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参考答案】
(一)(1)使……震动(2)本来
    2.我说出来,恐怕你就要死了;默不作声又不对,又怕国君惶恐不安。你去说,使君臣都得到(解脱)。对国君忠诚,难道就一定要伤害他人吗 ?
    3.夸耀自己的能力,好使国君欣赏。
    4.做人既要真诚不欺,又要注意用适当的方法教育犯错者。
(二).  (1)糊涂(2)诋毁[来源:学科网]
    2.人心不同,就像他们各自的面孔一样;当 面服从,背后又说反对的话,这是古人劝诫的毛病。杨敏想称赞我说我是对的,就不是他的本心;想反对我的话,就又显示我的不对,因此不出声,这是戏的快啊。
   3.蒋琬不听对杨戏的诋毁;蒋琬不听对杨敏的诋毁;蒋琬没有挟私报复杨敏。
  4.蒋琬对几件事的处理说明,做人应对自己的优点缺点有正确的认识,能听得进批评 的意见,同时还要能秉公办事,不挟私报复。
(三)1.  (1)拿   (2)趁机
      2. 我问过守门官,他说“可以吃”.所以我吃了它。这说明我没有罪,而责任在守门官身上。再说,那个人献不死的药,我吃了它,大王要杀我,这是让人死的药啊!大王杀了我这个没罪的人,反而会公开表明有人在欺骗大王(大王也受人欺骗)。
      3.中射之士吃了进献给楚王的不死之药,并用自己的智慧使楚王没杀他。
      4.应当善于运用自己的智慧。
(四)1.  (1)错误(2)表彰
      2.  (1)为什么不也去请求他,这样苦哭至死又埋怨谁呢?(2)果真能如此吗?我和你一道去归隐。
     3.有功不言,不重功名利禄。
    4.介之推下重功名利禄的做法值得崇敬,但他把晋候登位归为天意的思想是不正确的。
(五)1.  (1)按季节     (2)永远
    2 我曾经听说过,有小看仲尼的学识、轻视伯夷的义的人,开始我还不相信;现在我看到你是这样难以穷尽,无边无际,我要不是来到您的门前,就危险了。我将长久地被大方之家耻笑。
    3.指见识广博、学有专长的人。
    4.人应谦虚谨慎,不能骄傲自满,走出小天地,才能见多识广。
(六).1. (1) 用杖打(2)管理
      2.杨阜大怒,打了小吏一百杖,数落他说:”国家不和大臣一起守秘密,反而和小吏一起守秘密吗?”魏明帝就更加害怕杨阜了。
      3.魏明帝。在这件事上,他能听取杨阜的正确意见;而唐太宗则用了简单的方法。
      4.不出名的人也有对的时候,再伟大的人也有错的地方,我们应正确看问题。
(七)1.  (1)快,迅速(2)夸耀
    2.(喜欢)自己夸耀自己的功劳,治理天下,五年就把国家给灭亡了,自己身死在东城还不觉悟,也不自责,(真是)错了呀。还说“这是老天要灭亡我,不是我用兵的过错啊!”难道不很荒谬吗?
    3.项羽建立不世之业,但他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最终导致灭亡。
    4.司马迁认为项羽可能是舜的苗裔,是继承了舜的智慧才成就功业的,这带有迷信色彩。
(八)1.(1)何不(2)罢了
       2.(1)这不是你所知道的。   (2)为什么要把猫赶走呢?
       3.看问题要分清主次,权衡利弊。
(九).1.  (1)品德(2)意志,志向
      2.学习需要(内心)宁静,才能靠学习获得,不学不能扩大才能,没有志向就不能完成学业。过度享乐便不能振奋精神,暴躁则不能陶冶品性。
      3.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4.“非淡泊无以明志”的意思是,“不是过淡泊的生活就不能 表明自己的志向”。这句话在今天看来,缺少一种积极的意义。
(十)1.(1) 往、到 (2)拾  (3)十分之一   (4)回头
    2.我捉知了时,身体像竖立的树桩一样,纹丝不动;拿着竹竿的胳膊伸出去,像枯树干一样,不晃不颤。除了基本功要过硬外,思想也要专注。尽管天广地大,万物繁多,我的心里、眼里,只有知了的翅膀。我不摇不摆,不因天下的纷纭而影响我全神贯注。这些条件具备了,我粘起知了来,那还有什么不得心应手的呢?
    3.两点启示:一是要刻苦磨练基本功;二是要专心致志。投机取巧是办不成任何事情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