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专访|周一围:他的眉眼中有山河

(2017-11-29 21:12:07)
标签:

杂谈

http://img.xiumi.us/xmi/ua/5RmO/i/4e05202b7c3eda969669b646bcee29ad-sz_122484.gif

http://img.xiumi.us/xmi/ua/5RmO/i/db73c25af68f05fe6b5448f3b6e363e1-sz_1929560.jpg?x-oss-process=style/xm

周一围:

他的眉眼中有山河


始终认为,如果用“爆红”来形容周一围,完全是侮辱。

《演员的诞生》也好,《海上牧云记》也罢,不过是时机成熟下,起到某种催化作用。

上次和周一围碰面,是他刚刚从《创业时代》剧组杀青归来的第二天。仅仅才隔两个月,他已往“红”的道路上前进了一大步。

不过是最后的一根稻草”,周一围的原句,本是别有所指。如今想来,令人莞尔,原来周先生果真是位预言家,那笔者不妨在这里误用这句话,借以解释他所谓的“爆红”。

然而,红与不红,想来都不足以令他胸中起波澜吧。


http://img.xiumi.us/xmi/ua/5RmO/i/a509f1e152e498025bad5b9167b997f7-sz_3672454.jpg?x-oss-process=style/xm

一、如今的我,仿佛道士下山

“不过是最后的一根稻草”,周一围原本是拿来解释演技派演员突然吃香的缘由。

年初,一部《人民的名义》调转了市场风向,“演技”似乎突然成了个好标签,“演技派演员”,仿佛一夜之间成了至高无上的荣誉。

“不不不,没觉得我的时代要来临。”


http://img.xiumi.us/xmi/ua/5RmO/i/1052c9983aaf221df159f5eba91166e1-sz_2372833.jpg?x-oss-process=style/xm

http://img.xiumi.us/xmi/ua/5RmO/i/259194741bc6153a8aded06fc331848b-sz_1489257.jpg?x-oss-process=style/xm

 《海上牧云记》


周一围连连否认,压根也没觉得自己终于“熬出了头”。

“什么是主流?什么是小众?这其实是个很主观的问题。早些年,我坚持只用表演来展现自己,拒绝所谓‘主流的东西’。但这些年我也在思考,‘走出来’,是不是更能让大家接受我想表达的东西?如果是这样,那我愿意走出来,只是我可能还会用自己的方式。

对周一围来说,他从没停止过前进,而且年岁渐长,可能看得比过去清晰。他开始往更开阔的世界前行,而且用心拥抱着变化的过程。

“你别以为我是悲观颓丧,或是在抱怨这个时代,恰恰相反,其实我很乐观,因为从古至今一直在感叹今不如昔,所以我对未来依旧充满信心。但我不是靠信心活着,我也不赌更美好的明天,我只是学会了如何和这个时代共处。


http://img.xiumi.us/xmi/ua/5RmO/i/60ee1d7845d10991e894e988fec951b8-sz_4702755.jpg?x-oss-process=style/xm

和时代共处易,和自己共处难。周一围用了很多年,才把自己给捋顺。

自身条件过硬,也足够地努力投入,业内有口皆碑,这样好的演员,至今却没有红,让人觉得哪里不对劲。在对待“红与不红”的话题,周一围极其豁达,压根不在这个问题上纠结。

采访之前,我们见到周一围时,他正坐在大厦前的马路牙子上,与经纪人、助理悠然自得地聊着天。“原本的状态我并不想失去,也不想执着‘红与不红’。人们老是问我这个问题,但我只想说,我坚持在表演事业里前进,只是因为我觉得还可以做的更好,我依靠这种方式让自己满足,或者说,让更多人看到我。”

http://img.xiumi.us/xmi/ua/5RmO/i/ead6ed2c52fd7d030db038ce88556ce0-sz_416080.jpg?x-oss-process=style/xm

 《演员的诞生》


周一围很聪明,他也知道用哪些方式会被主流大众喜爱,但他压根没想刻意迎合,只想凭借作品和口碑,一点一点积累人气。道路艰难,但前行者无碍。

周一围形容如今的自己,有点像道士下山。

“我学的是从前的标准,下山的世界却不是我从前听说的世界,我只能去找寻新的定位,既不能在人群中显得太突兀,也不能迷失。”

“现在的你迷失了吗?”

“我没有迷失,可是在人群中,显得太扎眼了。我从这头走出,往那头走去。只是在这不熟悉的世界里,我还是会用自己的方式走路。”


http://img.xiumi.us/xmi/ua/5RmO/i/b48d39db4aee67552dde569fd60d0241-sz_2127325.jpg?x-oss-process=style/xm

 《海上牧云记》


二、身体里住着个“老灵魂”

周一围出生于湘西小城吉首。尽管10岁随父母来京定居,也改成了北京户口,周一围始终不承认自己是北京人。在他看来,北京文化对自己的滋养,还不如上学时排练的大戏《龙须沟》影响得多。

“我还是没有改掉湖南人的性格。有位朋友曾想探究我,到底是怎么形成这样的性格的,其实还是受湘西文化影响嘛。那里民风彪悍,生存条件恶劣,所以特别能豁得出去,吃得苦耐得烦霸得蛮写在骨头缝里的,那都是我们的标签。”


http://img.xiumi.us/xmi/ua/5RmO/i/c6e6f93e523e2711d61c9f10f1f25707-sz_4130561.jpg?x-oss-process=style/xm

“吃得苦耐得烦霸得蛮”——那是后话了。小时候的周一围,安静得几乎有些孤僻,很甜美可爱的男孩子,不爱说话,也不合群,经常一个人呆着,最大的消遣就是阅读。

周一围甚至觉得,自己从来没有特别年轻的时候:“从小身体里住着一个老灵魂。”

北京入秋后,有时一阵凉风刮起,周一围突然就回忆起从前,想起当时的阳光,也是同样的斜度,想起落叶在飘飞,想起几岁、十几岁在不同的城市的故事,想起家乡的某条街道。


http://img.xiumi.us/xmi/ua/5RmO/i/a784a061d6bd70c46f2914b99c603f19-sz_111662.jpg?x-oss-process=style/xm

他的诗人气质,与生俱来。如今忽能牵动记忆,睹物伤情,让他猜想自己小时候,大概也是个观察入微的孩子。

儿时的周一围,可以说是现在的“缩小版”,如果非要说长大后的自己有什么改变,大概就是“松了眉头”。

08年拍《苍穹之昴》时,饰演慈禧太后的田中裕子,从日本带了几位化妆师和助理过来。私下相处时,因为语言不通,大家经常用手势给周一围比划,示意他打开眉头笑一笑。


http://img.xiumi.us/xmi/ua/5RmO/i/28b9097d560089dda7993a20402920c2-sz_345221.jpg?x-oss-process=style/xm

《苍穹之昴》 


“我这才发现,原来我几乎无时无刻不在皱着眉头。每天都是忧心忡忡,胸中有天下,觉得这也不好,那个也不行。”

周一围觉得,这应该就是自己最叛逆的时期了——每天皱着眉头表示不服,总觉得有些东西要改变。

“总觉得要引领时代,要改变世界,拯救世人,老有一股子冲动,要告诉大家什么是真理,什么是对的。太幼稚了。什么是真理?什么是对的?这是现在的感觉。


http://img.xiumi.us/xmi/ua/5RmO/i/63c02a23909ad6a56137ad1ca1c9a0ef-sz_323040.jpg?x-oss-process=style/xm

《深牢大狱》 


才华横溢的人通常希望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影响别人,然而周一围早就放弃了这种想法。事实上,骨子里的价值观越来越坚定,但反而不愿意去影响别人了——周一围很喜欢这种说法。

如今他越来越知道自己怎么去活,但是越来越不愿意干涉别人——无缘不渡,又有随顺众生的慈悲。


http://img.xiumi.us/xmi/ua/5RmO/i/6adde5e0ed2775dba49ffb3a18203127-sz_1615733.jpg?x-oss-process=style/xm

http://img.xiumi.us/xmi/ua/5RmO/i/c4d7bff46bbf77c971ce11e3d416cf9a-sz_1762904.jpg?x-oss-process=style/xm

《少林问道 》


他愿意把所知所想拿出来和大家分享,却没想过通过作品影响世人,更不用说教育或引导。更何况,台下的人越来越难以被影响。通过文艺作品产生教化作用,这种古中国的宣传方式早已被商业社会背弃。

周一围如今的发声,如同呦呦鹿鸣:“只想寻得三两知己,找到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足以。”

三、丁修是个“好姑娘”

出演海岩剧《深牢大狱》的男一号“刘川”,怎么看都是一个很高的起点。那时候市场给周一围的定位,差不多相当于如今的“小鲜肉”。


http://img.xiumi.us/xmi/ua/5RmO/i/a6feaec9d7159be992e428310749cc04-sz_138457.jpg?x-oss-process=style/xm

《深牢大狱》


好演员都不愿意在同一路线上吃老本。可像周一围这样,打一枪换个套路的,还真是太少见。

周一围解释,演完“刘川”,感觉同一角色就演到头了。


http://img.xiumi.us/xmi/ua/5RmO/i/4f02585c041c3016f153b555ac1ea1c9-sz_1640762.gif

http://img.xiumi.us/xmi/ua/5RmO/i/fc541b30f0ba2619d0a39d4c04fea5aa-sz_1885956.gif

《两个女人的战争》


“你别按数量算啊,得就人物丰满程度而言。刘川从傻白甜,到历经沧海桑田后完全放下,这已经是演到头了,还有什么可演的?再演那就是卖帅了。”


http://img.xiumi.us/xmi/ua/5RmO/i/4bd463d16f22b1e73949c13ae7213599-sz_202065.jpg?x-oss-process=style/xm

《谢谢你曾经爱过我》

http://img.xiumi.us/xmi/ua/5RmO/i/5f7dd60d8f3f7c3285fbe702634afb24-sz_292607.jpg?x-oss-process=style/xm

《少年》

http://img.xiumi.us/xmi/ua/5RmO/i/047322843220216350d195c923c966d2-sz_209908.jpg?x-oss-process=style/xm

《红色》 


这些年来,周一围出演的人物类型不计其数:一往情深的腼腆小生,运筹帷幄的金牌律师,背负血海深仇的佛门弟子,仗义执言的热血巡警。狠角色,萌角色,硬角色,他都能拿捏得恰到好处。然而对大多数观众来说,认识周一围,是从《绣春刀》的丁修开始。


http://img.xiumi.us/xmi/ua/5RmO/i/8d486564792ab0731242e4db2f214cd8-sz_436618.jpg?x-oss-process=style/xm

http://img.xiumi.us/xmi/ua/5RmO/i/ab22bc2e8b6133de8b10b8e52cfefe35-sz_391150.jpg?x-oss-process=style/xm

《绣春刀》 


丁修表面上自私狡猾,冷酷贪财,实则不乏温情与良知。嘴上嬉笑怒骂,内心正直严肃。周一围给丁修的评价非常有趣:“我抽烟喝酒说脏话,但我是个好姑娘,丁修就是这么个好姑娘,却不为世人接受。”

演完丁修不过瘾,周一围现在还在筹划着衍生故事《丁修传》:“表面人情冷漠,可心底有温情。表里不如一,这是丁修有意思的地方。既然创作出丁修这个形象,为什么不往深里走呢?《丁修传》一定好玩。”

虽然寥寥几笔,可周一围饰演的丁修是个极其亮眼的角色。周一围自己加上的三句台词——“很润”“得加钱”“卖屁股”,更是点睛之笔。

http://img.xiumi.us/xmi/ua/5RmO/i/53d292ecb54168ba49d1f9ba4ce871b1-sz_1868722.gif

http://img.xiumi.us/xmi/ua/5RmO/i/fff1d2f7d1eeb79dd4713659204e7c7d-sz_1121482.gif

http://img.xiumi.us/xmi/ua/5RmO/i/16b48683db2adc9ff7c759784a6f6cf8-sz_1143434.gif

 《绣春刀》


周一围只接受恰如其分的称赞——观众们的“过誉”,反而让周一围有些无可奈何。

“不知道大家对演员这个职业,是不是有什么误解,每次一说改台词,大家觉得好厉害。可是以前的老演员们都是这样的,所以因为这个夸上天,弄得我都不好意思了。”

周一围日常就处于随时摘花折叶的状态,随时有灵感,就记到手机里——时刻都在准备中,不一定哪天就能用得上。


http://img.xiumi.us/xmi/ua/5RmO/i/efafef0a6c3204952216e14457630900-sz_468797.jpg?x-oss-process=style/xm

http://img.xiumi.us/xmi/ua/5RmO/i/c46e30fba55b9407bc63e1e614fcb44d-sz_2022169.gif

《绣春刀》 


比如咱俩今天聊天的内容,没准儿哪天就用在台词里了。再比如最近在研究茶道,想让《丁修传》借着茶来说点事。让一个手握成千上万百姓生杀大权的人,在茶席上聊着风雅的天,这就是戏了。”

四、闲云“润”鹤,一意孤行

“润”这个字,被周一围反复使用。不光成为了《绣春刀》的经典台词,更让他作为自己的微博签名,以“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勉励自己。

章子怡评价周一围“身上有很强大的磁场,是个爆发力和张力特别强的演员”。然而生活中见到的周一围,将所有的波澜转化成平和,成为那种很容易让你生起欢喜心的人物。


http://img.xiumi.us/xmi/ua/5RmO/i/ae94f4a27d0cae7319a2157047527f34-sz_4397138.jpg?x-oss-process=style/xm

“润”到极致的结果,就是与周一围聊天,如沐春风,而对面的这个人,心中有沧海,眉眼中有山河。

润物细无声,他只把自己留给真正欣赏自己的人。但追求刺激和快节奏的当下,这种润很难被觉察——如今,这个很“润”的人,猛虎出林,被世界给逼出来了。

比如,他的第一条微博,语气透露着不可言说的无奈。


http://img.xiumi.us/xmi/ua/5RmO/i/a0ddf1e5db3ebf5d8983c7b5cecd9b04-sz_45751.jpg?x-oss-process=style/xm

“好吧,现实给了我一记响亮的耳光,所以,我又回来了。”

所谓“回来”,其实他也从未离开,依旧在安心做自己的工作,只是没“嚷嚷”。但演员这个职业的特性在于,光做事不出声的人,容易被误解为,你的饭碗已经砸了,世界上没你这么个人了。

尽可能地把自己隐藏在角色之下,原来竟行不通。丹尼尔·戴-刘易斯活不下去,又回来了。

“人家说别藏着了,藏着你就没了。我说好,那我‘回来’。”

这次归来,周一围心态上改变很大,他逐渐开始接受娱乐化,以前嗤之以鼻的东西如今不排斥了,“我一直知道怎么玩,只是刚发现以前我坚守的东西是没意义的,慢慢地连我自己想做的事情都做不了。”


http://img.xiumi.us/xmi/ua/5RmO/i/49fefe88a43b6bac50febb66569960de-sz_2248755.jpg?x-oss-process=style/xm

 《建军大业》


很少有演员像周一围这样,任何角色都被充满期待,也从不负期待。而因为周一围的名字的出现,观众咬准这部戏一定有看头,周一围越来越怕自己辜负这种期望。

糊弄观众这样的事,周一围既不敢也不会。但发现越来越不敢保证,当前这种大环境下,自己接的戏一定是好戏。


http://img.xiumi.us/xmi/ua/5RmO/i/aa2cf12c56fe7458bd1465cbfbfea30d-sz_284787.jpg?x-oss-process=style/xm

《鲛珠传》 


文艺上璨若星河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如今好剧本寥寥无几,很多都是无病呻吟。周一围半开玩笑地说,现如今接剧本的标准,要么看角色好,要么看钱多影响力大。

“没办法,太纯粹的事情干不动了,时代会把我慢慢淘汰的。”

五、作为演员,我可能正走在“疯”的路上

周一围这样的演员,最容易引起别人的好奇心,想要探其本真,但他恰恰不愿意拿这个娱乐大众,消费自己的私生活。

最大的“尺度”,也仅限于谈论自己的择偶标准。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两次间隔了十年的访谈,周一围说到的择偶标准居然一字未变:知书达理,善解人意。


http://img.xiumi.us/xmi/ua/5RmO/i/43273cae9bd1c9da6ecf8b71c51a9245-sz_1104842.gif

《海上牧云记》 


聊起这个话题,周一围纠正:其实不是择偶标准,是对知识分子的标准。“比如聊天知进退,不侵犯你的场,又能很好的交流,让别人觉得舒服,其实又在表达,这是教养。”

敢说敢言,思辨缜密,高层次的思考和低姿态的谦卑,是周一围在交流中给人最深的感受。大胆的是想法,严谨的是语言,时刻把握住分寸,精细至毫厘。周一围把最优秀的中国文化基因传承下来:“我真是非常传统的中国人,诗书礼乐射御,古君子之风嘛。中国人就是在修身,感知世界的分寸。


http://img.xiumi.us/xmi/ua/5RmO/i/1967c27d6c6b41068983dc4a661c6f8b-sz_3229411.jpg?x-oss-process=style/xm

《创业时代》 


读书至今,有几个困惑跟着周一围,如影随形,都是围绕着中华民族的母命题而来:人到底是特立独行,还是应该融汇入世?到底应该主动改变,还是固守自己?应该专注心中所想,还是放下姿态,与民同乐?艺术和现实的关系,应该怎么样?中华文明为何得以保存?……

“其实都是同一个问题的变种,我只是发问,我没资格告诉大家答案,这种问题很可能也没有个结果。我只是告诉大家,我有这样的问题,你们呢?”


http://img.xiumi.us/xmi/ua/5RmO/i/148face872bddce85ac8d79516323738-sz_3322648.jpg?x-oss-process=style/xm

思想上保持独立,在艺术和生活层面,周一围既要尽力保住发声的权力,同时在不遗余力追求自己想要达到的自由。他一直崇拜的丹尼尔·戴-刘易斯已经息影,不知道下一个轮到谁。

“演员最后的结局,要么是疯,要么是平庸。我不愿意平庸,但平庸也不是自己来评判,谁会觉得自己平庸呢?我可能走在疯的路上。”

对周一围这类演员的推崇备至与保护,倒像是观众们最后的坚守。周一围却并不认为自己已是一枝独秀,在他看来,像他这样的人还有很多,只是根本没机会被人发现。


http://img.xiumi.us/xmi/ua/5RmO/i/af442a0d20f2bf3a35c69f3e3302a2bb-sz_3420444.jpg?x-oss-process=style/xm

我们这样的人有不少,各个年龄层次、各行各业都有,但不敢大声说话,生怕别人说你神经病啊,你怎么这么不合群。所以都在藏着掖着,被时代嫌弃着。”

“时代偏移,传统的中国人还不发声,那怎么办呢?”

“没有不发声,在等着轮嘛。”

“能轮到这类人吗?”

“一定能。”


http://img.xiumi.us/xmi/ua/5RmO/i/db73c25af68f05fe6b5448f3b6e363e1-sz_1929560.jpg?x-oss-process=style/x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