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通苏州河(四-2-2)图片

(2021-01-08 13:14:40)

 走通苏州河(四-2-2)图片
27站在古北路桥上朝西北和西南方各拍了一张照。西北方是长风生态园2号绿地。2号绿地原址是陈家渡及上海试剂总厂。能看到苏州河上第一座标准游艇码头和游艇展区,不知何故早已关闭。高达62米的巨型烟囱作为试剂厂的标志保留了下来,矗立在苏州河畔。2号绿地正在整修,苏州河北岸被封。
走通苏州河(四-2-2)图片
28西南方向的照片,苏州河河面、防护堤、植被、马路、车辆、绿树、高楼梯度呈现有层次感。照片留有遗憾,背光,光影不足,心旷神怡打了折扣。古北路桥下沿苏州河南岸行走可以一直走到真北路桥。
走通苏州河(四-2-2)图片
29古北路桥是在原“大渡河路桥”原址上兴建的。这里是苏州河“十八湾”的火花湾、古北(天厨)湾,过去这一带行人过苏州河主要依靠强家角轮渡。上世纪80年代为了解决距强家角渡口较远的行人交通不便的问题,1985年在现古北路桥址建了一条钢筋混凝土可推行自行车的一跨式钢梁人行桥,定名大渡河路桥,桥长44米,标髙7.9米,桥宽4.7米。
走通苏州河(四-2-2)图片
30这一段河道两岸以前有很多工厂。南岸有国棉二十一厂、顺昌石粉厂和天原化工厂等,北岸则有上海酵母厂、上海火柴厂,上海塑料六厂、上海试剂总厂和上海化工研究院等。有一张30年代古北路以西苏州河沿线工厂密集的照片。
走通苏州河(四-2-2)图片
31古北路桥于2007年12月建成通车,该桥为东西两侧双幅桥,每幅桥宽16米,设4条机动车道和2条非机动车道,两侧还有人行道。全长735米。相比于其他的跨苏州河桥,古北路桥显得气势宏伟。它不仅跨越了苏州河,还跨越了长宁路,这在苏州河桥梁中不常见。南岸西侧的无障碍人行梯道呈V型,特别长。
走通苏州河(四-2-2)图片
32主桥采用一跨过河,苏州河中不设桥墩,方便通航。根据上海市地名办的命名规则,苏州河上桥梁名称以南面道路名为准,因此市地名办正式将该桥命名为古北路桥,桥名刻在大理石的扶栏上。
走通苏州河(四-2-2)图片
33古北路桥是双幅桥,有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桥面宽阔,桥下的空间也大。“上海寸土寸金,能够集中建设大型活动场所的公共空间十分有限。如果我们能充分开发和利用家门口、马路边的零星空间,就能形成燎原之势”这是建筑专家的说法,何况上海有3万多个桥洞。在上海城市建设和更新的热潮中,长宁的建设者们争做先行者和开拓者。
走通苏州河(四-2-2)图片
34如今古北路桥长宁路段的桥下,创意景观出现了:以“西瓜”为主题,整体采用红色调。三角几何形状的立面装饰墙将灰扑扑的桥墩立柱围在里面;
走通苏州河(四-2-2)图片
35西瓜红底色的“GUBEI ROAD” 将桥墩立柱包裹在外;
走通苏州河(四-2-2)图片
36两个桥墩粉刷成红白相间的底色,桥墩底部做成了缓坡。
走通苏州河(四-2-2)图片
37桥墩中间区域支起了五根红色立柱,顶上设置了镜面,犹如一个大型装置。
走通苏州河(四-2-2)图片
38紧临苏州河的带状空间紧挨苏州河绿道,铺设的塑胶地面让红色和米色两色相撞。
走通苏州河(四-2-2)图片
39旁边设立的几处花坛看上去更有立体感和造型感。
走通苏州河(四-2-2)图片
40结合晚间LED灯带的设计,赋予桥下空间时尚感与灵动感。
走通苏州河(四-2-2)图片
41美化桥洞,国际上早有先例。在占地面积不足上海13的东京,人们想方设法“挤出”活动空间,“拼凑”了超过190万平方米公共空间,相当于41座“东京巨蛋”。一座“东京巨蛋”可容纳5.5万人观赛。
走通苏州河(四-2-2)图片
42包括中目黑高架桥下商业空间等东京桥下空间开发,已经成为全球一流城市中的典范之作。2016年11月,中目黑高架下开业,700多米长的高架空间下进驻了28家店铺,汇集了日本最美书店、咖啡厅、餐厅、服饰等多元化人气元素,颠覆了人们对一般高架下空间的想象,成为东京亮眼的新商业代表。
走通苏州河(四-2-2)图片
43照片显示,古北路桥和泸定路桥之间,或者说古北路和威宁路之间的苏州河南岸一片美景:苏河步道早已打通,还有颇具规模的苏州河景观步廊。
走通苏州河(四-2-2)图片
44长宁路南侧的新天地河滨花园、仁恒河滨花园、天山河畔花园、天山中学、天山华庭小区、天山怡景苑连成一片,在大片绿树的簇拥下巍峨挺拔。
走通苏州河(四-2-2)图片
45古北路和芙蓉路之间有新天地河滨花园。小区位于地块的东北角,靠近苏州河,有15栋高层,以三居室为主力户型。2009年期房卖2.2-2.3万,2011年开盘,目前二手房价9万上下。小区原是长宁区危旧房集中的苏北里地块,居民2000多户。。
走通苏州河(四-2-2)图片
46开发商是上海新天地置业发展有限公司,当初他们的“先建公园,后建家园”的开发理念是极为先进的。

走通苏州河(四-2-2)图片
47他们充分利用苏州河景观资源,在数百米的沿线土地上辟建了一个地形起伏的河滨绿地。
走通苏州河(四-2-2)图片
48紧贴新天地河滨花园绿地有一雕塑作品《印迹》,作品取材于钢铁厂1958年的钢包和和浇铸钢材的模具,大大小小的金属块蕴含着钢铁铸造工业的力量,象一串足迹,从过去一路走来,再一路走向未来。值得庆幸的是,媒体刚刚报道,钢铁航母中国宝武2020年产钢突破1亿吨
走通苏州河(四-2-2)图片
49被称为天山板块高端小区标杆的仁恒河滨花园独占芙蓉路和水城路之间的地块,由27栋高层组成。
走通苏州河(四-2-2)图片
50仁恒海河开发有限公司2001年开始分批次建造仁恒河滨花园,规模和规格都超过同地段其他小区,价格也贵,目前二手房卖价9-10万平方米。
走通苏州河(四-2-2)图片
51东西近千米的街头绿树参天,绿草葱郁,健身小道过小坡,穿竹林,蜿蜒幽长。
走通苏州河(四-2-2)图片
52与众多绿地不同的是绿林中有一条别有特色的钢结构步廊临空横贯,长度三四百米,这就是苏州河景观步廊。
走通苏州河(四-2-2)图片
53在一个偏僻处有《树桥+塔-苏州河,长宁区》的介绍:“这个340米的蜿蜒步道把人们抬升至树的高度,在那里人们可以探索树林和欣赏苏州河景观。它穿越城市道路的时候,变形成苏州河的一条乌鲤,隐喻中国传统文化的鲤鱼跳龙门。在东端步道升起的时候演变成一个自然形态的观光塔,成为邻近居民区的魅力景观”
走通苏州河(四-2-2)图片
54“这个340米的蜿蜒步道把人们抬升至树的高度,在那里人们可以探索树林和欣赏苏州河景观。”
走通苏州河(四-2-2)图片
55
走通苏州河(四-2-2)图片
56“它穿越城市道路的时候,变形成苏州河的一条乌鲤,隐喻中国传统文化的鲤鱼跳龙门。”
走通苏州河(四-2-2)图片
57
走通苏州河(四-2-2)图片
58“在东端步道升起的时候演变成一个自然形态的观光塔,成为邻近居民区的魅力景观”
走通苏州河(四-2-2)图片
59这种表述风格,虽然不太适合中国人的习惯,但《树桥+塔-苏州河,长宁区》作品绝对让人震撼。
走通苏州河(四-2-2)图片
60“观光塔”是苏州河景观步廊最大的亮点。材质是铝板,两个出入口,高五层。采用铝材后,色彩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早晨是一种颜色、中午、夕阳又是一种颜色。两个出入口各有精彩。
走通苏州河(四-2-2)图片
61不同高度的空洞可以看到不同角度的景观。
走通苏州河(四-2-2)图片
62望东看可以看到陆家嘴的环球中心摩天楼。
走通苏州河(四-2-2)图片
63望北看长风生态园2号绿地清晰可见。 1985年前陈家渡渡口约位于2号绿地西侧的中江路口,对岸现为水城路口。不知何时,陈家渡一度在媒体上曝光率颇高。政府下定决心,拨出一笔资金,将陈家渡的居民全部动迁而成为一片空地。
走通苏州河(四-2-2)图片
64 2号绿地还包括建于1947年的原上海试剂总厂旧址,有5幢老建筑。2号绿地最具标志性的工业遗迹当属拔地而起、直指云霄的试剂总厂的巨型烟囱。原上海试剂总厂内曾有一座周太仆祠。周太仆即周中鋐,清康熙六十一年授华亭县知县兼上海知县,清雍正四年升松江知府。次年督办吴淞江疏浚工程,陈家渡筑坝无法合龙,他乘船亲临现场,不幸落水殒命。堤坝修成后,为了纪念周中鋐,当地百姓在坝边建起一小祠堂。
走通苏州河(四-2-2)图片
65苏州河旧景
走通苏州河(四-2-2)图片
66 吴淞江全图中的周太仆祠

走通苏州河(四-2-2)图片
67 20世纪初周太仆祠作为苏州河上的江海北关设立了厘捐局,建国后又一度作为陈家渡小学。上世纪60-70年代,祠里的周太仆雕像被毁,如今已无遗迹可寻。
走通苏州河(四-2-2)图片
68 清宣统元年(1909)上海发行的《图画日报》,介绍了周太仆祠。
走通苏州河(四-2-2)图片
69在“观光塔”二层,我突然发现有一块宣传板,介绍“虹桥河滨公园”,让人哭笑不得。
走通苏州河(四-2-2)图片
70我在“苏州河景观步廊”待了不少时间,遇到不少散步的、遛狗的、锻炼的,有老年人、中年人,也有年青人,对话中无不对此地环境感到自豪,不少人提到夜景,都说太美了。

 

       站在古北路桥上朝西北和西南方各拍了一张照。西北方是长风生态园2号绿地。2号绿地原址是陈家渡(光复渡)及上海试剂总厂。能看到苏州河上第一座标准游艇码头和游艇展区,但不知何故早已关闭。高达62米的巨型烟囱作为试剂总厂的标志保留了下来,矗立在苏州河畔。2号绿地正在整修,苏州河北岸被封。

       西南方向的照片,苏州河河面、防护堤、植被、马路、车辆、绿树、高楼梯度呈现有层次感。照片留有遗憾,背光,光影不足,心旷神怡打了折扣。古北路桥下沿苏州河南岸行走可以一直走到真北路桥。

       古北路桥是在原“大渡河路桥”原址上兴建的。这里是苏州河“十八湾”的火花湾、古北(天厨)湾,过去这一带行人过苏州河主要依靠强家角轮渡。上世纪80年代为了解决距强家角渡口较远的行人交通不便的问题,1985年在现古北路桥址建了一条钢筋混凝土可推行自行车的一跨式钢梁人行桥,定名大渡河路桥,桥长44米,标髙7.9米,桥宽4.7米。

       这一段河道两岸以前有很多工厂。南岸有国棉二十一厂、顺昌石粉厂和天原化工厂等,北岸则有上海酵母厂、上海火柴厂,上海塑料六厂、上海试剂总厂和上海化工研究院等。有一张30年代古北路以西苏州河沿线工厂密集的照片。

       苏州河在中山西路桥和北新泾桥(现真北路桥)之间,没有其它桥梁只有强家角渡和陈家渡(后称光复渡,在化工研究院和天原化工厂之间)两个渡口。建了这座简易人行桥后大大方便了工厂职工的过河。建桥后不久陈家渡(光复渡)因乘客减少而停航。那时的苏州河虽黑臭依旧,但通航仍然繁忙。

       本世纪初上海已经建成内环髙架路、外环高架路及规划兴建中环高架路,进出上海与江浙皖等地的车辆日益增长,为了在上海进得来出得去,在骨干道路之间建设几条次干道路迫在眉睫。市有关部门决定在真北路桥的东和西两侧新建和改建几条次干道。大渡河桥改建为人车两用桥被列为首个项目。2004年对大渡河路人行桥实施拆除,同时动迁南岸居民住房和北岸工厂。

       古北路桥于2007年12月建成通车,该桥为东西两侧双幅桥,每幅桥宽16米,设4条机动车道和2条非机动车道,两侧还有人行道。全长735米。相比于其他的跨苏州河桥,古北路桥显得气势宏伟。它不仅跨越了苏州河,还跨越了长宁路,这在苏州河桥梁中不常见。南岸西侧的无障碍人行梯道呈V型,特别长。

       主桥采用一跨过河,苏州河中不设桥墩,方便通航。根据上海市地名办的命名规则,苏州河上桥梁名称以南面道路名为准,因此市地名办正式将该桥命名为古北路桥,桥名刻在大理石的扶栏上。

       古北路桥是双幅桥,有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桥面宽阔,桥下的空间也大。“上海寸土寸金,能够集中建设大型活动场所的公共空间十分有限。如果我们能充分开发和利用家门口、马路边的零星空间,就能形成燎原之势”这是建筑专家的说法,何况上海有3万多个桥洞。在上海城市建设和更新的热潮中,长宁的建设者们争做先行者和开拓者。

       如今古北路桥长宁路段的桥下,创意景观出现了:以“西瓜”为主题,整体采用红色调。三角几何形状的立面装饰墙将灰扑扑的桥墩立柱围在里面;西瓜红底色的“GUBEI ROAD” 将桥墩立柱包裹在外;两个桥墩粉刷成红白相间的底色,桥墩底部做成了缓坡。桥墩中间区域支起了五根红色立柱,顶上设置了镜面,犹如一个大型装置。紧临苏州河的带状空间紧挨苏州河绿道,铺设的塑胶地面让红色和米色两色相撞。旁边设立的几处花坛看上去更有立体感和造型感。结合晚间LED灯带的设计,赋予桥下空间时尚感与灵动感。

       美化桥洞,国际上早有先例。在占地面积不足上海1/3的东京,人们想方设法“挤出”活动空间,“拼凑”了超过190万平方米公共空间,相当于41座“东京巨蛋”。一座“东京巨蛋”可容纳5.5万人观赛。包括中目黑高架桥下商业空间等东京桥下空间开发,已经成为全球一流城市中的典范之作。2016年11月,中目黑高架下开业,700多米长的高架空间下进驻了28家店铺,汇集了日本最美书店、咖啡厅、餐厅、服饰等多元化人气元素,颠覆了人们对一般高架下空间的想象,成为东京亮眼的新商业代表。

       上海绝大多数桥下空间尚未充分开发,要么处于闲置状态,要么是功能单一的绿化带。违章搭建屡见不鲜。长宁区的凯旋路桥和古北路桥桥洞美化工程虽说是尝试,但开了一个好头,相信上海的举措越来越多,力度越来越大。

       照片显示,古北路桥和泸定路桥之间,或者说古北路和威宁路之间的苏州河南岸一片美景:苏河步道早已打通,还有颇具规模的“苏州河景观步廊”。长宁路南侧的新天地河滨花园、仁恒河滨花园、天山河畔花园、天山中学、天山华庭小区、天山怡景苑连成一片,在大片绿树的簇拥下巍峨挺拔。

       这里是长宁区引以为傲的房地产天山板块,板块的南北分别以苏州河、延安高架为界,东西分别以内、中环线为界。板块中部的天山沿线及周边是上海西部绝对成熟的生活区。苏州河滨河区已经形成风景绮丽的绿化带,还矗立着一批沿河高档住宅区,独挡一景。

       古北路和芙蓉路之间有新天地河滨花园。小区位于地块的东北角,靠近苏州河,有15栋高层,以三居室为主力户型。2009年期房卖2.2-2.3万,2011年开盘,目前二手房价9万上下。小区原是长宁区危旧房集中的苏北里地块,居民2000多户。开发商是上海新天地置业发展有限公司,当初他们的“先建公园,后建家园”的开发理念是极为先进的。他们充分利用苏州河景观资源,在数百米的沿线土地上辟建了一个地形起伏的河滨绿地。紧贴河滨花园绿地有一雕塑作品《印迹》,作品取材于钢铁厂1958年的钢包和和浇铸钢材的模具,大大小小的金属块蕴含着钢铁铸造工业的力量,象一串足迹,从过去一路走来,再一路走向未来。值得庆幸的是,媒体刚刚报道,钢铁航母中国宝武2020年产钢突破1亿吨!中国钢企问鼎全球第一。

       被称为天山板块高端小区标杆的仁恒河滨花园独占芙蓉路和水城路之间的地块,由27栋高层组成。仁恒海河开发有限公司2001年开始分批次建造仁恒河滨花园,规模和规格都超过同地段其他小区,价格也贵,目前二手房卖价9-10万/平方米。东西近千米的街头绿树参天,绿草葱郁,健身小道过小坡,穿竹林,蜿蜒幽长。与众多绿地不同的是绿林中有一条别有特色的钢结构步廊临空横贯,长度三四百米,这就是苏州河景观步廊。在一个偏僻处有《树桥+塔-苏州河,长宁区》的介绍:“这个340米的蜿蜒步道把人们抬升至树的高度,在那里人们可以探索树林和欣赏苏州河景观。它穿越城市道路的时候,变形成苏州河的一条乌鲤,隐喻中国传统文化的鲤鱼跳龙门。在东端步道升起的时候演变成一个自然形态的观光塔,成为邻近居民区的魅力景观”。这种表述风格,虽然不太适合中国人的习惯,但《树桥+塔-苏州河,长宁区》作品绝对让人震撼。

     “观光塔”是苏州河景观步廊最大的亮点。材质是铝板,两个出入口,高五层。采用铝材后,色彩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早晨是一种颜色、中午、夕阳又是一种颜色。两个出入口各有精彩。不同高度的空洞可以看到不同角度的景观。望东看可以看到陆家嘴的环球中心摩天楼。望北看长风生态园2号绿地清晰可见。

       1985年前陈家渡渡口约位于2号绿地西侧的中江路口,对岸现为水城路口。不知何时,陈家渡一度在媒体上曝光率颇高。政府下定决心,拨出一笔资金,将陈家渡的居民全部动迁而成为一片空地。1985随大渡河路桥建设,陈家渡逐渐荒废,后来找不到老渡口的痕迹了,再后来连地名也被人们淡忘了。2号绿地还包括建于1947年的原上海试剂总厂旧址(光复西路2549号),有5幢老建筑。2号绿地最具标志性的工业遗迹当属拔地而起、直指云霄的试剂总厂的巨型烟囱。原上海试剂总厂内曾有一座周太仆祠。周太仆即周中鋐,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授华亭县知县兼上海知县,清雍正四年(1726)升松江知府。次年督办吴淞江疏浚工程,陈家渡筑坝无法合龙,他乘船亲临现场,不幸落水殒命。堤坝修成后,为了纪念周中鋐,当地百姓在坝边建起一小祠堂。20世纪初周太仆祠作为苏州河上的税卡曾设立厘捐局,建国后又一度作为陈家渡小学。上世纪60-70年代,祠里的周太仆雕像被毁,如今已无遗迹可寻。清宣统元年(1909)上海发行的《图画日报》,介绍了周太仆祠。

       在“观光塔”二层,我突然发现有一块宣传板,介绍“虹桥河滨公园”,让人哭笑不得。我在“苏州河景观步廊”待了不少时间,遇到不少散步的、遛狗的、锻炼的,有老年人、中年人,也有年青人,对话中无不对此地环境感到自豪,不少人提到夜景,都说太美了。

 

      (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