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嘉兴月河历史街区的前世今生

(2019-10-19 17:51:19)

 嘉兴月河历史街区的前世今生

嘉兴月河历史街区的前世今生

嘉兴月河历史街区的前世今生

嘉兴月河历史街区的前世今生

嘉兴月河历史街区的前世今生

嘉兴月河历史街区的前世今生

嘉兴月河历史街区的前世今生

嘉兴月河历史街区的前世今生

嘉兴月河历史街区的前世今生

嘉兴月河历史街区的前世今生

嘉兴月河历史街区的前世今生

嘉兴月河历史街区的前世今生

嘉兴月河历史街区的前世今生

嘉兴月河历史街区的前世今生

嘉兴月河历史街区的前世今生

嘉兴月河历史街区的前世今生

嘉兴月河历史街区的前世今生

嘉兴月河历史街区的前世今生

嘉兴月河历史街区的前世今生

嘉兴月河历史街区的前世今生

       嘉兴月河是运河的一条支流。清代《读史方舆纪要·嘉兴府》有“运河”条目云:“运河在城西,又东流十八里,经学绣塔。又东五里,经白龙潭,又转而北,绕府城下,为月河,与秀水合……”月河位于嘉兴城北,连通大运河,形成了有如月亮的一个弯,于是有了“其水弯曲,抱城如月”,月河,便取名于此。

 

       在欣赏月河如今的新貌之前,先让我们跟随几位“老嘉兴”的记忆轨迹,回望历史上的月河街区旧貌。

 

       嘉兴老城区,穿过繁华的建国路,跨越高高的荷月桥,漫步在中基路、坛弄、外月河畔,圆圆的石拱桥,弯弯的小河港,幽幽的石板弄,依偎着高高低低的粉墙黛瓦,步动景移,眼眸中全是一幅幅童年记忆中的画像。

 

       一汪碧水,两岸人家;便民桥、月河桥沟通月河埭、蒲鞋弄、杨家廊下。千百年来,城外沿运河一侧商业繁华,人口密集,其间河、汇、埭、廊、桥、弄、街曲折相交,左牵右攀,犹如瓜藤,密如蛛网,里弄多达六七十条,大多依据商业集市、作坊、姓氏而取地名。

 

       81岁的老嘉兴俞汉江从小就住在中基路旁的财神弄。“我是喝着运河水长大的。”

 

       俞汉江回忆起几十年前的场景:清晨,农民挑一担青菜萝卜,摇着小船进城,在便民码头停船,走上中基路,寻一街边空地,就放下担子开始吆喝;陆稿荐酱鸭、高公升酱园里,酱香扑鼻;还有街角的肉铺、菜摊、豆腐店好不热闹……

 

       中基路东起北丽桥,西至城北路,长640米,清代时以便民街为界,东称中街,西名殿基湾。当时中街上茶馆、饭馆从早到晚热闹拥挤,怡园茶馆曾是米业人士聚居所在,徐震泰的蒸缸羊肉名闻一时。

 

       直到本世纪初中基路仍是商业市街,集市贸易尤为兴旺。

 

       运河边小猪廊下曾是全市苗猪集散地,常年农船云集,年成交苗猪量12万多头,相当有名。殿基湾以居民住宅为主,民国时曾建徐家洋房,在一片江南民居中独树一帜。

 

       坛弄旧称坛街,长156米,以明代设厉坛得名。清代坛毁,曾为商业街,称坛街,众多小弄小巷相互沟通,有珊凤书场。

 

       小坛弄底有清凉禅院,画栋绘梁,花木满庭,抗战前为嘉兴商会所在。

 

       饮马河相传吴越兵争时就有名,又说明代附近有演武场,战马牧饮于此而名。

 

       秀水兜因地形如兜,秀水流注故名,后为街名,街中有著名学者唐兰旧居。

 

       严家弄相传是汉代严助故居之处,上世纪中叶弄底曾有花圃,所产白兰花著名,称阿三白兰花。

 

       糕作弄曾有糕作坊,产桂花状元糕为名点。蒲鞋弄旧称便民街,连接便民桥,曾经是嘉北乡下农民进城要道,桥下外月河民国时设过小快班摇船和航船码头……月河的小街小巷不知沉淀了多多少少故事和传说。

 

       到上世纪末,嘉兴古城街巷随着旧城改造大多消失,只有中基路、外月河一带保存较完整,还有一点绵绵悠远的江南遗韵,只是随着岁月冲刷,老街旧房破旧不堪。

 

       1997年开始,市政协和有关部门会同新嘉街道开展调研,大声疾呼要坚持城市建设与传统历史文化的统一,加强保护,合理开发具有嘉兴特色的中基路、外月河区域市井文化的民居街巷。

 

       进入新世纪,市政府加快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建设,决定对月河街区实施保护。

 

       2003年开始,由嘉兴城投集团投资6亿元,保护和建设月河街区。

 

       在修缮历史街区8.5万平方米的清末民初建筑群时,他们秉持修旧如故的原则,把整个街区作为“文物”,部分大宅院中,除了屋面和门窗进行了一定维修外,均不作“雕琢”,线条细腻的木刻浮雕、青砖墙上端的云头屋脊等都原封不动地保留,就连灶头边的火烧痕迹至今仍清晰可见。

 

       整个月河街区占地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8万平方米。建筑布局上分为古运河、外月河、里月河三河和中基路、坛弄、秀水兜三街。历史街区完好地保存了“鱼骨状”巷弄肌理,一幅充满市井气息的江南水乡画卷徐徐展开:传统民居依水而建,古街深巷迂回绵长,镌刻着岁月风雨,不掩千年沧桑之美。

 

       今天我们从荷月桥走进中基路中心,迎面是商号旗满街飘,红灯笼店前挂。熟悉的陆稿荐、五芳斋、老口味、高公升、玉穗丰、同丰裕、龙须糖、一乐园、杨九牧以及文虎、宏达等老字号,令人倍感亲切。

 

       在端午民俗馆,体验晃龙舟、踩瘟神的乐趣;走进粽子博物馆,了解嘉兴悠悠流长的粽子文化;闲逛花鸟市场,观花赏鸟,一时忘却身处都市的烦恼;徘徊金鱼池,考证嘉兴是金鱼原产地的意义;昔日卖蒲鞋的弄堂现在成了幽静的古玩小街。过便民街就是月河埭,闲庭信步月河廊下,月河埭、朝东埭。在临河边茶座上,喝一杯清茶,悠闲自在,千古情思,随外月河绮丽景象而动,堵车的烦恼,烟消云散。

 

       站在月河桥,放眼坛弄,昔日的市井已被红酒街的酒吧所淹没。传统和时尚的嫁接,让月河老街成为一条浪漫的,有气质的,不可复制的水乡老街。

 

       返回中基路东段,这是嘉兴地方餐饮特色街,清河煲店、邹大鲜、正兴源、月庭轩,店连店、摊接摊,滋润着普普通通的老百姓。

 

       每逢节假日,月河街中流动着鲜艳的服装,快乐的笑脸,船行河中,人挤店堂,满是喧哗。无论是晴日、雨天,清晨、傍晚,月河街不变的是温馨。晨曦中,河边垂柳,屋间鲜花,欣然迎人;夜幕下,河边石桌,临窗小坐,吹奏的葫芦丝、弹唱的古戏曲,浪漫、悠闲,勾起丝丝缕缕水乡的回忆,让人流连忘返。

 

       (2019年7月26日《嘉兴城事》《嘉兴日报》《浙江在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