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然博物馆以“自然·人·和谐”为主题,通过内容丰富的展品和别出心裁的陈列呈现了地球生命的宏大历史,让游览者完全沉浸在自然的伟大和奇妙之中。其中让孩子们最感兴趣的就有“生存智慧”展厅和“走进非洲”展厅。
“生存智慧”展厅
今天的地球,数以万计的物种共同绘制着绚烂多彩、生生不息的生命画卷。从非洲到北极,从凶残的猎食者到微不足道的小昆虫,无不让你惊奇感叹这个世界的缤纷神奇。不论生命恢宏或渺小,轮回的长久或短暂,任何一样生灵都需要取食与繁衍,在这之中无不体现着物种之间的生存智慧。
生活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的黑鹭,身高近50cm,它们在捕食时,将翅膀撑开形成一伞型,遮住阳光,造成阴暗吸引鱼儿前来躲避,小鱼以为那是一片能够遮阳的莲叶就游了过来,此时黑鹭就伺机出击。鳄鱼利用露出水面的头部模拟浮木引诱水鸟休憩,随后身体从后往前沉入水中,最后只剩嘴部露在水面上,水鸟被迫渐往鳄鱼嘴部移动,鳄鱼伺机捕食……
为了捕获猎物,兰花螳螂身上的颜色会变得与漂亮的兰花一样,让它的猎物分辨不出哪是兰花,哪是螳螂;为了躲避危险,穿山甲会将自己的身体蜷成一团,只将坚硬的鳞片露在外面,让捕食者无从下口;为了繁育后代,杜鹃会将自己的蛋产在其他鸟类的窝里,这些鸟类并不知道自己辛勤喂养的竟然是别人的孩子。
在“生存智慧”展厅中,你不仅可以通过逼真的模型和标本了解动物们超出我们想像的行为,在一旁的显示屏上还会播放关于它们的记录影片,让你进一步了解它们的真实生活。
“走进非洲”展厅
“走进非洲”展厅在上海自然博物馆底层。展厅中的200多具动物标本全部由美国慈善家贝林先生捐赠,经过工作人员的精心排列和布置,给人们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你可以看到非洲象宝宝正跟着妈妈赶路,可以看到大群的角马正在迁徙,可以看到几只疣猪准备喝水,可以看到狮子一家趴在岩石上休息,还有一只豹子将猎物扛上了树。如果你闭上了眼睛,竖起耳朵仔细听,还能够听到各种动物的叫声,甚至还有远方的雷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