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东明县第一中学中考录取分数线(2019年东明县一中中考录取分数线)

9.[2018·湖南十三校联考二模]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构建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数学模型,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操作,请分析回答:
(1)建立数学模型一般包括以下步骤: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表达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通过进一步实验或观察,___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用血细胞计数板法统计酵母菌数量,甲同学在血细胞计数板中央滴一滴培养液,盖上盖玻片在显微镜下进行细胞计数,16×25型的血细胞计数板的计数室长和宽各为1 mm,深度为0.1 mm,有以双线为界的中方格16个,每个中方格又分成25个小方格。图1表示一个中方格中酵母菌的分布情况,以该中方格中酵母菌的分布情况,以该中方格为一个样方,计数结果是酵母菌有______个,如果计数的中方格酵母菌平均数为18个,则1 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总数为______个。甲同学得出的酵母菌数比实际值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一样”)。
(3)如图2是乙同学绘制的酵母菌增长曲线,请在图3中画出该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曲线。
【解析】 (1)建立数学模型一般包括以下步骤: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提出合理的假设→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表达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通过进一步实验或观察,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2)酵母菌在计数时,计数原则为“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因此计数相邻两边,计数结果是酵母菌有15个,如果计数的中方格酵母菌平均数为18个,则1 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总数=18÷25×400×104=2.88×106个,甲同学得出的酵母菌数比实际值偏大。(3)图2是乙同学绘制的酵母菌增长曲线,酵母菌数量先快速增加后缓慢增加,最后数量减少。故该种群增长速率先增加后减少为0,最后增长速率小于0,故其变化曲线见答案。
【答案】 (1)提出合理的假设 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
(2)15 2.88×106 偏大
(3)如图